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回 火烧藏春楼(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事则长,无事则短。众人在哈哈一笑中别过王公和念祖,由密道潜回山寨。

刚到射虎口,在一弯上弦月的的清辉下,剑萍等候在那里焦急地观望,旁边是冬梅,不知她正咿咿呀呀地向小姐说些什么。

一见到众人归来,两人赶紧迎上前来,剑萍问道:“出了什么事,怎么这时才回来?真是急死人了!”

剑英道:“没出什么事,只是顺便替归州父老除去一害而已,都是刘、宋几位兄弟的功劳,我和少华兄弟连掠阵也算不上。”

剑萍见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且众人脸上喜气洋洋,知道实在是无甚不妥,但也知道其过程,绝非那么轻巧。遂说道:

“我们快回去吧,老太君心中十分不安。”

众人一路回走,冬梅有意无意地靠近少华,悄悄问道:“今日里,你们究竟在归州做了些什么事?说给我听听。”

少华道:“这可难为我了,具体情况我还真不清楚。我和剑英哥哥一直是做壁上观的。具体情况你要问刘大哥和宋大哥……”

冬梅赌气道:“不说算了,我要问别人难不成我自己不会?还要你指点来着?”说着三步做两步地追赶剑萍去了。

这少华心想:“怎么一下子就恼了?这女孩子心思真猜不透!”他哪里知道:这冬梅一来是关切他,二来是借此想多同他说几句话。谁知他却万般木讷,一点不解风情,一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气得冬梅都不想理他了。

回到山寨,刘宋等人自去作明日出发的准备,剑英和少华同剑萍一起去见老夫人。剑萍请安后离去。

二人落座后,老夫人停下了手中转动的念珠说道:“你等临时有事,也应差一个人回来支会一声。一来让寨里人少一点牵挂,二来也好做个应急或是接应……”

剑英少华二人同时跪下道:“老夫人教训得是,孩儿知错了!”老夫人吩咐身边丫鬟道:“快快扶起来。”

随对二人说道:“我也是随便说两句,你二人无需如此惶恐。还是说说此去巫山的事吧。此一去吉凶难卜。华儿一定要牢记汝母沈夫人的话,遇事谋定而后动,切勿逞匹夫之勇。剑英你要记住,万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少华兄弟身负国恨家仇,且尚未成家立业。他的安危是重中之重。虽说作为人子,此行他是主角,必须参与,但行凶犯险处却不许他随意参与呢!我要你怎样同他去,还要怎样将他带回,你理会得么?”剑英道:“请老夫人放心,孩儿理会得。”

老夫人道:“好了,你二人下去吧,好好休息,明日早早出发,不用再来辞行了,去时勿忘了带去信鸽两只,有什么事,早早传个话回来!”

二人请安退出,少华对剑英道:“我还是想去向长孙哥哥辞行,却不知如何向他说。”

剑英道:“我已经想清楚了,还是直说吧。经过近日的接触和观察,感觉长孙兄弟亦是英雄了得,不会想不开的。你二人情同兄弟,这么重大的事情,是切不可瞒他的。你去吧,相信你会有分寸的。”

二人别后,少华去到长孙斐修养处,见烛光照耀处窗户纸上有两个人影,不觉叫了一声:“长孙哥哥安睡了么,小弟来向你辞行!”

各位听客欲知屋内究竟还有谁人,少华如何辞行?

且听下回分解。

《南郭散人点评饮冰夜谭》火烧藏春楼

这一回书写得紧凑干净,但却是意犹未尽,有些匆忙结果的遗憾。酝酿了那么久,怎么也要有点看头才行呵!

本以为在藏春楼中会有花哨点的热闹,老鸨、婊子、嫖客、侠客会演一堂活剧,却在三五下软剑暗器的交拼中各有归宿,可知倦客是正人君子,度不得那副场合,连想象都有些笔上挂不住,只敢省着写,还可惜了那两把酸枝木的椅子。

但是且慢,巫山方圆二百里产酸枝吗?外地上水运来只怕不会,元初的巫山,只可能更多是杂木楠竹方凳条凳呵!酸枝是硬木,要在明中期后木工工具改进后才有可能。[这是吹毛求疵,当不得真。场外喊一声容易,下场耍几下刀剑就露馅了。

下回小儿女姿态如何调弄?那就还得等一个星期,好不急煞人也!

小二,看茶!

(倦客按;呵呵,还有这种听书客,盯住两把酸枝木椅子不依不饶,下回免书钱吧。不过,说书人岂会轻易认栽?书中不是交代过这是一个盐商会馆么?那盐商贩盐是下水,从洞庭湖过永州,经灵渠进入广西水域,卖盐回头岂能空载,那盐商自古奢华显摆,从广西顺便带回几套硬木家具有何不可也?

呵呵,至于藏春楼里的那场戏,换做旁人来写这正是小说的一个卖点,不见当下好多人专用下半身写作否,而且早赚的钵满盆满了……,可是倦客这书希望是老少咸宜,而不想有儿童不宜之嫌。

倦客蜗居闹市,记得晚上散步遛狗时,总要经过一条开了若干发廊洗脚屋的街道,厚厚的门帘后面的靡靡之音和暧昧的灯光,总吸引一些人驻足,散人兄不至于也想掀开帘子去里边看个究竟吧?

哈哈,吾兄勿恼,开个玩笑。

至于心急,其实我比散人兄还要心急,巴不得马上脱稿,落个一身轻松,开始时是一周更新两回,结果读者跟不上我的节奏,阅读量反而不够,改为一周更新一次后,每回书在麻辣沙龙和凤凰诗社合计有读者上千位,所以倦客已经很知足了。散人兄也等等吧,书成之后,第一个送的就是散人兄你,而且,还要向吾兄讨一篇序。外带一篇跋。

顺颂冬安!)

散人再评:

写得香艳未必淫秽,还是可以铺俳一番的,在打斗中穿插些诗文歌曲,即符合场景需要又可以增加情趣看头,唐伯虎有《金粉福地赋》,周邦彦有“相坐对调笙”,陈寅恪有《柳如是》,郁达夫俞平伯有《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等,香艳中透出亡国遗恨。帘子后面的场面可以不看,但那歌曲却不得不听,比如就唱《十香词》?这可是辽宋元史料中大大有名的通俗歌曲,妓馆书寓台基屡唱不衰的琵琶调,还有香消玉殒的悲恸。【呵呵,也只一说而已,为的是借台臭显摆一回,别骂鹊巢鸠占呵。】

茶添二道,正上味呢-----南郭散人再及。

(倦客回曰:承教、承教!既然,散人先生觉得我的书太素,那下次就专为吾兄商店油腻一点的。希望散人先生不至于倒胃口就好。至于鸠占鹊巢么,倦客还真心希望吾兄能坐上来说一回,或者干脆合著如何?)

散人再答:坐上台来合说一本戏,一是确实没时间按时亮相开谭,退休后再商量题材故事,合开一堂妙不可言。二是在台下喝彩还行,上场只怕就成棒槌了,可能连马步都扎不圆。三是前不知起头缘由,中不知结构机窍,后不知收尾卷脚,是真的不行的。我本有故事《五花洞传奇笺证》,要等你把《饮冰夜谭》完工后,我也接近退休了,才有时间舒憩的慢慢写。我现在虽说工作不重,但也要下乡公干,当一天和尚总要撞一天钟,虽然不撞也没人逼你,但还是良心过不去。

合写小说我记起一段民国往事,二十年代中上海申报连载包天笑的小说,包天笑在多家开专栏,赚得盆满钵满,有时忙不过来,就请朋友或学生帮忙续一段。有一回包笑天家中有事脱不开,便请朋友接着写一段。等他回来一看,便不由得大叫冤枉,朋友居然把故事的主角活生生写死了,这下麻烦了,下面怎么续?好在鸳鸯侠客故事传奇不断,他居然又给医活了。先生邀我合写,不怕我给你写死了吗,哈哈一笑。

至于荤素,也要视情节需要而用,《金瓶梅》就必得用荤,《水浒传》就必得用素。只要用得好,便成好文章,周邦彦《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全写嫖宿性事,却文雅温润,简直妙在其中。随你怎么写我都不会惊,想六十多岁的考老,再怎么荒唐也不至于当街撒尿吧。(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