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采薇(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沪都。

一个私人对外开放的画廊。

常华常老爷子走入长长的画廊,“哒哒哒”一步步踏得很稳很响,精神矍铄,身体康健。

身后是一个中年人,有些年纪眼神却依旧机敏,跟在老爷子身后亦步亦趋,显然是对老人在意的很,同时一身普普通通的休闲装,还被他穿出一种铁血的味道来。

老爷子似乎对此习以为常,在自顾自在欣赏着墙上的一幅幅字画。

哪怕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对每一幅作品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他仍是乐此不疲。

这家画廊也就是老爷子的,其中的作品是大多是附近美术学院学生的作品,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拿到这里来卖,会被老爷子收购,其中入了老爷子的眼更是有机会在画廊展出。

老爷子给的价钱公正,口碑也好,再加上有一个展示的机会,所以学生也都乐意到他这里来。同时学生能赚点钱,老爷子也能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是一个“双赢”的机会?

至于跟着他的那位,是老人的保镖,对外却称做是老人的养子。

和老爷子不同,他一幅不拘言笑的模样很难让人亲近起来。

哦对了,老爷子不是沪都人。

他出生在某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自幼跟着养父颠沛流离了很久,到年轻时在生活稍有起色的时候,又卷入那场十年的动乱。

上山下乡,牛栏劳动……批斗大会,大串连,抗争逆流什么的。

是一个很混乱的年代啊。

有一些人没挺过去,有被迫害致死也有自绝的,当然,也有更多人活了下来。

嘻,所幸他就是后者。

在十年结束后活下来的他重回官场,步步高升,老了后找了个适当的机会退休,来到了沪都,选择在这里颐养天年。

为什么是沪都?有人这样问他。

毕竟在老人看起来颇为传奇的一生中,似乎和沪都没有过任何交集。

老人只是笑笑,不说话。

眼里有回忆的色彩。

曾有个少年人,喜欢发呆。

他总是望向一个地方,说那是他家的方向。

他说他想回去。

可他又说他是从那里逃出来的。

“嗯?”

老人一卷卷画看过去的时候,前方有一个年轻人。

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有些瘦弱的个子,从这个距离老人依稀可以看清他一身青色的中山装,在这个时代实属少见。

老爷子所喜好的书画并不和年轻人的口味,多是一些丹青山水画,少有近年来大放异彩的油画,因此画廊虽然对外开放,会来的年轻人其实并不多。

偶尔有那么少许个,除了学生,也多是成双结对,一男一女,老爷子偶尔也会瞅个热闹稀奇。

至少他还真没见过一个人来的男娃子,更是这么一身令人怀念的衣着。

也许这个小娃子是真的热爱那些传统的物事。

老爷子脚下没有停了步子,要继续沿着这条走廊往前走。

似听见脚步声,那边的年轻人也扭过头,露出一张清秀的脸, 嘴角含笑。

也是这一眼,让老爷子顿了顿。

这哪里是个年轻人,看那精致到有些雌雄莫辨的眉眼,分明是一个未张开的少年。

跟在老人身后的中年人并没有看见老爷子瞳孔一缩,微微有些震惊的神情。

只是出于某种职业性的缘故,他突然对面前这个看似无害的少年产生某种极强的戒备感。手摸到腰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又放下了。

那边的少年人笑意却依旧温和,狭长的凤目眯起向两人致意,十分友好。

老爷子似乎改变了先前的主意,大跨步地朝少年走去。

中年人看见老人的手背在身后打了个手势,于是沉默地向这条廊外走去,没有多加问询。

少年却已经扭回头去,是在认真欣赏面前的一幅画卷,似乎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参观客。

老爷子走到少年身边,和他一同欣赏起那卷画。

岁月静好,平静地像一对相识已久的老友。

画上波光粼粼的水面,涨满池塘的菱叶,在菱叶中若隐若现,身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

“很有意思的想法,看得出来,画者并不擅画人,所以那些菱叶中的采菱女,其实是用墨点染的。”

“呵呵是吗,”老爷子似乎想到了什么,眼底带上几分笑意,“我记得那个小家伙,他说这是他老家,不填点东西总有哪里不对。

“他说这幅画他本来是不卖的,只是当时一些缘故他继续用钱,但这画有一天他会赎回去的。”

“他可以做到的。”少年笑着摇摇头,打量着四周,若有所思,“这条廊的主题,是‘故乡’或是‘家’吗。”

老爷子顺着少年的视线望去,来客稀少的长廊,挂着大大小小不同的画卷。

有茫茫草原上的牛羊,苍凉的大漠戈壁,宁静的大海上,飘扬的白帆,暗谧的夜空上是璀璨的极光。

有在田间忙碌的身形;有“临行密密缝”着“游子身上衣”的母亲;有在屋子外头晒着太阳的老人也有草坪上嬉闹的孩童。

和画廊其他的地方不同,这条廊里有山水也有人物,有水墨也有工笔,有素雅的丹青亦有浓墨的油彩。

这一条长廊,实在是整个画廊里最丰富的了,也是画廊最隐秘的角落,少有人来。

却是老爷子最常待的地方。

跟着老人的中年人记得老爷子曾经说过,这里的画中感情最真挚了。

黎言在廊里找到一张歪歪扭扭的铅笔画,似是小孩子的涂鸦,线条扭曲的房子前面站着同样扭曲的火柴人,一大一小,手拉着手,脸上唯有一张鲜红的血盆大口咧到耳旁。

实在是丑,传递出来的情绪却是令人嘴角上扬的。

老爷子介绍说那是他资助过的一个孩子画的,小家伙天生不足,被查患了绝症后就算是送到沪都最好的医院,用最好的药物吊着,也是没撑多久。

画是孩子的母亲交给老爷子的,老爷子说,那是一个看起来瘦弱却很坚强的女子。

至于孩子的父亲……从一开始就没出现过。

遗文阁的主人并没有打听,也许那又是一个或悲伤或令人气愤的故事。

他转身,抬头看那个哪怕由于衰老而有些佝偻,却依旧比他高大的老人。

此刻这位半生辉煌的老人却眼角有些晶莹,嘴唇嗫喏着,是在回忆着什么。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