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69 扫雷计划的开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刘全,我是六神。”我过去,趴在和珅耳边,对他说。

“哦。那刘全呢?”和珅眼睛睁得大大的。

“还哪儿有什么刘全?”我无奈地说。

和珅怎么老是惦记着他的管家刘全。

“哦。”和珅说道,可能是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我们回去吧。”我继续在和珅耳边说,他点了点头。

在场的各路古董大神还在窃窃私语,估计都在讨论,是哪儿杀出这么一个程咬金来。

东邪冷冷地道:江湖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一两年。刚才那家伙,是个人物,想来前途不可限量。以后我若有什么珍宝,看来,要多和他切磋才是。”

北丐说:“草根阶层里高人不少,看来,真的是高手在民间啊。”

其它几大高手也纷纷复议,仿佛在召开f市古董行业换届委员会一样。

和珅我俩,则已经走了老远。

“和珅,看来你是真有本领,这样我就放心了。相信我,之后有你扬名立万的机会的。”我说。

“那天听了苏东坡学士一番话,真的是很感慨。希望我可以帮得上你吧六神,通过自己的努力,干一点正义和有价值的事情。”

好,我心里真是替他感到高兴。

而后,我伸出手,想和和珅来一个在空中紧握双手,然后用充满革命理想的眼神凝视对方。

可和珅明显不懂这手势的含义。他愣在当场。

我只得尴尬地收回自己的手。

进门后,陈小三正在沙发上瞧着二郎腿,眼睛盯着一份英文报纸。

我只得好心地提醒他:“小三,拿反了。”

小三听闻此言,手里的咖啡杯晃了晃。

“额,这个,反了啊。”

他只得把报纸调过来。

“古人不是说倒背如流么,我这是倒读如流。”陈小三只得呵呵笑着,作出回应。

“对了,小三,你不去忙你的事情,在这干嘛呢。”我换上拖鞋,问道。

“我么,我在等着吃好吃的。”小三得意地说道,还对我来了个飞眼。

“谁做的?”我坐在沙发上,问道。

“苏学士啊。”陈小三说。

“苏学士厨艺闻名千古啊,我也有所耳闻。”和珅也在一旁说道。

我倒是开始批评小三:“你这家伙,什么时候能生活自理,还让苏学士给你做饭,你不觉得可耻么?”

小三呵呵一笑,说道:“这,不可耻,不可耻。我这人,除了性生活自理,其它的都不自理。”

我听得瞪大了眼睛。

再转过头看和珅,还好,他似乎没怎么听懂,而是呆萌地呆坐在那里。

过了一阵,苏学士把红烧肉端上来了。

再看苏学士,还哪有一点的样子,完全是一种当代大厨的感觉。

苏学士笑道:“来吧,尝尝我手艺怎么样?”

看着苏大厨师的美味饭菜,我不禁有了调戏他一下的欲望。

“东坡先生,宋代有关于食物的笑话么?”

“哦,这倒是没怎么听说过。”苏东坡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

“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是作生意的,可是别人作生意奉公守法,他做生意却偷斤短两。大家都叫他黑心老板,然后,它就变成豆包了。”

苏轼说:“嗯,继续呀。”

我想,难道不好笑么。我只得继续讲:“又有一天,大家觉得他实在太黑心了,就纠结一伙人把它打扁了,然后,就变成大饼了。”

“哈哈哈……”

笑声传来,我也算长出了一口气,终于笑了。

可我定睛一看,是和珅在笑,和苏轼没什么关系。

苏轼点了点头:“继续啊。”

还不笑,我只得继续:“有一天,他早晨起来,觉得头发不太整齐,就开始梳头,梳着梳着,把自己梳没了。顾客一来,看见他变成面条了。”

可苏轼还是不小。

这下陈小三乐了:“看来,你这幽默水平不行了啊。”

我只得郁闷的开始吃东西。

大家一边吃着,也一边聊着天。

“小三,最近雷老板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有没有什么对我们直接不利的举动?”我问道,这一直是我很担心的地方。

“没有。”小三说。

“那就好。”我长舒一口气,而后半靠在沙发上。

“可六哥,问题就在于,他没有直接的行动。那么,我们就很难办了。”陈小三表情严肃地道。

“此话怎讲,啥意思?”我问。

“就是说,他没有来直接找我们麻烦,但是我们的生意却没什么起色。”小三说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竟然这样。”我感叹道。

“对呀,这几天你们带着时迁兄弟和和珅兄弟到处乱逛,熟悉适应这里的生活。我确实一直在家看着生意,没有什么新的生意。也不知道,是雷老板用什么方法,使了什么阴招。”小三说。

“原来是这样,那我们,也要开始反击了。”我说。

之后几天,我和和珅反复走访南城古玩市场的各家各户,和珅也拜访了四大古玩圣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他们四人都叹服于和珅的才能和学识,因此都乐意帮忙。

因此,三天之后,各种信息汇聚在一起,各种手段也都用上之后,我终于得到了一件东西,一件我想要的东西。它,是我反击雷老板的开始,也就是扫雷计划的开始。

拿着它回家后,我便找到苏轼,我的计划已经和苏轼说过了。

“苏轼,拜托你了,写一幅字。”说完我握住苏轼的手。我本不是这么客气的人,只是这一步,的确至关重要。

我把早就准备好了的东西拿了出来,那个我在古玩市场辛辛苦苦所得的东西——高仿的澄心堂纸。

这纸的质地和颜色,都和宋代澄心堂纸有几分相像了。澄心堂纸流传至今的不多,这样的好纸,加上苏学士的好字,必然是珍宝中的珍宝。

苏轼拿在手里,细心审视了一番,然后说道:“嗯,有几分相像了。相信我对判断,虽然它还并非足够完美,但足够以假乱真。“

和珅在旁边说道:“那就好,那就好。苏学士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就放心了。”

苏轼开始挥毫泼墨,在澄心堂纸上尽情挥洒自己的书法才华。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