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九十六章 懵懂无知陈老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震有点懵,他的驾照的确是国安的特殊驾照,在叶培源那里买车的时候,张清神不知鬼不觉得塞进来的,但是他没有拿到其他的文件啊。

张玉郎看到陈震一脸懵逼的样子,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苦笑道:“估计是张前辈把那些文件丢了。算了,我给你解释吧!我前两天收到你的枪的报关,还以为你是知道这个事情的,没想到你根本不知道啊。

你的那个驾照实际上是对应了很多东西的,包括你在处理某些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出具,比如从警察的手中接管你因为需要接管的超凡事务。

也可以凭借这个驾照去当地的公安、武警或者民兵部门借用场地来练习射击,给钱就行。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我等下把文件再打印一份给你,你再仔细看吧。

但是你说的试验法术,就有点麻烦了,我要知道你说的威力大小具体是多大才能给你建议了,每个人对威力这东西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也不知道你在试验法术的时候有什么需求,而且,法术的形式很关键。”

张玉郎的话让陈震脸上闪过一丝戏谑,说道:“张特勤,我的法术的形式,你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吧?”

“不,陈先生,你想多了。”陈震的话音刚落,张玉郎就摆手否认,正色说道:“陈先生,你对我们的做事风格还不是很了解,我要和你解释一下。”

陈震看张玉郎变得严肃起来,也摆正了坐姿,示意他继续。

“陈先生,如果说我们没有调查你,分析你,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要有新的超凡者出现,我们都会调查和分析,而且,我们会隔一段时间就调查和分析一次。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非常深入得去挖掘你的私密,比如你这次买了两把枪,我只是知道型号,知道这个型号的枪支在量产的情况下的参数,但我们绝对不会私自拆你的东西,看你的枪有没有改装,威力如何。实际上,我们的所有调查和分析,本质上,还是以超凡者的心理状况和价值倾向作为基本出发点的,这有点像政审,主要是确定被调查者是否是会对国家和社会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至于实力,超凡能力的表现形式,我们会根据已经知道的情况去分析和了解,但绝对不会深入得挖掘,甚至监控,这是非常敏感的话题,是不为人接受的,我们不是老美,不会搞那些超大范围的窃听(注1),那样的成本太高了,而且得不偿失,最关键的是没什么效果。我们现在光是评估活动都有点受不了了。

超凡能力是超凡者最看重的东西,可以说这是他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任何偷窥别人财富的行为都会被人认为这是一种觊觎,甚至是图谋不轨,我们的国家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自然,超凡者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这一方面,极大得壮大了国家的实力,也在很多事情上有更多的选择,但是我们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在意国家和超凡者之间的关系。”

张玉郎的态度和言语非常诚恳,这也是一个大国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的态度,并不是软弱或者纵容,而是一种取舍和价值倾向。

陈震几乎是马上就接受了张玉郎的说法,他有前世的见识作为底子,张玉郎的话实际上是反映在非常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策。

既然如此,陈震也不打算过多纠缠,说道:“我的法术有很多的多样性,破坏性的法术大约能有炮弹的威力,具体是什么炮弹,我也不太清楚,反正肯定超过RPG的威力。其他的非杀伤性的,倒是不太需要用到特定的场地。”

“哦,这样话的,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要实验破坏性法术,那就用武器测试场好了,这是军方的场地,绝对不会有监控,你的驾照是通行证,我给你地址,到时候,你去了之后,直接找测试十六科,他们会安排的,他们还有一些辅助测试的东西,你应该能用得上。当然,收费的。至于其他的法术,我觉得你可以去野外找个没人的地方测试,毕竟使用武器测试场的本身就是收费的。”张玉郎在提到收费的时候,一点不好意思的感觉都没有,毕竟兔子死要钱的性子早就已经灌输在血管里了。

陈震颇有些无奈,但也理解,毕竟,人家弄一个测试场也是要钱的,估计其他超凡者也给他们贡献了不少钱了。

解决了法术测试的问题后,陈震想起了自己的枪,问道:“我的枪现在是在哪里?”

“就在这里,本来是想找人给你送到震州去的,但是你之前不是在多山省嘛,所以就没有联系你,免得送过去之后,你人不在,这就很麻烦。需要注意的是,你的驾驶证实际上等同于持枪许可,我等下再给你一个专门的持枪证(注2),但你要注意你的枪,不该出现的场合是绝对不能出现,会有条例文件给你的,里面说明了注意事项。而且要注意保管,等下我和你去登记你的枪号和来福线备案。”

说完后,张玉郎像是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问道:“陈先生,你的子弹买了很多,你打算怎么带走?”

经张玉郎这么一提醒,陈震也想到了,他买了20万发子弹,这可不是什么小数据,就是散着堆到地上,都能堆成一个小土坡,但他还是缺少直观的概念。

看陈震也有一些失语,张玉郎知道陈震自己也不知道他究竟买了多少子弹,便说道:“走吧,我带你去拿枪,先检查和登记一下,然后去拿子弹。子弹不在这,太显眼了,我让人放在在武器测试场了,我带你去,顺便可以让你认一下人,下次就可以直接去了。”

说完,张玉郎收拾了一下东西,操起桌子上的电话,按了一个内线之后,说道:“拿一下陈先生的枪,准备做登记,我们现在过去。”

·

·

·

注1:美国的窃听并不是911之后才开始的,大范围的窃听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了,有证据显示,起码在80年代就开始了。

注2:国内的持枪证很少,但并不是没有。而且,带枪下班是允许的,这是前提。是否是可以带枪下班,主要是看从事的工作和所处的位置。比如刑警,这是可以带枪下班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的下班。其他警务人员,经过特殊批准,也是可以带枪下班的。军队在早期的时候是可以带枪回家的,但是现在不行了。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