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6章 古代:农家子科举入仕 100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家小弟周瑾一出生就受到了万千宠爱。

周父和林氏对他是捧在手心都怕化了的,两个姐姐也将他当儿子一样宠着。

哥哥一路官至内阁首辅,哥夫是超品荣王,都很喜爱他这个小团子。

就连皇上方烨因为周策和方荣的关系也将他视若子侄,常常宣他去皇宫觐见。

除了皇后嫡出的几个皇子皇女,那些庶出的皇子都及不上他有体面。

不过小周瑾却不是个纨绔的性子,因为虽然大家都很喜欢他,但负责教导他的哥哥周策实在是太过严厉了。

从他一丁点小刚学会说话就给他念启蒙书籍,等他刚开始走了就每天带着他多锻炼,势必要将他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周父和林氏虽然心疼,但也拗不过周策。

而且他们也知道这是为了周瑾好,只能狠狠心睁只眼闭只眼了。

周立后来一直没有考中进士,再加上周策官越做越大,乡下老家不免会有一些闲言碎语。

大家虽不敢当着他的面说出来,但背后嘀咕是少不了的。

谁让张氏为人太过张扬,自从儿子考上了举人便狂的没边了,非要给他定一户大户人家的亲事不可。

就连周莲的亲事也拒了好多县里、镇上的读书人家,因此得罪了好些个媒人,别人当然不会传出什么好话了。

再说了,现在大房的确是如日中天,但周家后来在山上摘果子卖得的银子都由周策作主用在村里建免费学塾和买公共祭田并维持开销了。

二房除了每年能分得一点,和以前相比并没有其他收入。

周立屡次考不中进士,为人又太骄傲,真正有底蕴的人家是瞧不上的。

村中人知道决定建立学堂和买田地的人都是周策,感激得不得了。

张氏却总是在后头说大房一家子的闲话,别人又怎么看得起他们这种行径呢?

谁不知道周立科考的钱都是以前全家人一起供的,其中大房还占了大头。

现在儿子出息了张氏就忘恩负义,见策小子官做得好还不服气了。

张氏见到他们一家在大房的对比下反而显得越混越差了,便一个劲催促周立好好读书,一定要通过会试。

很难说周立屡次不第其中有没有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周立最后还是定下了一门陈坪县大户人家的婚事。

女方的脾气十分厉害,拖了好久没订到亲事,家里实在着急了才同意和周家结亲。

周莲也仍然嫁到了前世嫁的教谕家里。

不过这两户人家先后在结亲后得知周家大房和二房关系竟生疏成这个样子,周策连做个样子随便给周立疏通下关系捐个小官都不愿意。

连后来周老爷子说情也没用,顿时都有些后悔,觉得当初结亲还是草率了些。

听说周立此人本有几分才华,却才高气傲不肯干实事。

要不是看在周家大房大儿子如此出息,谁愿意和周家二房结亲呢?

他们也是有些人脉的人家,结这样的亲真是浪费了!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