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力助李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氏得宠的那一段时间,冯媛表现得异常冷静。她并不象其他失宠之人一样,在深宫中哀怨度日,相反表现得愈发精神。

冯媛虽然辅助保太后与冯昭仪管理后宫,却并没象两位娘娘一样对后宫之人严厉约束,而是与后宫中人打成一片,甚至连宫女太监都混得极为稔熟,丝毫没有以势压人。

后宫之人但凡有所过失,本应受到重处的,都在冯贵人的庇护下脱免责罚,俱对冯贵人心存感激之心。

文成帝与李贵人火热相处一段时间后,热情也慢慢消退下来。他见到冯媛把后宫打造得秩序井然,丝毫没给皇帝惹出任何麻烦,也不由得对冷落冯媛生了愧疚之心。

文成帝自此经常宿于东西宫之间,对冯贵人和李贵人的宠信,可谓是平分秋色。

令冯仪困惑的是,冯媛就象换了一个人似的,非但不抓住机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反而愈发大度,甚至还亲自为文成帝推选了几位才貌出众的夫人。

没多久,李贵人所怀皇子出世,文成帝拓跋濬给皇子起名为拓跋弘,极为喜爱。保太后闻知此事,心中甚为不喜。

她于后宫之中,召见皇帝道:“濬儿,李妃本为罪臣之妻,其所生之子,恐非我拓跋氏之后人。濬儿,可命人把拓跋弘送出宫去,贬为庶人,终身不得进京!”

文成帝极为喜欢儿子拓跋弘,又怜李贵人,哀告保太后道:“儿臣恳请太后开恩,留弘儿于宫中抚养!”

保太后执意不允,文成帝无奈,不禁神伤垂泪。他虽为皇帝,保太后常氏亦非他生母,可保太后自幼把他抚养长大,在文成帝心中与生母无异。

文成帝极为孝顺,不敢忤逆太后懿旨,正欲听从保太后之命,把拓跋弘送出宫中时,太监来报,李贵人求见太后娘娘。

李贵人哭诉于地,哀求太后放过她母子。保太后本就因为李氏进宫之时,已非处身,早就对文成帝宠幸于她颇有微词,此时李贵人哀求,保太后如何肯依?

李贵人哭哭啼啼,转而哀求文成帝。文成帝扶起李贵人,叹了口气,告诉李贵人,他也不能忤逆母后懿旨。

保太后被李贵人折腾得心烦,正欲叫左右轰出李贵人之时,太监又来报知,冯贵人求见太后娘娘。

闻得冯贵人前来,李氏更是花容失色。她惴度冯贵人因为自己争宠之因,必定在此时落井下石,心中更是惊慌。

冯贵人进得宫来,给皇帝和太后一一施礼,竟然还向与她同为贵人的李氏施了一礼。保太后见冯贵人前来,心中甚喜,命李贵人退下,她要与冯贵人叙话。

李贵人无奈,只得跪拜太后,正欲退出时,冯媛柔声道:“李娘娘请留步,且听冯媛一言!”

李贵人见冯媛招呼自己,不觉一楞,呆立不动,连保太后与文成帝都大出意料。

冯媛在保太后面前跪拜道:“太后娘娘,李妃无罪,恳请太后娘娘保全李娘娘母子,留皇子拓跋宏在宫中抚养!”

保太后大惑不解,她压根没想到冯媛竟然会帮着李贵人说话。文成帝心中大喜,他知道保太后一向疼爱冯媛,或许会因为冯媛的求情而改了初衷,把拓跋弘留在宫中抚养。

李贵人此时惊喜交加,她更是没想到冯媛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居然肯帮自己说话,不由得双膝一软,对冯媛拜谢道:“冯贵人大恩大德,李氏没齿不忘。若得冯贵人美言,留下弘儿在宫中长大成人,李氏情愿出宫为庶民。”

冯媛含笑搀扶起李氏道:“李娘娘,你我都为皇上所爱之人,理应情同姐妹,何故施此大礼?弘儿刚出生,宫中之人便传弘儿命相非凡,有天子之气,必为皇上亲生骨肉。妹妹惭愧,至今未能怀上皇上龙种,若蒙姐姐不弃,冯媛愿与姐姐一起抚养皇儿。”

李氏感恩垂泪,泣不成声。保太后沉着脸道:“冯贵人,你是如何得知此子为皇上亲生骨肉的?”

冯媛跪地奏道:“禀太后娘娘,冯媛于宫中为太后娘娘与昭仪娘娘分忧,不敢有丝毫怠慢,于宫中之事,了解甚多。冯媛得知当年皇上临幸李妃,宫中太监总管张山陪伴在侧。张总管为人心细,亦知李妃为罪官之妻,恐将来生子不明,故于皇上临幸李妃的库房之中,作下记录。”

“臣妾听闻太后娘娘疑弘儿非为皇上亲生,欲逐出宫去,生怕李妃娘娘蒙冤、皇子不幸,故而特意召见张山,这才问出了库房记录之事。太后娘娘可亲至库房一看,墙上自有皇上临幸李妃之日期。按墙上日期所记载,李妃娘娘十月怀胎,所生皇子正为皇上亲生骨肉也!”

保太后将信将疑,唤来太监总管张山,盘问之下,果有此事。保太后摆驾御花园中,果于库房之中见到墙上所载之事,这才打消念头,留拓跋弘于宫中抚养。

冯昭仪得知,召见冯媛,责备道:“冯媛,你可知深宫之险?皇上虽然有七位夫人,唯李贵人能与你平分秋色。如今太后欲逐李贵人所生皇子,此事于你大利,你何故反为李贵人求情而留下皇子?”

冯媛密告道:“姑姑,冯媛此举,非冯媛行妇人之仁而断自己前程。姑姑,冯媛一直没有怀孕,实为冯媛以药物制之,故意而为之。”

“今冯媛力保李妃,李妃必感冯媛之恩,以冯媛为姐妹耳!如此,冯媛总揽后宫之事,李妃必不疑我,皇上亦更信冯媛也。”

“当今皇上,征服柔然后,偃兵歇马,休养生息。虽然内乱不断,却俱都为皇上所灭。现今天下,正是太平景象,皇上雄心亦消,沉迷声色,龙体已虚。若不留皇上血脉,皇上百年之后,无人可继大位,则其他皇室宗亲必觊觎天子龙椅,必生内乱,则大魏祸不远矣!”

冯昭仪一楞,细细思量一番,不禁赞叹不已:“冯媛,汝之眼光,世间男儿所不及也!只是如此一来,你在宫中地位必不如李妃,汝可自知?”(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