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邻家才女:徐静蕾(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拍完《我爱你》后,鉴于自己在把握节奏方面的长处,很多朋友都鼓励徐静蕾去当导演,也正因如此,徐静蕾对自己的事业方向又做了一次重要的调整。

鲁豫:有了想做导演的念头,觉得可以试一试,那怎么迈出这第一步呢?

徐静蕾:就开始自个儿写剧本。

鲁豫:你是先想了好多故事挑了一个开始写,还是怎么着?

徐静蕾:我就是受一个小说的启发。那时我看了一个叫尹慧的写的《晚风中的共和主义》,是讲他跟他妈妈的故事,然后我当时就想,如果拍成一个父女的可能挺有意思的。因为我就觉得表现亲情的人物关系会很有意思,这中间也有我跟我爸爸之间的那种故事,也有别人的故事。可能因为我自己理想中的爸爸并不是我爸爸那么严厉的那种。

鲁豫:总之就把你了解到的所有父女的故事都放在这个里边?

徐静蕾:对。

鲁豫:写这个剧本难吗?时间长吗?

徐静蕾:三四个月吧,还可以,不是很长。

鲁豫:写完以后自己满意吗?觉得这个东西是可以拍的吗?

徐静蕾:自己当然是比较麻木了,因为毕竟自己写了半天,也特别没底,根本不知道会怎么样。然后我就拿给别人,看别人的反应。

鲁豫:如果别人觉得很好就决定拍了?

徐静蕾:对。

鲁豫:拍戏资金怎么来呢?

徐静蕾:我自己投。其实我心理素质不是很好,如果让别人投资的话,我没底。毕竟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拍摄经验,我其实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把这件事情做到头、做完。

鲁豫:你当时根本没有尝试一下从外面去筹措一些资金,或是找个什么人给你投一下钱吗?

徐静蕾:一开始尝试过,因为我是北影厂的,所以我就先给韩三平看,那时候他是北影厂的领导,看完后他说没问题。可我自己回去后又想,我这个人心理素质这么差,还是不要拿别人的钱了,因为拿别人的钱压力会太大的。

鲁豫:可是我觉得做导演很难,我意识里总觉得导演在现场应该是叱咤风云,想说谁就说谁,特别厉害那种。我觉得像我就不能当导演,因为我根本不好意思说别人,可是我觉得你是一个比我还要不好意思说别人的人。

徐静蕾:你的“说”是指骂别人吗?

鲁豫:就是在现场,你要特别严厉地说你怎么怎么回事儿什么的,好像你得有那种劲儿才能当导演似的。

徐静蕾:不需要这样。我们都是以理服人的。

徐静蕾有着令人毫无距离感的“邻家面孔”,表面看起来文静乖巧,却在骨子里有一种倔劲,或许正是她性格里那种略显奇特的力量使得她总能够把很多人吸引到自己的身边。最好的例子就是电影,每次徐静蕾拍电影,都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她共同完成电影尝试的全过程。

徐静蕾:他们自己就愿意来,比如叶大鹰,还有很多的人。其实我起初就是给他们看剧本,让他们看自己合不合适或者能不能胜任、喜不喜欢这个角色。当时叶大鹰看完剧本以后自己在被窝里哭了半天,然后就决定来演。后来他女朋友还说:“你怎么了?你哭什么呀?”

他说是因为这个剧本。

鲁豫:你还记得自己第一天上片场的心情吗?毕竟不是以演员的身份,是以导演的身份了,当时心里慌吗?

徐静蕾:慌,我就觉得我像一个冒名顶替了人家座位的人,就像是坐在别人座位上那种感觉。因为忽然所有的人都要等着你来发号施令了,我觉得那种感觉其实是挺恐怖的。

鲁豫:就是说你要做决定,而且别人都要来让你拿主意,导演你看这个怎么办、那个怎么办。

徐静蕾:对,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每天要收到很多很多问题,然后你都要一一回答他们。比如说几点开工?几点收工?今天先拍哪个?

后拍哪个?这个演员几点来?那个演员几点来?有很多繁杂的问题。

鲁豫:等到这部戏拍完了,样片差不多剪完了,你自己觉得好吗?满意吗?

徐静蕾:我觉得不好,特别不好,还有一点点失望呢。因为我原来想象当中,有一天我第一次去电影院或者一个放映厅看我自己拍的电影时,一定会很兴奋的,但是我真看的时候就想找一个缝钻进去。(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