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35 这个女人不寻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展昭,展昭,又是展昭。我朝思暮想的人竟然朝思暮想着展昭,我哪里不如展昭了?

然后,我心里一个奇怪的声音回答道:“你哪里都不如展昭。”

不过既然答应她了,就没有反悔的余地。我说:“那这样,张楚瑶,我的大会计,你说说看,你想体验什么生活?”

她想了一会儿,说:“体验公主的生活,行吗?”

这,公主的生活。我们一群乞丐,怎么能让你体验到公主的感觉呢?

我说:“这,好像不太行。”

她嘟着小嘴,我则继续想。

我问道:“你平日里,就没有什么爱好?”

她说:“有啊,有很多。”

我说:“你说一个呀?”

她思索了一会儿:“我挺爱看耽美小说的。你们能让我现场看看么?”

我抬头看天花板,不说话。

我和小三,我和展昭,我和包拯,我和苏轼,小三和展昭,小三和包拯,小三和苏轼,展昭和包拯,展昭和苏轼,包拯和苏轼。

一共10种组合,虽不谋财害命,但种种伤天害理。

我哭丧着脸,对张楚瑶说:“您不能好点别的么,好耽美,你也太……?”

张楚瑶也乐了,然后说道:“那就,那就看看一点侦探、悬疑、推理的小说和电影,我也想体验一下。”

这个好,就这个了。我说。

这就好办了,我们这里有三位高手,小三、展昭和老包,让你体验这个悬疑推理,还是妥妥的。

我问:“你说你给钱,我们当然不能要。你给多少?”

她说:“我12个月的工资。”

擦,12个月的工资,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不如激动啊,激动不如速冻!总之,我好激动。

当天晚上,我和几大高手,坐在一起,开始商量这个让张楚瑶体验生活的事儿。

包拯说:“这个我在行,你们都要听我的,只要听我的,肯定没错。”

陈小三咋不服气,在一边怄气较劲儿:“我可是作家,这种东西我也最擅长了。还轮不到你。”

包拯突然吐槽道:“那你数学只考了3分。”

这,包拯怎么又提起这一档子事儿。包拯此言像一把利剑,搞不好就能直接戳在陈小三的命门上。得了得了,万一一会儿他俩掐起来,那可是要宋代衙门和当代警察联合办案的,跨朝代办案,比跨国办案还要麻烦,不值当。

还是赶紧让他们打住吧。

于是,我清了清嗓子,说道:“是这样,我是boss,要听我的。”

苏轼捋了捋胡子,轻轻地问了一句:“豹死了?”

我一想,这苏大文豪知识丰富,只可惜,由于时代所限,不懂西方的东西。

我解释道:“不是豹死了。我说的是英文。”

苏轼一挥手:“你早说是鹰啊,我还以为是豹呢。”

唉,和这些古人,真的没法交流。

我继续对大家说道:“是这样,我们就假装拍一个悬疑推理的戏剧,把每个角色都用上,然后让张楚瑶也扮演一个。这样她不就体验了么。对吧?而且,我们还要满足那个老外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弄一个唐代悬疑体验的剧。懂了么?”

我接着说道:“那么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为这个剧设定架构。”

老包、展昭和苏轼听得一头雾水,但都比较好面子。孙二娘也一头雾水,但她比较直爽,就直接问道:“啥叫拍戏?”

我一听,这是问到三寸上了,这还真没法解释清楚。拍戏,拍戏。

遇到这么难办的时刻,我就把责任推给了陈小三:“你给他们解释解释。”

陈小三颇为无奈,这种好事,我总是率先想到他。他想了想,然后对一帮古人说:“就是你不是你了,我说你是谁你就是谁,我说你干啥事儿,你就得干啥事儿。”

李世民不干了:“额是额。”

陈小三忙着解释说:“对,你是你,不过你需要暂时变成另一个人,假设你是他。”

李世民把头探出来,一脸疑惑的样子,问道:“那借书(结束)了之后,额还是额么?”

我赶紧插了一句:“是是是。”

李世民说:“那揍浩办咧。(那就好办了)。”

这一番包含人生哲理和历史沧桑的对话,似乎也让其它人都懂了的样子。他们都暂时不问了。

不问就好,我怕古人的问题,胜过怕夜里的鬼。

我们彼此商量好了就好办,然后,每人分头回去写剧情,到时候合在一起,管它怎么样,总之就是要悬疑,要大唐!

现在的状况,是孙二娘住在我家的另一个屋,我住在这一个屋,苏轼住在我家客厅。包拯和展昭住在陈小三家的一个屋,李世民住在另一个屋,陈小三住在他家沙发上。

来的第一天,李世民就抱怨,说陈小三家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后来,还是展昭烦了,展昭睡觉轻,听李世民抱怨就难受。

他过去小小收拾了李世民一顿,然后,李世民就老实了。打那以后,李世民谁都不怕,但就怕展昭。

比如今天晚饭的时候,李世民正要抱怨:“这饭菜咋这么难吃。”

展昭斜眼瞟了他一下,李世民吓得不敢说话了。

一个皇帝混到这份儿上,也算极限了。我就给李世民夹了一块儿肉。

可晚上,说好的,都写剧情。苏轼和孙二娘倒是也和我抱怨起来了:“这也没有笔呀。”

哎,这个好说,我当年整天用笔往墙上划杠,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笔,我要是开个文具店一年都不用进货的。我拿出两只笔来,给孙二娘和苏轼。

结果他俩大眼瞪小眼,看着说:“这是啥?”

我说:“笔呀。”

苏轼捋着胡须,说:“六神,这肯定不是笔,别骗我。连毛都没有,怎么可能是毛笔?”

我说:“你要相信我,这就是笔。”

苏轼摇了摇头:“不信。”

我也急了:“这怎么能不是笔呢?你到底想要什么?”

苏轼眨巴眨巴眼睛,还略客气的对我说:“我要带毛的,带毛的才是笔。”

我气蒙了,这帮人完全否定现代文明啊,否定历史进步的伟大成果呀。结果我气急了,去楼下小超市买了3斤牙刷。

开始老板还不卖给我,后来我说:“那来30斤的大刀,有么?”

老板马上就改口卖了。

回到屋里,我把牙刷一扔,砸在地板上一声脆响。我说:“好啦,你们写吧。这是有毛的。”

我以为他们会陷入困境,虽然牙很白,但牙不是纸,牙刷没法用的。

谁想到苏学士上来拿起一根牙刷,说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想来,虽然这毛笔的毛,方位和宋代略有不同,但也难不倒我。”

于是,苏轼拿起笔,沾了沾钢笔墨水儿,写了几个字——“大江东去!”

苏体出现了,笔走龙蛇,气势饱满,令人一看之下,虎躯为之一振。我刚刚意识到,苏轼也算是书画大家,苏黄米蔡,在当时,他的书法是叫的上号的。于是我心里,又涌出来几种生财之道。比如,如果苏轼开个书法培训班的话?

当然,我还是很没创意。我并不知道,苏轼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年代的无与伦比的书法名人。当然,这都是后话。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