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七章 押粮上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根娘子无比惊恐的样子,真是把所有人都给惊吓到了。她简直有些歇斯底里起来,一改之前的温婉,不断翻找眼前布包,咕哝着,"这些...这些衣服..."

这下连鱼得水都有些被她给吓到了。如果真的如宝根娘子所说,这些都是久压箱底三年前的衣物了,三元是不可能知道那时候的事情的。他来到白杨镇不过几日而已,又从来都没到过小邱庄,何况当鱼得水抓住三元搜得这包裹的时候,根本后来三元夜闯宝根家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他应该是从未见过宝根娘子的,连串供作假都不可能。

鱼得水当然相信宝根娘子此刻是真实的反应,那三元就是真的见到过鬼了,而且那鬼不是旁人,正是宝根已经死去三年的母亲,眼前这惊慌失措的女人的婆婆,不然当时宝根夫妇都在小会堂中处于昏迷状态之下,谁能从他家里,翻出这些衣物还打成包裹给他呢。即便那章三元真的是贼,也该偷值钱的金银细软,不该偷一包三年前的旧衣服啊。

最最不信任三元的鱼得水,现在肚子里也是起了一万个狐疑,不明白眼前的事情该如何给出解释了。鼻子里还是哼哼哈哈,脸上神情却已经由不屑转为不信了,鱼得水脑子没脾气大,转了半天也没转出个所以然来,难道天下真的有鬼吗?自己办案几十年,还真从没撞见过。

三元看诸人的神情,知道自己这一回基本过关了,先是说出了那老婆婆不为人知的特征,又有这些婆婆亲自挑选的衣服作为佐证,加上宝根娘子此刻惊恐的神情,现在谁都相信他不是自己无缘无故跑到宝根家中去的了吧。

三元眼都不抬,安静了一会儿,继续说道,"老婆婆开口对我说话,说是我害了他的儿子,说了他家许多往事,又说她愿意替儿子抵命,可是她三年前就已经死了,她说儿子宝根是受控于人才做出杀人害命之事,原本已经这事情神不知鬼不觉已经过去,只想着他夫妻两个和睦度日。没想到因为我来到了庄子上收粮,这才引出如此多的乱世。老婆婆迁怒于我,扑过来要与我争斗。我吓的不轻,折身就跑,一头从那屋子里冲了出来,我认出是宝根家,于是沿着楼梯飞奔而下,这才冲撞到了宝根娘子。并不是做贼行窃去的,请大人明察。"

高清水是在场所有人中最为冷静的一个,点一点头,问那女人,"怎么样,这小子满口胡言乱语,是可信还是不可信?宝根娘子最有发言权。"

那女人已经停下惊恐,老实地说道,"的确,的确,小妇人没有什么见识,不过也想不出来还有别的解释,这位小哥所说的那些事情,真的很像是我婆婆的作风,可是婆婆毕竟已经死去三年了...突然说在禁闭室里见过她,让我无所适从...这屋子以后我还要怎么生活下去呢..."

说罢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众人都不做声,拿眼去看高县令,鱼得水倒是又起了劲,他现在心里也有点发毛,虽然不愿意完全相信三元所说是真,但是也找不到什么怀疑的理由。只好故作强势地说道,"呵呵,你能骗得了无知的女人,难道你以为县台大人也是这么好骗的吗?想必是你已经打听过了老婆婆的特征和喜好,所以编造出这样一番谎话来。"

"哦?"三元抬头看向鱼捕头,"捕头倒是说说看,我才到庄上几天啊,怎么能知道那么多关于宝根家的事情?"

"这个,这个..."鱼得水左顾右盼,突然硬着脖子说道,"你...你可以问你干爹的嘛,年年都是他到庄子上来收粮,难道他就不知道老婆婆家的事情么?也许是他偷偷地告诉你,好叫你装神弄鬼,扰乱大人的视听。"

"啊!大人,没有啊。"老中噗通一下跪倒了,他是打心底里喊冤啊,"大人,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大前天的中午到的小邱庄,当时三元喝醉了,在屋子里睡了一阵子,之后田里出了事,他就跑出去了,自那以后,我们爷俩就再没得半分时间说话。我怎么会告诉他那么多关系别人家的细枝末节的事情呢,何况,我也从来不认得宝根的老母亲啊。"

宝根媳妇擦擦眼泪,也开言为老中证明清白,"的确不会知道,婆婆一直深居简出,很少离开家宅,老中叔虽然每年都来庄上收粮,但是他和我婆婆却是绝对不认识的,老中叔也没有来过我家,更何况是第一次带来的干儿子呢,绝不可能知道家里那么多事情。"

三元还有一出好戏要演,他突然把双目给闭上了,暗暗与红云、钟馗交换了念虑,只见他突然睁开眼,双眼神色迷离,改了一种语气,完全以老婆婆的口吻与声调开始说话,"怎么在这里啊,我找了它好久了。"说着颤颤巍巍地行走起来,走到宝根娘子的面前,蹲下身,伸手摸索起地上的衣服,摸到那件紫衫,拿起来搂到怀里,眼中泪花盈盈。

"这件衣服是他爹的,没穿几次人就没了,宝根从小库房压箱底的箱笼里翻找出来,爱的不行,他就喜欢扮他爹,因此特别爱这件衣服,跟性命似的,不舍得丢掉呢..."三元现在虽然看上去还是自己,可是整个人的行为和状态,已经全然是个老妇了。更为令人而愕然的是他此刻说话的声音,全然不是自己,与他刚才已截然不同,无论是声音还是语气,都让人觉得是有另一个人在他的身体里。

"这...这的确是我婆婆在说话..."宝根媳妇惊慌失措,不断地向后闪避,她真快要被三元给逼疯了。

三元不慌不忙地说道,"媳妇,别怕我,我是婆婆呀...我要走了...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好媳妇,无论宝根会因为他的过失受到怎样的惩罚。请你也一定要把我家这点骨血保护好,把肚子里的孩子生出来,抚养长大,等他长大了,把他父亲的这件紫衫交给他吧..."

说罢,三元突然倒地,匍匐地上,再没动静了。

高清水站了起来,指着老中道,"赶紧,赶紧把他弄醒!我听说被鬼上身的人,若是不能立即醒来,是很容易离魂失魄的。"

那老中还跪着呢,听高县令这么说,也来不及站起来,三步两步跪行扑到三元的面前,口喊他的名字,使劲摇拽着身体,又是掐人中,又是揉胸口。

不多会儿,三元缓过气来,慢慢睁开双眼,"干...干爹..."三元挣扎着要爬起来,"我怎浑身酸痛,瘫软在此?"

高清水一甩手,"行了,现在事情已经很分明了。宝根家发生这样大的变故,他母亲心中挂念儿子,所以借魂回来探看,关照媳妇家务事。不必大惊小怪,这样事情虽然听上去十分无稽,但是究天人之变,阴阳之数,冥冥之界谁又能说没有的呢?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三元不过是在坟地里被鬼附体了而已,我看他并没有不善之举,不必收押了。"

"可是大人..."鱼得水还要插话。

被高县令给喝断了,"不过,这事情张扬出去,毕竟显得无聊,所以出了这屋子,谁都不许在外乱说。至于宝根娘子,我看你也不用过于害怕,你婆婆并不会加害你的,她只是知道你已经怀孕,嘱咐你保重身体,保护好他家这点骨血,其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女人这才擦干了眼泪,收拾起包裹,答应着福了福过,退了下去。

高清水又夸奖了蔡中人和三元,"这次收粮的任务,你们完成的非常好,特别是三元,排除种种困难,帮到了我许多,终于能够在三天内完成收粮一万石如此艰巨的任务。回去以后,我会在蔡老爷面前好好的表扬你们两人的功劳。"

老中一听高大人开始表彰功绩了,一下转过脸色来,之前的惶恐全都消失了,谄笑着向高清水行了一礼,"全靠大人慧眼独具,让我这干儿子来帮忙我收粮,我老头儿是几乎啥也没干,都是三元的功劳,他指挥众人从稻田里救了被蛇咬伤的宝根等人,又取到药引解了蛇毒,紧接着还不知以怎样惊险奇幻的经历,解决了小邱庄的千年祭祀诅咒,这才使得秋收得以顺利地进行。这是大人善于用人,也是这小子努力办事,老中一点功劳也没有的。还请大人回到蔡府,多多给我这干儿子请些功劳,让老爷知道他能干,给他谋个好差事,那才算是在府里站稳了脚跟呢。"

高清水一笑,"那是当然的,回去我自然会向蔡老爷提的,这样会办事又敢办事的能人,不光蔡老爷喜欢,就是本县也十分的喜欢,说不定将来有机会,还要叫他替官家出力呢。不过么..."高清水回头看一看鱼捕头,"鱼捕头的功劳也不算小,我想过了。虽然秋粮都已悉数收齐,但是押运到前线也是十分紧迫的任务,我要派个最得力的人办这件事情,我看,就..."

鱼得水知道老板要派任务给自己,又是个长途劳顿的辛苦差事,心里十分的不愿意,可是老板说的都是褒奖自己的话,也不能显得态度不积极啊。赶紧从高清水身后转过来,深深一揖。反正看老板这神情,是猫准了要他去一趟福建了,被老板揪着头皮赶上路,还不如主动请缨吧。

"高大人,这一路到福建,官驿众多,若是让别人押粮你不放心,老鱼自请办这个差事。老鱼办事你尽可放心,我武功又好,心思又细,已经一个时辰都不耽误,及时安全地将军粮押送到福建前线去。"说着躬身等在一旁,听大人吩咐。

高清水对鱼捕头自动请缨很是满意,满脸堆笑说道,"嗯,也就是你了,再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我看,前线军情紧张,是一天也耽误不得的,你也别等时辰的,这就启程吧。"说罢高清水便起身,在桌后整理起文书来。

三元一旁听着,这会儿他心里琢磨两件事情呢。

之前发生盗印之事的时候,他就觉得奇怪,调拨军粮一般都是兵部申报给内阁,内阁会商后报请御批,然后着户部调配。怎么这次这样反常,兵部直接下急令调粮?何况一万石粮食运到前线能起什么作用,兵部一定是沿途各县全都下了调粮令,为什么会这样做?

朝廷早就在各省设立了军需粮仓,战时用于原地平调,平时也用来赈灾济民。所以州县会直接向福建调粮是很奇怪的事情,一般若是福建的军粮报警,该由其周围几省开军粮互调,然后再从岁贡中补足后方的粮仓。这样既便捷运输,又互为补给。参与设计粮仓布局之人就是三元的父亲,内阁右相太师唐国公——段仲颐,所以三元对军调官粮的流程是十分熟悉的。想这样着急地从州县直接往前线调粮,而且由兵部直接发文,在三元的印象里,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再说福建,那正是三元原本要去上任历练的地方,若不是因为官船途径景阳县发生了那些离奇的事情,遭遇变故,现在他本该已经快到任上了,还不知道福建那边情况如何,到底前线在为什么事情调兵。三元知道福建那一带向来匪患猖獗。

那倭国的流亡武士经常骚扰我边民,抢劫强奸,无恶不作,地方上虽然多次发兵剿匪,奈何福建一省海岸线实在是太长,而倭国匪徒又是流窜作案,机动性很大,所以每次骚扰地方,等我军队赶到,人早就藏得没影了。

这些家伙的所作所为虽然不属于官方行为,都属于民间犯罪,但是福建沿海百姓已经对倭人恨之入骨,对这整个民族都无比痛恨。加上平山王这次奉旨远征倭国也是从福建启程,难道急调军粮是平山王远征有关么?是不是远征军遇到了什么麻烦?

三元想起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段子才,子才随平山王麾下出征,也在大军之中,别遇到麻烦才好。不过转念又一想,应该不会,从福建行船远征,路上即便顺风顺水,至少也要走个小半年的光景,即便远征军有些什么意外的遭遇,现在消息也不该已经传回京城,那平山王与段子才应该还在扬帆启程的路上呢。现在调集军粮,应该不会是因为这件战事。

如果不是征倭,那福建沿海另外一边有可能起战事的,就是金门、琉球了。前朝东临王谋嫡,失败,一撮游兵一路难逃,最后实在没有地方可以去了,率部逃往琉球,占领了这岛,辖省统治。自那时开始,就一直在金门驻军。

金门与福建隔海相望,其实相聚并不远,反而比他本岛琉球还近,因为驻守金门的兵勇,闲来无聊的时候,就经常登岸扰民,烧杀掠夺,甚是嚣张。难道朝廷是要对金门用兵了么?再一细想,也不现实,金门驻军常年海上练兵,自然有其本领才能雄踞琉球与朝廷为敌。

而朝廷呢,一直以礼邦大国自居,不尚武力,事事讲求以德服人,几十年来韬光养晦,处处搁置争端,使得朝内几无善战之将,又无统军之帅!

以至于远征倭国,众里寻他千百度,才挑出个带兵王爷平山王来,再没有其他人选了。这临时把火的时候,怎么可能又找到一员大帅统军去打琉球?

三元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出福建急调军粮的原因来。不过这军中之时,对高清水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他完全不曾考虑过三元所想的这些事情,这也是二人所处的环境,身份境界不同的缘故。高清水只是高兴于及时筹措到了军粮,没有耽误军令。向鱼得水交代完毕公事和文书,送鱼得水及两个随从衙役出了祠堂。

三元望着鱼得水的背影,心中暗想,但愿这厮能在福建多羁绊些时日,别太快回来了。

高清水又折返回屋子里,见三元和老中还在,呵呵,现在诸事安排停当,他是一身的轻松,笑着说道,"我们也别耽误了,这就收拾东西启程,我们先回白杨镇,我当面向蔡老爷道个谢,然后也该回县衙去了。这个县老爷都有好多天没有坐堂了,哈哈..."

老中答应一声,高高兴兴地拉着三元一起回去收拾东西。很快众人在庄子口集结,分头准备动身,那一庄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相送。连一开始对他们报以很深的成见的七大爷,也在送行的人群之中。三元看到金寡妇,眼神一直怪怪的,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心想,唉,真是个可怜的女子,她要这样一辈子都生活在对丈夫的思念之中吗?

众人是说不尽的感激和客套之话,那邱胖子还当众许下诺言来,今后不论丰收欠收、粮贵粮贱,他们小邱庄的粮食,第一卖给蔡庆丰堂,只有等蔡家粮食收完了,才能轮到别的字号。

这三天的风波总算是过去了,金寡妇将他们来时的那两头驴子又牵了过来,蔡中人得意洋洋地和三元一起骑着毛驴,跟随在高清水的后面,一行人往白杨镇进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