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臆想症+拖延症时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入十月份下旬,如同奥运会一般珍稀的四年一次的校运动会随之而来,能说

我们是“幸运”的一届么,正巧赶上了这块贫瘠之地为数不多的“盛宴”之一?看

得出来,我们对于此类活动的热情是与我们的年龄成反比的。

一个班三十来号人,报名参赛的竟然不到五分之一,而且这五分之一中仅有三

分之一的人是完全出于自愿,其余的人都是让老太太呈上《出师表》一般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一番巧言相劝之后给唬弄过去的,回头想想,真是无趣又低级,那所谓

的“班级荣誉,团体精神”,总能动不动就被扯到学习上。

天哪!中国教育的这一套充分诠释了“融会贯通”这一境界吗?难怪不管什么

时候都为此沾沾自喜。高中时期,正是一部长征暨抗联史,在艰苦自虐的途中,领

导们有安排“文工团”表演,来缓解众人压力。嗨!说是缓解压力,不如说是挂羊

头卖狗肉吧!这样的“表演”总能把大伙儿的缰绳拉得更紧,请了某个飙英语如扫

机关枪一样的狂人来鼓舞士气,这还算有材有料的,最要命的便是那些恨不得将“

圣人”二字贴在裤裆上以辨性质,对“正能量”歌功颂德,无限神化,仿佛得癌症

都应该感到荣幸,要感恩上帝的召唤……这些人太充数,惹人嫌,总而言之就是一

串江湖郎中,专门忽悠那些死蠢的校领导,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烧钱,还无限膨胀了

虚荣心和自以为是的鞠躬尽瘁,哪知在学生看来,无异于花钱听了一场批评和讽刺

!能不令人恼怒么?!

不仅如此,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好意思,作为我们的“上司”,你们如此“

天真烂漫”,我们没理由拒绝你们的好意,当然,想要闻过则喜那就更容易。一沓

沓毛爷爷掷地有声——你们觉得这声音是动人的音符,我们却觉得这纯粹是150分贝

的噪音!

如何解释“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悲哀?有时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对方的“没良心”

和“不知感恩”,反而需要自我检讨一下,是否“自作多情”或者“不谙事态”。

或许正是这样,才有了1世纪的新产物:过强的主观意识和不肯面对的心态。(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