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章 我不是潘金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班头,你叫个人和你一起去趟登州,把人犯带来。"

知府大人吩咐,本不该拒绝。可周班头扭扭捏捏,总是不想接这活。

刘庠就有些不喜,训斥道:"有事就说,扭扭捏捏作甚。班房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不想去我安排别人便是。"

周班头挠了挠后脑勺,憨笑道:"家中婆娘要临产了...,大人,所以,小的小的...嘿嘿。"

刘庠一拍脑门,懊恼道:"你看我,把这事儿给忘了。是本官的过失。"

"不不,大人乃青天大老爷,每日里要关注的事情众多。小的不过是家事,不值得注意,不值得注意!"周班头受宠若惊,"谢谢大人理解。"

"行了,我再安排别人。"刘庠瞅了一圈,刚好看到在门口晃悠的宋慈。沉声道:"你,过来。"

宋慈愣了一下,左右一看,意识到确实在叫自己,赶忙上前行礼。

"大人吩咐。"

"就你了。"

"啊?"

"啊什么?"刘庠皱眉,"去趟登州,把人犯接来。"

"就,就小的一个吗?"

"去趟登州你要几个人?没看见大家都很忙吗?就这样,去准备准备。"

不符于之前对周班头的和颜悦色,对新来的宋慈就颇为苛刻。

别看他每日里处理各种事件,繁忙异常。但府衙内有怎样的传闻,他通通了解。毕竟是一把手,若是什么事都不知道,哪里能掌控偌大的开封府。

但知道是一回事,说不说又是另一回事。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同**石不对付,假意将这姑娘与其他人一视同仁,别人可不会说他心胸宽大。只会更加觉得他不怀好意。既如此,干脆恶人做到底。

去登州领人犯也算不上什么为难,不过是一路劳累些罢了。

周班头看着耷拉着头的宋慈,表示爱莫能助。

拍了拍她,给了个安慰话:"其实登州看着远,从咱们开封府坐河运,再转海路,要不了半个月也就到了。"

宋慈瞪了他一眼,一点也不领情。谁不知道要走海路,往上走京杭大运河更麻烦,陆路更不能考虑。只是本就捉襟见肘的时间,再跑一趟,这假身份不得彻底大白于天下。

"说得轻松!你咋不去嘞?老周,我可知道您夫人离临产还有两三月,一点也不耽误你跑登州。"

周班头一惊,赶忙把她拉到一边,环顾四周无人,这才松了口气,悄声道:"你咋知道!你才来几天,咱这点小九九就全通晓了!?"

宋慈呵呵一笑:"李哥那张嘴,我的事情都可以弄的全府衙都知道,你还觉得他会帮你保守秘密?"

"这臭小子!"周班头气急败坏,冲出去找他算账。

宋慈在身后哈哈大小。笑了一阵,卡住。自己的事情还没解决,顾得上对别人幸灾乐祸?

下午下班时,鼻青脸肿的李哥来找宋慈。见他这幅样子,还以为是来收拾告密者,宋慈僵笑了一下,准备溜号。却被一把拽住。

"跑什么?外面有人找你。"

"你不是...?"

"不是什么?"李哥有些不明所以。

"没什么没什么!这都下班了,是谁找我?"

"哦,一个小娘子,跟大理寺周衙内一起来的...嘶!"一句话扯到了伤处,有些呲牙咧嘴。李哥捂着腮帮子,指了指门口,意示宋慈赶紧过去。自个儿去里间翻些伤药。

宋慈顺着李哥说的方向,往前厅走去。

不同于那日的民族装扮,今日一见,张小雅完全是宋女的装束。

小巧的绣鞋,绣工精细。湖绿色的百褶裙,加上白貂毛的小坎肩,细细一支玉簪插在发间。简单,却不失雅质,更有一番韵味在其中。

本想上前如现代般打招呼,刚好看见那日的小官人也在,只能还按原状,上前见礼。左右都是上官,见礼不至于有错。

"问了周小满,他说你在开封府。刻意寻了个下值的时辰。可有空闲?一起去御街吃酒!"张小雅笑着道。

"所以你俩认识?"周慕寒本是背对着宋慈,在看匾额,见自己师妹一副自来熟的样子跟宋慈搭话,转过头诧异道。

张小雅眨了下眼睛,莞尔一笑,"看我,都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叫李箐。这位是周慕寒,你叫他周小满就好。"

"诶,你自我介绍干什么扯上我?能别叫我小名嘛,大姐...你又不是我长辈。"周衙内抱怨道。第一次师娘在她跟前叫自己小名时,他就知道不妙。这小娘古灵精怪,满肚子坏水儿,让她知道自己的小名,还不得喊的满东京城都知道。

结果如他所料,自那日之后,自己的大名还是今天才第一次听到。

"名字起了不就是让人叫的。"张晓雅一脸不在乎道:"小娘,那天初见,就让人很是喜欢,我便让他带我来找你。自然都介绍了,那我们算认识了?怎么样?要一起去御街吗?"

见张小雅眨眼,宋慈估摸着这安排怕是有什么玄虚。虽说自己要赶往登州,应该也不急于一时。于是点头应承道:"我听姐姐安排。"

一声姐姐叫的张小雅喜笑颜开。

一行三人便出了府门,忘御街行去。

没进开封府前,宋慈也在东京城逛了不少地方。去的第一站就是御街。

街如其名,乃皇帝御驾出入的主要道路。长达十余里,宽二百步,尊严气派。两侧角楼对称而立,楼阁殿铺鳞次栉比,其匾额、楹联、幌子、字号应有尽有。虽不同于汉唐御道的庄严肃穆,却有宋代独特的自由氛围,甚是繁华。

当然,他们这种普通百姓是不能在御道上行走的。御道两侧挖有河沟,河沟内种满了荷花,两岸种桃、李、梨、杏和椰树,河沟两岸有黑漆叉子为界,在两条河沟以外的东西两侧都是御廊。

他们要去的,便是御廊旁边的小食店。

晚间这里有不少小摊子,烧烤等小食甚多,跟现如今的大排档也没什么区别。走累了还可以找个有铺面的坐一坐,点一盅清酒,也是惬意。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