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偈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罢陈子昂,王昌临一路瘸着小跑回办公室。关紧门后,兴奋得搓着手不停地在办公室转圈,嘴里喃喃自语:“等来了!等来了!”

直到转得头脑发晕,他才摇晃着走到办公桌后拿起那只此刻本该正常套在右脚的皮鞋,禁不住“叭叭”亲了两口。意yù穿上,寻思也不差这么几天,复又放下。抚了抚砰砰乱跳的心,拿起桌上的手机,拨通了孙悟满的电话......

孙悟满迷信。而迷信的理由又异乎寻常的简单——他太成功了!随着金鼎在自己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他对迷信的依赖程度也rì胜一rì。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一个人躺在床上,面对眼前的成功,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为此,他老是掐自己的大腿,以确信自己不是在做梦,久而久之都变成了一种习惯。所以腿上每每是老伤未愈又添新伤,以至于现在他整条右大腿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看上去像是纹了身一般。

当一个人的成功远远超过他的预期、按常理这又远非他的能力所能做到、但这成功又确实降临了、并且仍呈裂变之势的时候,如果这人的认知水平有限的话,似乎除了感叹这都是上苍安排之外,实在找不到第二种比这更合理的解释。孙悟满便是如此。

尤其是前年他千辛万苦海选来的贴身参谋(孙悟满不喜欢“秘书”这个称呼。因为一提秘书、尤其是商业秘书,似乎就与美女有扯不清的关系和传不尽的绯闻。所以他的秘书一律叫参谋,而且清一sè的男xìng。当然,即便他想配个女参谋什么的,他那时刻jǐng惕准备“清君侧”的太太也定然不会答应)刘博文介绍方士一下子治好了困扰他二十几年的恐雨顽疾症后,他对命理之类的玄论更是深信不疑。

孙悟满现在唯一后悔的是,他当时不该让自己“见山就想造湖”的老毛病在玉皇山庄又犯了一次。这样,他也就不会调挖土机去挖湖,不挖湖也就不会挖出石头,没有石头,他也就不会去踢一脚......

“我当时为什么要神差鬼使去踢一脚呢?”孙悟满现在每当看到自己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光天化rì之下的右脚丫子,就后悔得肠子都要断了。过去一年多来,穿鞋的苦痛和光脚的痛苦像两把利斧,将他脑海的记忆之树凿得伤痕累累,以至于他对已经过去的每一刻每一秒,印象都是如此深刻——

在敷过花三十五万从老寿星那里求来的偏方后,孙悟满的右脚还是一沾鞋就痛。这让他感到一筹莫展,以至于一度心如死灰。

后来还是刘参谋一句话提醒了他:据说玉皇山在越城被称之为神山,你这脚痛会不会与这有点关系?

孙悟满闻言顿时眼前一亮:对啊!我就随意踹了那石头一脚,也没怎么使劲,这脚怎么就会变成这样?再说,挖机离山脚还有几十米呢,又没有伤到山体的筋骨,这好端端的山怎么就会一下子垮了一大块?他不想则已,越想越觉得刘参谋的话有道理。

于是孙悟满让参谋们四下打听,最后总算找来一个全省最有名的方士。方士在玉皇山掐指念咒折腾了半天,对孙悟满神秘道:“这山乃玉皇大帝的便便所化,那石头乃尚未消化的仙瓜子。二者本为一体,现虽已分离,却有灵气相通。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你动石头山也就跟着动。好在你当时还只是将石头翻动了一下,如果你将那石头搬离地面的话,怕是整座山都要塌了。”

一句话吓得孙悟满浑身冒出冷汗,忙问方士可有解法。方士低眉垂目掐指半天,摇头晃脑念了几句偈语:“塌山之处造一楼,先折一马息仙怒;等来三十古人居,看护神石可解忧。”

孙悟满什么文化水平!小学刚毕业,自然是听得云山雾罩,忙请方士详道所以。可方士打死也不肯多说一字,径直离去,竟连劳务费也忘了收。好在刘参谋手勤,当时把这偈语记了下来。

方士走后,孙悟满问刘参谋此话何意,刘参谋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孙悟满便派人请来当地最好的语文老师给自己详解。

语文老师念念叨叨研究了半天,对孙悟满道:“这第一句和第四句没什么问题,关键是第二句和第三句颇为费解。”

“你这不是废话吗?你当我白痴啊,连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看不懂?”孙悟满一听,心里不得劲,也忘了自己一向对老师礼若上宾。

语文老师对孙悟满的责备未敢表示不满,他学校每年的经费全指着这位财神爷呢。便说:“第二句关键是‘折一马’三字有些歧义。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倒是很简单,就是‘折损一匹马’或是‘让马摔一跤’的意思。这样全句的翻译就是,‘先折损一匹马(或让一匹马摔一跤),以便平息神仙的恼怒。’......”

“哦,让我造一幢楼,然后牵一匹马来,让它在楼里摔一跤或者干脆摔死,这样神仙就息怒了。那干嘛不让我直接造一个马棚,多住几匹马,多让马摔几跤?这样神仙心里的怒气岂不消得更快!荒六(谬)!这不可能!”孙悟满立即否决了语文老师的第一种解释。

“那就是这三个字的引申义了。首先看这‘马’字,引申一下,可以解释为‘姓马的人’或是‘属马的人’;再看这‘折’字,在这里可以引申为‘倒霉’、‘受挫’或者干脆‘完蛋’的意思。然后联系前一句的造楼和后一句有个‘居’字,这第二句应该省了两个关键字,一个是‘住’字或‘买’字,另一个是‘楼’字。添上这两个字解释起来就顺畅多了,意思是‘先让一个姓马的人住(或买)一下(这楼),让他先倒倒霉(或受一下挫或干脆完蛋)以平息神仙(心中)的恼怒。’”

孙悟满脸上怒气稍缓,“这样解释还有点靠谱。只是这‘姓马’还是‘属马’,那种可能xìng更大一些?”

“这我就不敢肯定了。”语文老师摇摇头,接着解释第三句,“这第三句麻烦的是‘三十古人’这几个字歧义太多,直接翻译就是‘三十个古代的人’......”

“等等等等!这种解释靠边站。”孙悟满不由分说打断语文老师,气哼哼道,“一个一百一十岁的老人还害得我差点把全国翻了个遍。三十个古代的人!我上哪里找去?你想让我改行盗古墓吗?!”

“那就是第二种意思,‘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古代人’......”

“这种解释更要靠边站!”孙悟满毫不客气再次打断语文老师,“你这不但要我改行去盗古墓,而且还要我学考古,另外还要我把挖到的估摸着年纪差不多的古尸送到——”孙悟满扭头看刘参谋。

“应该是考古实验室。”刘参谋赶紧提示。

“对,考古实验室去测试古尸年龄——我这是送货上门还是投案自首?你想害死我吗?!”孙悟满气得吹胡子瞪眼,把脚上唯一的鞋子也甩丢了。

“还有第三种解释,那就是‘三十个姓古的人’。”语文老师抹了把汗接着说。

“这也行不通!”孙悟满挥手止住语文老师,“先不说找不找得到,就是找到了你把房子卖给谁?一人分一块?这产权证怎么办?”

“可以出租。”语文老师小心提醒道。

“那更不行!好端端一幢别墅隔得兔笼似的,让三十个人挤在里面,我再专门派俩人招呼他们——亏你想得出来!再说,玉皇山庄其他住户能答应吗?”孙悟满断然否决。

“要不先找三十个姓古的人,免费让他们住一段时间?”刘参谋小心试探。

“你是想把这别墅变成收容所呢,还是想让它变成传销窝点?”孙悟满一句话差点没把刘参谋噎死。

“还有最后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一个三十岁左右姓古的人’,一是‘一个三十岁左右名字取得跟古人一样的人’。”语文老师百折不挠。

“这听起来还多少有点顺耳。”孙悟满的脸sè总算有点缓和,对语文老师道,“那你把完整意思说一下。”

“等到......”

“停——”孙悟满挥手止住语文老师,问,“你是说‘等到’?”

“正是。”语文老师莫名其妙。

“没看错?”

“怎么可能!”

“方士是这么讲的吗?”孙悟满扭头问刘参谋,“你没记错?”

“不可能!我当时也觉得有些奇怪。本来想问一下,又怕冲撞了方士,就没敢问——这不,‘等’字下面还打了个问号呢!”刘参谋说完,抬指戳了戳语文老师手里的纸片。

“这么说,除了最后两种解释,前面说的都是废话一堆。”孙悟满若有所思摸起下巴。

对呀,古代的人现在怎么等得来?三十个姓古的人又什么时候等得到?语文老师和刘参谋立刻明白了孙悟满的意思。

孙悟满反倒喜形于sè,“这样反而好了。至少圈子小了很多,也不用我们费力气去找了——我们就来个‘守猪逮兔’。”说完,又一本正经问语文老师,“守着一头猪怎么抓兔子?”

“这......”语文老师不知道孙悟满是真的不知还是故意和自己开玩笑,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忙向刘参谋求救。

“也许,古时候的猪是能捕兔子的。”刘参谋忙替语文老师解围。

孙悟满似有所悟,喃喃道:“我说野猪怎么会有两根獠牙,个头也没家猪大,原来它们是要抓兔子。”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