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论如何榨干小弟们的绝对剩余价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上皇加油干,这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今天先来一千挂字。”

“噫!一千又一千!你当朕是印板!”

太上皇龙颜大怒玉笔一摔,干脆撒手不干。

维希塔咂咂嘴,捡起笔就往纸上甩开一个财字,一大张蝉翼细绸黟歙银光纸上只就写了这么一个,扣上大印,一张结束。

摆开一看,着实扭扭捏捏坑坑巴巴丑的不像样。

“太上皇学着点,反正是你写的,字再少再烂那些扑买也愿意买。”

“你这婆子就愿意出卖朕的御墨给那些土味巨重的徽商巴子,朕不干!朕不干!”

教主道君皇帝把龙臂在案上囫囵一抡,笔墨纸砚镇纸通通飞到地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啧,太上皇你这是在做利国利民的好事啊,隔壁白河天皇愿意花十万两白银买你一张字呢。”

据沈石溪《梦溪笔谈》所言“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标准嘉祐铜则铜砝码,自记载为重一百斤,经实测重6.4万克,按自记折算,每斤便是640克。《宋史·律历志》载:“黍累、铢各定一钱之则,其则用铜而铸文,以识轻重”。

宋代一市斤是640克、十六两,那么一石便是92.5市斤,92.5×640,一石大米就是59200克,所以宋代一石相当于今天的59.2公斤。

南宋初期米价在一石两贯钱左右,还不说北宋靖康以前也没有建炎时期时货币过度紧缩。北宋靖康元年,金每两合钱20贯,银每两合一贯500文。

二两银子换钱1000钱,1000个子儿可以买一石即59.2公斤米。这十万两白银,可以就是2960000公斤米。

不要老是问朕为什么总是用大米换算购买力,这可不是我定下的规矩,这是吴思吴先生开的头!

“十万两?天子笔墨,岂止万金?朕一百万两给那倭国县承提幅笔名,都是天大的赏赐。”

“一百万两?嘶~太上皇你这可比我还黑啊!倭寇真能掏出来么?行,我问问。”

打开无线局域魔网,隔壁风烛残火的小弟白河天皇就从水盆里看到了太上皇和上神的尊容。

“十万は少なすぎます。おじいさん、気が向いたらすぐに百万を取り出してください!”

如今白河法皇他估计已经活不了多久,如果自己死前能够通过勾搭大宋爹的脸面避免龟孙崇德王和鸟羽干起来,那么对于加强皇室正统地位、削弱武士集团、维持平安时代的统治却也是极好的。

白河他虽然强硬的作风帮助了他摆脱藤原集团的控制,但他万万没想到却陷入了武士集团的要挟。“百王之间,未闻此例,威满四海,权振一天。”

平安时代即将结束,镰仓很快就要来临了。

“臣奉旨,谢主隆恩。”

“我透,原来你这老头从一开始就会说汉话啊,那你昨天还和我扯倭话,找抽你!”

记得忽有一日清晨,白河法王正照着铜镜思考人生,正是当时,他见到了来自大宋爹上神的呼唤,不禁呜呼大叫大宋爹果然天命所归。虽然吓个半死,但还是留了口气。

只是没想到大宋爹上神开口便是:“我很牛批,请给我钱。”

回过神来,近些日子大宋果然和倭国贸易往来愈加密切,大宋商人出海贸易更加频繁,而倭国自己也着实尝到了甜头,所以给大宋爹送点钱拉拉关系也是好的。

“上神息怒,首批货船今早早已上路,敬请等候便是。”

“嗯,好,哦对了,可不是我管你要钱啊,这是当今赵桓赵官家给我札子上安排的活。”

话音刚落,维希塔便掏出札子往上面画了条勾。

“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威震四海、席卷八荒,卿等应多加进贡,不然就都揍死!”

照着札子上写的字如此念叨,rua一声喊过去,白河法皇魂都要丢了,他仿佛在一瞬间看到了大宋爹上神满口的鲨鱼齿。

“大越那边商量好每年给点兵马,高丽给点武器、工艺品奢侈品,还有鸟羽那边就每年给点武士、白银。听亶说鸟羽天皇那边还得巴不得往咱们这儿送武士世家呢,一年朝贡一百万两我们呢就是给崇德王点支持别叫鸟羽和崇德他俩干起来。不得不说这本子白银储量可真是吓人。”

“噫!吾等天朝上国岂可伸手向他人讨要金银?”

“哎呦太上皇您怎么就不开窍,我还想赚些钱向辽国和蒙古哈喇那边买马建骑兵呢。虽然亶告诉我这钱一文不能动,但是我也有一堆点子,凭什么就非得照着他札子上来?嘿,太上皇快点写,我们后天办书(诈)画(骗)展!”

本章完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