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园诗话·卷六(1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O二

刘霞裳之弟某,风貌远不及其兄,而际遇甚奇。有扬州女子姓陈名素莲者,与交好,抽簪劝学,临别赠诗云:“深闺独醒起常迟,愁上眉峰有镜知。纵使天风能解意,萍踪吹聚又何时?”

一O三

酒肴百货,都存行肆中。一旦请客,不谋之行肆,而谋之于厨人。何也?以味非厨人不能为也。今人作诗,好填书籍,而不假炉锤,别取真味;是以行肆之物,享大宾矣。

一O四

杭州沈观察世涛妻陈氏,名素安,字芝林。咏《卖花声》云:“房栊寂寂闭春愁,未放雕梁燕出楼。应怪卖花人太早,一声声似促梳头。”《水墨裙》云:“百叠波纹绉墨痕,疏花细叶淡生春。窈娘病后腰肢减,钿尺休量旧日身。”《病起》云:“几日无心课小娃,晴窗睡起自分茶。重帘不卷纱帏静,落砚何来数点花?”

一O五

王梅坡妻张氏,能诗。幼子汝翰,初上学,嫌衣服不华。张训以诗云:“簟食应知颜子乐,组袍谁笑仲由寒?”其他佳句,如:“花因寒重难舒蕊,人为愁多易敛眉。”生女美绝,年十三;时皇太后驾过见之,抱置膝上,赏藏香一枝。

一O六

邓英堂秀才偕妻陈淑兰,各画兰竹数枝,赠毛俟园广文。毛谢以诗,曰:“闺中清课剪冰纨,夫写筼筜妇写兰。料得图中爱双绝,水精帘下并肩看。”未几,英堂无故自沉于水。越三月,淑兰殉夫自缢。毛追忆诗中“双绝”二字、“水精帘”三字,早成诗谶,叹悔莫及。余作《陈烈妇传》,兼梓其诗。

一O七

四川崇宁县蔡酣紫先生,好道术,与汉阳太守王某交好。王年九十余,能驭空而行。言元时玉山堂主人顾阿瑛已成地仙,至今犹在青城山中。引蔡见之:绿鬓朱颜,不食不饮,谈笑不异常人;说元末明初之事尤详。王善画古松,题云:“烟墨一螺香一炷,写出长松两三树。月明老鹤忽飞来,踏枝不着空归去。”

一O八

有人咏《风筝美人》诗曰:“薄怜妾命风吹纸,瘦到腰肢骨是柴。”鲁星村云:“切则切矣,何穷薄乃尔!”因诵台怡庵句云:“红线只今为近侍,飞琼当日是前生。”是何等风华!

一O九

鲁温卿席上嫌酒不佳,调主人云:“诗近老成多带辣,酒逢寒士不嫌酸。”俞又陶喜席上酒佳,谢主人云:“疏花似月将残夜,好友如醇欲醉时。”

一一O

余屡娶姬人,无能诗者;惟苏州陶姬有二首,云:“新年无处不张灯,笙鼓元宵响沸腾。惟有学吟人爱静,小楼坐看月高升。”“无心闲步到萧斋,忽有春风拂面来。行过小桥池水活,梅花对我一枝开。”生女,嫁蒋氏。姬年三十而亡。

康熙间,苏州名妓张忆娘,色艺冠时。蒋绣谷先生为写《簪花图》小照。乾隆庚午,余在苏州,绣谷之孙漪园,以图索题。见忆娘戴乌纱髻,着天青罗裙,眉目秀媚,以左手簪花而笑,为当时杨子鹤笔也。题者皆国初名士。莱阳姜垓云:“十年前遇倾城色,犹是云英未嫁身。今日相逢重问姓,尊前愁杀白头人。”苏州尤侗云:“当场一曲《浣溪纱》,可是陈宫张丽华?恰胜状元新及第,琼林宴里去簪花。”沈归愚云:“曾遇当年冰雪姿,轻尘短梦怅何之。卷中此日重相见,犹认春风舞《柘枝》。”“绣谷留春春可怜,倾城名士总寒烟。老夫莫怪襟怀恶,触拨闲情五十年。”余题数绝,有“国初诸老钟情甚,袖角裙边半姓名”之句,人皆莞然。按莱阳两姜先生,以孤忠直节,名震海内;而诗之风情如此。闻忆娘与先生本旧相识,一别十年,尊前问姓,故诗中不觉情深一往云。

前人《过虎丘》句云:“妒他怒马随车客,出色花枝不避人。”陆湄君《过彭城》句云:“休夸洛浦能投枕,不是天台懒看花。”一羡之,一厌之,两人心事,易地则皆然。

——三

“君子思不出其位。”又曰:“素其位而行。”余雅不喜解组人好说在官事迹。钱玙沙方伯有句云:“剧怜到处皆为客,生怕逢人尚说官。”余读之,距跃三百。(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