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乙浑谋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乙浑闻言,脸如土色。他自是明白冯太后的厉害,如果真是太后暗中开始出手对付他,恐怕大事不妙。

乙浑脸色苍白地道:“太后不是退居后宫不问政事了么?怎么可能会对付我呢?这不可能,太后娘娘一贯信任我,虽令小皇帝亲政,可还是当着文武百官面颁下懿旨,让我辅助皇帝,总揽朝纲。慕容大人,你是不是多疑了?或许拓跋昙、拓跋子推、拓跋新城、拓跋天赐、拓跋小新城五位皇叔,果真是奉旨按惯例回京祭祀,由于他们一年才回京一次,太后娘娘召见他们是叙旧呢?”

慕容白曜道:“丞相,事情如真是你猜测的那样,便是丞相天大的洪福了。现在回想起来,此事颇多疑点。或许太后娘娘一开始就不信任丞相,只是因为丞相手握兵权,不敢贸然下手,而故令小皇帝亲政,自己退居深宫,以蒙蔽丞相呢?”

乙浑冷汗直冒,可他不愿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但慕容白曜之言,也激起了他心中本就存在的疑点。乙浑慢慢地道:“慕容大人,你的意思是小皇帝故意借居丧为由,阻止我杀大臣,亦是太后之意?”

慕容白曜道:“然也!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最大了。太后之计,乃收买百官之心,使百官不为丞相所用也!皇帝不许丞相辞去太尉一职而由贾秀担任,导致丞相与贾秀离心,只恐亦是太后之计。”

乙浑大骇,慕容白曜道:“丞相可速派人,探拓跋昙、拓跋子推、拓跋新城、拓跋天赐、拓跋小新城五皇皇叔身在何处!若果是太后召其叙旧,此刻必在京内,那我们刚才所说就不足虑,太后并非对付丞相,丞相可心安也!”

乙浑从其言,急令人打探。不多时,心腹回报,拓跋昙、拓跋子推、拓跋新城、拓跋天赐、拓跋小新城五位皇叔从太后宫中出来后,不作片刻停留,星夜离开京师返回封地。

乙浑惊道:“慕容大人,这可如何是好?若是太后出手,我必危矣!莫若现在我就先下手为强,起兵包围禁宫如何?”

慕容白曜道:“丞相勿慌,此事关系甚大,决不可草率而为,容下官思之。”

乙浑只得看着慕容白曜闭目凝思,等待着他给自己出主意。良久,慕容白曜道:“丞相,下官以为,太后已有对付丞相之嫌。然此时丞相未作充分准备,如若起事,只恐仓促之间,大事不成也!依下官之见,若太后欲杀丞相,必令五位皇叔回去整顿军马,对付丞相。”

“时至隆冬,粮草不接,故下官认为,拓跋昙、拓跋子推、拓跋新城、拓跋天赐、拓跋小新城五位皇叔即使欲联手发兵对付丞相,亦需时日准备,最早也得明春之后。丞相现在不妨派人,矫诏入五位皇叔封地,探看究竟。若五位皇叔调动军马,丞相可矫诏令其入京,杀之,以绝后患。”

乙浑从其言,连夜矫诏,命心腹之人,分赴拓跋昙、拓跋子推、拓跋新城、拓跋天赐、拓跋小新城五位皇叔封地。

就在乙浑派人前往五位皇叔封地之后,慕容白曜整日心中惴惴不安。他心中已经认定,此必中冯太后欲杀乙浑之计。慕容白曜内心极是纠结,他虽然贪财,但对拓跋氏皇族倒是忠心。他为乙浑谋计,只是半真半假哄骗乙浑,想从中得到好处而已。

如今他认定是太后决定出手除掉乙浑,慕容白曜心中惶恐不已。历经三朝变故,慕容白曜对冯太后那卓越的眼光、高明的手段,可谓是心悦诚服。在他心中,若太后出手,乙浑一介武夫,决不是太后对手。自己现在与乙浑沆瀣一气,若乙浑一败,则自己必受株连。

慕容白曜打定主意,欲与乙浑保持距离,为日后留一条退路。故慕容白曜称病不出,不再为乙浑献上一计。

乙浑派到各位皇叔封城的心腹回来报告乙浑,言拓跋昙、拓跋子推、拓跋新城、拓跋天赐、拓跋小新城五人,星夜返回封地后,立即开始厉兵秣马,颇有出征的迹象。宣假诏的乙浑心腹见状,按慕容白曜所献之计,言献文帝有旨令皇叔速进京议事,五位皇叔竟然都以各种理由推却。

皇帝有旨,大臣竟然不奉诏,这可是灭门之罪。一位大臣不奉诏,或许还真的有其他原因,可五位皇叔同一样的态度,都置皇帝诏书不理,这决不是偶然,里面必大有文章。

乙浑立即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害,拓跋昙、拓跋子推、拓跋新城、拓跋天赐、拓跋小新城五位皇叔敢公然抗旨,必是奉太后密旨而为之。那么,慕容白曜的猜测便全都得到了证实:冯太后在幕后操纵,暗中用计欲诛杀乙浑。

乙浑心惊,再也按捺不住,他决心提前对皇帝和太后下手。乙浑派人前去召集慕容白曜商议,慕容白曜却在使者面前装病,卧于病榻之上,作口不能言之状。

乙浑无奈,杀机已动。他发下军令,使手中各路军马,分头防范拓跋昙、拓跋子推、拓跋新城、拓跋天赐、拓跋小新城五位皇叔的大军。乙浑自忖,只要不使五位皇叔合兵一路,分而迎之,当没什么大问题。

外面的事部署完毕,乙浑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了朝廷之内。朝廷百官,家中只几家奴,就算是贵为王爷,府中也只十几亲兵。只要掌握了宿卫御林军,朝中再无通信阻挡他的力量。就算是看守太后寝宫的宿卫大将李奕拼死护主,以他手下几十侍卫,也撑不了一个时辰。

乙浑想到此处,心中大定。掌管禁宫内外的宿卫御林军,皆得听殿中尚书调度。而皇帝为了拉拢侍卫,竟然当众责罚殿中尚书拓跋丕,从而使得拓跋丕怀恨在心,甘心为乙浑所用。

乙浑召殿中尚书拓跋丕入府,谓拓跋丕道:“尚书大人,本丞相对汝何如?”

拓跋丕躬身道:“丞相对下官有知遇之恩,下官愿甘脑涂地以报丞相!丞相若有用到下官之处,丞相尽管吩咐,拓跋丕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