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为朋友热肠堤上忙追比翼鸟 听儿童拍手山中急采并头莲(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日漫天钻不透,一时蓦地撞将来。

总评:

颇疑卖药一段有贪写趣事、喧夺正文之病。然应龙之来不特见山庄诸人及两对夫妻之感恩戴德,且以结穴前回,拖起后回,并伏铁丐龙儿等事,所谓曳一发而全身俱动者。若不遣开双人,相见时必添许多累坠,以趣事遣之不亦可乎?揝住肩头直扳过去之斗笋,一把扯住敢是拐子之疑阵皆由此得。打擂、争船、斗狠,齮齕中间,此一段闲情趣事,尤为杂色也。

又李、双人一对硬性,不特看者为必惹祸,即读者亦疑必起波澜,乃一斗笋缝,即瓦解冰消,才子之文不可捉搦如是。

使梁公出轿或家人下船,其事即解。妙在约束家人不许生事,直待介存自至,八目相视八臂互持,共称奇遇。弓必开满、机必踏足,方能洞中。子弟善学,便中添无数意智、无限气力。

此回本为追赶鹣鹣,欲追鹣鹣必会粱公,若径会粱公,文致直矣。故用封船一事以波折之,复约束家人以尽波折之势。然使又李与介存无一面之识,即有世谊,必叙述始知,何由八日相视、八臂互持之巧合,妙在第九回即预伏生子一事,双人馆于日月,其相识可知,至此补点巳足,真可谓心细如发。

既见粱公即应人鹣鹣矣,乃复用铁丐一隔,使梁公觌面千里,含意未伸,愈波折愈巧妙也。

前一波折既以硬性开场、合面落场,此一波折亦复如是,复矣。妙在自首至尾,寸寸节节无一雷同情事,此特犯之秘诀。

铁丐一段,既隔断鹣鹣,复埋伏海鸟诸事,此为前后钩锁、双管齐下之文。又李附耳叮嘱固是预伏,无人做事亦是预伏,钩锁中复加钩锁,奇文妙文。

自打擂至此皆写英雄草泽,有金铁齐鸣之势。梁公拭泪一段,忽变为多情儿女茹苦含冤,此杂色诀也。而招魂设位仿佛又李之鸟啼花落触处悲伤,杜门奉母复与又李杜门养母之言如出—口,是又如杂色诀中嵌人钩锁之法。

梁公深知又李之臂力肝胆,当介存劝回时,必翘首天半,恨不即见;又李一求援手,乃觌面而若无覩者。至又李谆谆询问,犹嗫嚅不吐,岂非羲皇上人!读至架公喜出意外一段,方知才子作文必不留—一瘢痕,为强作解事小儿所指索如此。

知其人之肝胆臂力而辄求援手,知其人之肝胆臂力而不敢以此等事求其援手,人品之孰高孰下,交情之孰深孰浅,不待智者而后知之矣。古人作文有力争上流之法,读此益信。

日京不索信物,又李曾目笑之,何至蹈其故辙?无奈粱公数语,斩钉截铁,较信物更觉顶针,若再向讨索,反嫌蛇足矣。而因此柄凿几至偾事,匠心经营几于鬼斧神工,奇文妙文。

或问失带信物亦不过多作波折耳,何谓鬼斧神工?不知若带信物则当晚即下船而去,必奔东阿旋作归计矣。何至拉动大船直跑向近京地方,定奔近不奔远之计耶?是梁公数说即催送又李应诏之符檄,岂非鬼斧神工?

又李心中猛触,读者思之究是何故,思而不得,必以为意外事也。及读至下回则事又在意中,何则?先子卖解种根、复打擂生枝发蕊,此时自应结果也。文至此乃为神妙。(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