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哭覃吉素臣发病 看余诗末子封侯(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曰治实股肱成,相曰是由元首明。

君相不尸归太史,太史深维拂素纸。

何以奏功惟相公,何以吁俊惟天子。

书曰圣主得贤臣,拜手稽首歌喜起。

君臣同德感天心,世世子孙咸视此!

天子看完,问诸阙臣:“昔大舜立诽谤之木,疾谗说之惊,人心不同如其面。然何以歌谣绝无怨诽?至治道之盛,皆由素父,又何以只有数首诗双颂君相,余皆归功于朕?此非采风看匿而不陈,即先生等回护之意矣!其明以告朕!”刘健对曰:“舜虽立诽谤之木,未闻有诽谤之人;才说殄行,或亦四凶初诛,恐未绝其类耳。至从欲以治,则已海隅出日,罔不率俾矣。今时俗迈唐、虞,无一夫不得其所,故矢音言志,但有颂而无规。至歌谣归功素父者甚多,臣等删去鄙俚繁复,共得三十五首。欲并陈御览,因素父言善则归君,臣无尸功之理,故存而未上,非采风者之过也!”天子道:“素父曾言善则归君,人臣之细行,而以书之训君陈者为非;又言史以传信,经世之大法,而以《春秋》之书归田为是。何乃守其细行,而忘其大法耶?《召南》一篇,言召公及颂诸侯大夫之功者居多;《邠风》、《伐柯》、《九(上四下或)》、《狼跋》,皆以颂周公也;余如《出车》之美南仲、《六月》之美吉甫、《采芑》之美方叔、《江当》之美召虎……不一而足。其诸侯国之美其君者,更无论矣!孔子删诗,皆存于策,何素父之不广也?”

素臣顿首谢。天子命取余诗来看,是长短句八首、五言古一首、七言古二首、四言二十首。因先看长短句:

说凤灾,怕风灾,高低田稻一时催。大树腾空若舞柘,小屋上天如飞灰。

死者无棺生无室,家家露处无赀财。呼天不应告官怒,黄昏白日空悲哀。

说相公,感相公,相公此日当途穷。避祸山庄得金穴,丰城野外施神工。

死者棺衾生盖屋,村村设厂帐贫农。当年咸颂东方德,过后方知丞相功。

辽东喇嘛寺,国师肆无忌。满寺皆春gong,诸佛尽淫戏。

普贤、文殊拖长膫,观音手抚笑而视。相公奉令随代巡,怒看妖容助一臂。

毁台拆壁万像空,更入深房搜密秘。窖中复有活观音,队队妖娆钻出地。

国师发遣四徒诛,余僧八百逐无类。虎狼既去羊安群,狐狸悉除家绝祟。

边民深感相公恩,老人援笔之记。

赤身有毒蟒,狰狞若郁垒。血口啖生灵,撕人等撕纸。

选得大膫与大牝,十个交次九个死,一个不死骨无髓。

虒弥有岑至,夫妇皆妖淫。上床吸人脑,下蛊挖人心。

投以赤身作牙爪,满是白骨魂呻吟,万兽千妖遍桂林。

田州有岑濬,炰烋若怒虎。杀良将万人,夺印得三府。

黑夜劫回大守妻,兄妹同床卧交枕,也助赤身动(石斤)斧。

藤峡有大狗,杀人如冈阜。朝臣剥皮肤,命妇握箕帚。

起得军十六万,一见徭兵尽逃走,也学赤身匿凶丑。

圣世有孤虫,天妖如神龙,粤西四大难,四战穴俱空。

毒蟒二岑与大狗,十三元凶无一踪,地老天荒感相公。

次看五言古:

叶道踞采石,村民受蜂蜇。日日打斋粮,月月供布帛。

牵羊要祭天,捉鸡为游奕。稍有不如意,老拳即挥击。

懦弱但吞声,孰敢诉胸膈?忽来天上人,题诗笑李白。

字只五十六,字字大盈尺。纵横若龙蛇,叶道髯尽戟。

从后揪其衣,奋手即相掴。天人捉双臂,向前聊一掷。

招摇若纺车,仰跌足几蹩。呼出徒与孙,喊闻祓与?。

轰堂气势强,无人暗筹画。譬彼乘云龙,岂肯斗蜥蜴?

庭中有石台,石凳分两只。手持石凳舞,拳向石台击。

石台各段开,碎石如雨砾。凶徒及村民,见者舌俱咋。

叶道握刀出,犹复肆攻刺。忽然口吐万,倒地附魂魄。

自折手指断,满袖血流赤。先为小成哥,后出马妇缢。(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