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唤醒了缘因生起死 惊听测字有死无生(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忙了半月,送柩出城,到张家湾上船。叔侄二人,凄凄惨惨的,同车而回。到得寓所,只见举家惊惶,根问,方知是靳直授意安太师密参,降了保定府教授。观水大笑道:“我本无宦情,时师下世,尤觉意兴索然。且得罪权庵,岂能免祸?今蒙圣恩高厚,不加谴责,许我为师儒之职,实出我之望外。但时公一殁,举朝无人,为可忧耳。”司业闲曹,本无出息,观水又是极廉介的人,竟至囊橐萧然,出京盘费,尚无所措。素臣、双人俱要辞归,观水道:“你们俱是空手,如何能作归计?待我遍托门生,寻一馆地,暂且安身,以圆际遇罢了。”因向各门生说知。不数日,两人俱有馆地,观水送了两人赴馆,然后赴任而去。素臣主人姓袁,名静,字正斋,籍隶大兴,现任翰林院侍读。双人主人姓赵,名日,字日月,籍隶辽阳,现任兵部郎中。两人比邻而居,都是以朋友为性命,书史作生涯的人。知素臣系观水之侄,时公欲为保荐;双人又系臣素密友,同伴进京,均属正人无疑,故欣然延请。到馆后,兴味相投,日近日亲,情如胶漆。正斋、日月更视素臣如师保,如父兄,敬爱非常。但是素臣忆着老母在家,本拟功名唾手,今闻此信,恐生悲感,兼之家计贫乏,难免焦劳,心下不胜愁闷。

一日,与正斋、日月、双人月下同饮,触起愁心,忽然大哭起来。双人忆着老母,亦流泪不已。素臣援笔立成古风一首,其诗曰:

祝融怒逐共工逃,头触不周天柱桡。

鸿蒙元气缺西北,女娲炼石补不得。

尾闾之水色如赭,沃焦一片不禁泻。

可怜精卫吻作灰,朝朝海上空徘徊。

百年三万六千日,人生十不满其七。

月落杯中酒不干,吾人行乐及时耳。

无为鼻孔生辛酸。噫嘻乎悲哉!

客且无猜,余以告哀:君不见——

《小雅》笙诗之南陔,南陔有声其辞阕。

孝子有心不可说,欲说不说先悲伤。

而我独非人子肠,皇天颓兮迷元黄!

海若干兮变沧桑,我生七年我父亡。

音容至今都渺茫,寡母苫块血已枯。

宵来壬绩茹苦荼,篝灯教字还勤劬。

嗟予少小保所知,惟知逐逐为儿嬉。

母怒责儿儿叫哭,慈母伤心泪谡谡。

二十年来教子心,泪痕日日沾衣襟。

最怜自幼及成人,都无一事酬吾亲。

埘中既乏茅容鸡,仲由菽水独难支。

厨头爨火禁不起,萧然无以供甘旨。

年过二十仍诸生,眼看同学多簪缨。

伏雌不飞复不鸣,阒然无以扬亲名。

亲日食贫吾所甘,培风弩力当图南。

青天之上揽日月,会须北阕方停骖。

河中双鲤驰尺一,今年五月逐行驿。

举头凤阁临朝昏,朝昏磨秃弼头笔。

吐哺公旦发皤皤,多方抉剔争爬罗。

黄雪漫漫箕尾连,白云满目空摩挲。

摩挲静夜独伤神,突有明月来惊人。

发付牢愁酒一盅,拼教烂醉真如泥。

无限平生心内事,一醉茫茫总不知。

那知两手都慵举,当筵脉脉不能语。

无端又有林中乌,绕树三匝相哀呼。

天涯失意吾与汝,汝呼我哭声呱呱。

乌声啼落一庭月,月落庭空风入骨。

磷磷鬼火来逼人,满座当之动毛发。

补天天倾,填海海竭。席散风歇,客走鬼没。

惟有林鸟一夜哀,同声直到明星揭。

素臣写完,掷笔复哭,正斋等再三劝慰。只听见剥啄之声,家人去开进来,日京道:“原来是长卿兄,几时回京?缘何夤夜到此?”长卿道:“弟直至今晚方回,夜膳时,秉烛观书,忽听见哭声,如孙登之长啸,有鸾鹤音,为弟一生耳所未闻。不胜惊异,故寻声而至。”日月指着素臣道:“哭的就是这位先生。”复向素臣、双人说:“此即弟辈所常说太常博士”奇“书”网-Q’i‘s’u‘u’。‘C’o‘m“,宛平洪长卿也。长卿学品,两先生久已耳熟。更有一桩绝奇的本事,闻声而识是人品行之邪正,格之贵贱,阅时验之,历历不爽。今闻先生之声,惊为希有,秉烛而来,先生之品格可知矣。长卿所居,即在舍后,因奉使至中岳祭告,故未得会。今请两先生法眼谛视,方知弟辈非虚誉也。”长卿与素臣、双人作礼叙述过,问起大哭之故,也劝慰了一番。见桌上长笺,泼墨淋漓,拿将起来。正斋道:“我们只顾劝解,尚未看诗。”因一齐立起来看,看毕,长卿击节叹赏道:“至情斐笃,天才横溢,天海两结束,月酒两钩联,忽断忽续,忽合忽离,来不知其所自来,去不知其所自去,古文三昧,尽此一篇中矣。”日月、正斋同声赞叹,素臣带泪谦谢。正斋就着残酒,要长卿入席。长卿道:“夜已将半,弟尚未复命,明日须五鼓入朝。文先生正在感伤,定该早些安置,风露之中,不宜久坐,恐违玉体。”日月等俱以为然,遂各散去。素臣一见长卿,竟像旧曾相识认的一般,心中恋恋,睡梦之中,如有所感。(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