返回 第六章 命运出错,我不能错(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暗中观察

在一个大公司里边有一个部门最难管理,部门里的人迟到、早退似乎都是很普遍的事情,这里的职员还常常在上班时间打电话聊天或是喝茶看报纸。无论别的部门怎么热火朝天地工作,这里永远表现出一副悠闲的姿态。

这个部门的管理一直是让领导感到非常头疼的,因为这个部门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对公司作出过很大的贡献。只是,现在公司在进步,他们反倒成了最大的阻碍,然而,又因为他们都是有功之臣,所以从来不把主管的意见放在眼里。

这个部门一口气换了几个领导,听说又有一个新主管要走马上任了,不过,跟以往不同的是,听说新部门的主管是主动要求来的。这让部门里所有的人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看一看这个新主管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新主管上任的第一天,大家都精神高度紧张起来,新官上任,总要有一番豪言壮语吧。可是,这位新主管却很特别,他一直保持着谦和的态度,甚至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根本没有任何交代。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地进到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紧张得要死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他哪里是个能人,根本就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糊弄。

四个月过去了,新主管却突然发威了:不务正业、整天投机取巧的坏分子一律革职,能者则获得提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个月中表现保守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从此以后,部门里的人兢兢业业,再也不敢置公司的纪律于不顾了。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后致辞,他举起杯来,说道:“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如果这个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知道花的特性!”

【折磨中的智慧】

人生会遭遇到很多突发事件,当机立断地下手处理,这样往往会让我们作出不明智的选择,错失了很多朋友,也错失了很多机会。当你遭遇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如果还没有透彻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就不要着急马上下结论,不妨试着静观其变,再作出最后的定论,这样才能作出最明智的决定,选出更优秀的人才,这就是暗中观察的哲学。

14.放低杯子

一个年轻人对绘画艺术如痴如醉,多年来行走了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满心欢喜地去拜访当地小有名气的书画家,然而,年轻人的内心却感到十分失落。因为他总是发现,这些声名在外的人常常名不副实,并没有传闻中的高超技艺。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来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拜访了那里德高望重的老住持,他把自己内心的苦闷一股脑儿地都对慈眉善目的老住持诉说了:他一心一意要苦练绘画的技巧,但天不遂人愿,他至今仍没有找到一个技艺高超的人做自己的师傅。

老住持笑了笑,但仍然心存疑惑:“你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真没能找到一个由衷佩服的师傅吗?”年轻人深深地叹了口气,无限哀怨地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

老住持听了,和蔼地对心高气傲的年轻人说:“老僧虽然不懂绘画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劳驾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来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老住持顿了一顿,很亲切地问年轻人:“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老住持:“这幅画您满意吗?”

老住持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觉得十分可笑:“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老住持听了,仍然保持着淡定的笑容:“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更香的茶,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好茶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

年轻人听了,马上对老住持的话有所领悟,再三谢过住持后,高高兴兴地下山去了。从此他再也没有过以前那样的苦闷,而是虚心向别人学习,最终成了一个有名的画家。

【折磨中的智慧】

一些自我膨胀的人,往往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他们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这样的人实在很难有什么突破的进展。把自己放低,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更多地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做到低姿态前进,才能让你收获更多的果实。

15.穷人的理想

一个富人来到乡下,见一个穷人正就着一碗咸菜吃饭,觉得他很可怜,发善心愿意帮他致富。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播种,秋天时生活就可以变得好一些了。

穷人接受了富人的资助,心里非常高兴,他满怀希望地做了个计划,决定在这个春天开垦出二十亩荒地出来,种上麦子、蔬菜、水果,那到了秋天可就丰收了,到时候粮食有了,多余的还可以卖了换钱天天打酒买肉。

可一段时间以后,牛要吃草,人要吃饭,而开垦荒地也实在累人,日子比过去还要难受。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于是,穷人立即行动起来。只是,当他吃了一只羊之后,其他的羊却迟迟没有生下小羊来。日子又不好过了,他便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羊。吃完后,穷人抹了抹嘴想,唉,这样下去还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些鸡,鸡生蛋的速度会更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又开始了新的行动,但养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每天要喂,搞不好还闹鸡瘟,如果喂养不当这些鸡还光吃食不下蛋。穷人又不耐烦地开始杀鸡吃,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破灭了。

穷人觉得自己致富是无望了,索性也不想致富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秋天的时候,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地来看穷人生活得怎么样,却发现他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穷人依然过着和从前一样的生活。

【折磨中的智慧】

我们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像这个穷人一样,有过机遇,也付诸了行动,但很快他们就会觉得没意思、太辛苦、很难熬而放弃了,或者碰到一点挫折和失败,干脆就自暴自弃。所以成功永远不会属于他们。

16.你不值得我报复

东子的父母都是朴朴实实的农民,他们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都是靠天吃饭。当东子坐上求学的火车时,他才第一次真正见到火车的样子。艰苦的成长环境让东子从小就知道,想要摆脱贫困的处境,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他,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城市里寸土寸金,一个没有背景的农村孩子想要赤手空拳打拼出一番天地来,是何其不易!然而,不怕吃苦、天资聪慧的东子做到了,现在,他供职于一家著名的外企,是营销部门的经理。

生活美好的一面开始展现了出来,东子不再因没钱而吃不饱饭,而且常常出入各种高档场所。他很珍惜现在的这份工作,他需要用工作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更需要工作带给他的成就感。

可是,有人看东子不顺眼,他便是总经理的小舅子阿生,在东子的部门做一个普通的业务员。此人游手好闲,却擅长挑拨是非。他看不惯东子少年有成,总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想尽办法想要把这个“乡下人”挤对出去。

东子施行了一个重要的营销策略,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带领整个团队辛苦工作了三个月的劳动成果被阿生偷龙转凤,神不知鬼不觉地卖给了公司的死对头,公司损失惨重,对此,东子百口莫辩,他在这个行业已经没法混下去了。

阿生得意扬扬地对东子说:“没想到吧,你完蛋了。”

“完蛋?还早着呢。”东子离开的时候,不屑地对阿生说道。

东子的确没有完蛋,没有人知道他吃了多少苦,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只是4年之后,他的名字开始频频在电视上曝光,他成了著名的企业家。

阿生感到坐卧不宁,他害怕东子的报复,然而,落魄不堪的他居然到东子的一个分公司应聘了一个很低的职位。当他看到前来视察工作的东子时,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东子认出了他,却客气地对他说:“不用担心,你不值得我报复。”

【折磨中的智慧】

不经历风雨的洗礼,不容易看到雨后的彩虹;不经受磨难的考验,很难具备成就大事的胸襟气度;不经过风浪的袭击,就很难到达胜利的彼岸。当东子丢了工作的时候,如果他也丢了信心和毅力,那么他才是真的完蛋了。但是他没有放弃,他战胜了磨难,也战胜了自己,所以他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他成功了,而当初给他最大磨难的那个人,在他现在的成绩面前,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