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示弱保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平王拓跋翰心中惊疑不定,不敢怠慢,带领合府人丁尽皆跪于宗爱面前。

宗爱高声宣读道:“奉大魏皇后赫连氏懿旨:东平王拓跋翰,妇行有亏,骄纵无礼,勾结大臣,欲篡皇帝位而行刺皇上于寝宫之中。此乃谋逆大罪,按罪当诛,男丁尽斩,女丁没入宫中!”

东平王拓跋翰闻言大惊,哭喊道:“宗大人,何人行刺父皇?父皇龙驾可安?”

宗爱冷笑道:“拓跋翰,你行谋反之逆,怎不知皇上已经龙驭宾天?”

东平王拓跋翰大哭,几欲昏倒。良久,他伏于地哀告道:“宗大人,小王冤枉,实不曾谋害父皇,望宗大人转告皇后娘娘细察之!”

宗爱冷笑道:“东平王,你谋害皇上,证据确凿,有何冤屈?众卫士,速速动手!”

可怜东平王还没来得及申辩,众宿卫御林军如狼似虎,一拥而上,顿时东平王府中哀嚎之声不绝,血流满地。

宗爱留下一小队宿卫御林军看守东平王府,自己则带着大队人马来至朝门之外。

此时,众臣已经上朝,却不见太武帝,心下正纳闷之时,宗爱领兵直趋金殿之上。内有朝臣大惊,急阻止道:“宗大人,你带兵上得金殿,意欲何为?”

宗爱却不理睬,径自走到金銮宝座之前,高声喝道:“诸位大人,肃静!昨夜皇上遭反贼所害,国不可一日无君,臣宗爱奉皇后娘娘懿旨,迎立南安王拓跋余即皇帝位!”

这一声如晴天霹雳,众朝臣一时惊呆。金殿之中,鸦雀无声,这时,太监贾周引着身披龙袍的南安王拓跋余来到了金殿之上。

南安王拓跋余坐入龙椅之中,众臣方才醒悟过来,朝堂之上,顿时沸腾。群臣闻得太武帝噩耗,皆悲愤不已,痛哭哀嚎。

良久,有朝臣问及太武帝因何驾崩,宗爱高声道:“尚书左仆射兰延、吴兴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身受皇恩,不思图报,反受北凉钱财,暗通北凉。北凉为我大魏所灭后,此三贼唯恐太武帝察觉此事,顿起不臣之心。”

“三人勾结东平王拓跋翰,欲杀皇上以东平王而代之。三贼指使原北凉大将、现司我大魏宿卫御林军中郎将张平,收买小黄门许林,趁禁卫当值之机,刺杀皇上于睡梦中。”

“皇后娘娘于危急之中,急召臣宗爱与振威将军、宿卫中郎将刘尼入宫保驾,现将一干反贼尽皆诛灭。皇后娘娘懿尼,言南安王拓跋余年少有为、聪慧睿智,当即我大魏皇帝位!众臣还不迎新皇登基?”

朝廷重臣已有三位被诛,且其三人正为谋杀皇上的反贼,太子太傅、侍郎高允又在外地巡察,一时无人敢细究祥情。见南安王拓跋余安坐龙椅之上,又有皇后娘娘懿旨,俱都跪拜于地,山呼万岁!

消息传到后宫之中,冯昭仪等众嫔妃大惊。冯昭仪与皇孙乳母常氏商议,欲拜见赫连皇后,却不料被宿卫御林军挡于寝宫之外。

两人心下惶恐,正商议之时,冯媛在旁言道:“两位娘娘,依小女所见,此事必有蹊跷!”

两人素知冯媛聪颖,多有独到之见,忙问祥由。冯媛道:“南安王拓跋余素有大志,常觊觎太子之位。然皇上虽喜南安王,却因自古君王立嗣之事,立长不立幼,故而太子虽亡,皇上却不立太子之位,思太子而封嫡皇孙拓跋濬为高阳王。”

“朝臣心中自明,这是皇上欲日后传位于高阳王耳。南安王心有不甘,不返封地而滞留于京师之中,结交宦官以为耳目,多打听宫中消息以待时机。然南安王虽然权欲熏天,却不敢存谋反篡位之心,皇上遇害,必为宗爱所为。”

常氏大奇问道:“冯媛,你怎知此事为宗爱所谋?”

冯媛道:“禀告常娘娘,皇上因思已故太子殿下而立嫡皇孙拓跋濬为高阳王,若朝廷不出大事,日后高阳王当登大位。若高阳王登上龙位,则何人惶恐之?必是宗爱,只因高阳王之父前太子拓跋晃因宗爱于皇上面前进谗言,皇上震怒而诛太子门客,太子拓跋晃因此抑郁而亡。若高阳王即皇帝位,必诛宗爱三族以报父仇。”

冯昭仪与常氏对望了一眼,俱都点头。冯媛接着道:“小女尚闻,皇上巡视阴山,感伤前司徒崔浩之功,心生悔意。崔浩之死,亦与宗爱脱不了干系。宗爱恐皇上降罪于他,故而惑乱宫闱,谋刺皇上。”

“两位娘娘求见皇后娘娘而不得,此必宗爱软禁皇后娘娘于寝宫之中,矫皇后娘娘懿旨而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若南安王即位,他必为宗爱所控,自此,朝廷大政皆落于宗爱之手,大魏危矣!”

冯昭仪与常氏大惊,细想之下,冯媛所说合情合理。冯昭仪叹道:“如此怎办?我等女流之辈,怎敌得宗爱权势?”

冯媛小心翼翼地道:“两位娘娘,小女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两位娘娘齐齐点头,冯媛道:“如今宗爱贼势浩大,我等皆不能与之相抗。小女认为,当务之急,由两位娘娘具表,拥立新君南安王拓跋余即皇帝位!”

冯昭仪惊道:“冯媛,我虽为女流,宁可殉葬皇上,也决不助纣为虐。汝何敢以此等不忠不孝之言害我?”

冯媛道:“娘娘息怒,且听小女一言。如娘娘与宗爱力拼,则无异于螳臂挡车,不自量力。娘娘若亡,则太武帝嫡皇孙拓跋濬必不保,亦为宗爱所害。两位娘娘不妨具表拥立新君,则自可保得两位娘娘平安,而高阳王亦得平安。”

“朝中诸臣虽惧宗爱之势,可实心中不忿,若高阳王在,则众臣之心不死,尝思立高阳王为帝。重臣之中,尝有侍郎高允高大人在,若得时机,高大人必力挽狂澜,则高阳王继皇帝位犹有望也!”

冯昭仪长叹一声道:“南安王正年少力壮,若即皇帝位,恐高阳王继位遥遥无望。宗爱若专权,则朝纲必乱,大魏危矣!”(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