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6、曝光领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理,你先给我去找四份名单。”

“什么样的名单?”

“你帮我把所有的欠费人员名单,分四类情况详细统计。”

“哪四种?”

“第一类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他们不交,我们可以想办法扣除他们的工资;第二类是国营企业人员,因为政府能够控制他们的经济来源;第三类是有经营实体的,政府可以通过其他业务部门的制裁他们,第四类是无固定生活来源,贫困弱势,无力交纳欠费的人员名单,我们可以视情减免。”

经理慌忙点头,鸡琢米似的点头,对杜怡奇进行着毫不吝啬地恭维:“杜秘书,你的计策真是好,真高。杜怡奇马上按你说得办,你放心。只要政府下决心,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供暖公司的经理去梳理名单的时候,杜怡奇给市电视台拨打了电话。

他邀请一名摄像记者配合清缴费用的活动,邀请的记者是刚刚毕业实习的大学生,之所以决定邀请他是因为杜怡奇自己刚刚脱离了这个阶段,所以他对自己这个阶段的人有无比清醒地认识。

刚刚走上工作的岗位,有无限的工作热情,却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

果其不然,记者起初听了杜怡奇说的话,就有点发懵。

记者在电话里说:“领导,边境市的电视台,我所能看到的影像资料还没一个像你说的这样的节目,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拍摄,无处下手。”

杜怡奇对记者说:“咱们市上的节目有几套?”

“只有二十分钟的新闻,别的什么栏目也没有。”

“新闻也是那一套,天天市上召开了什么什么会议,领导谁谁谁参加了什么什么会议,走访了什么什么乡场,在什么什么场合做了什么什么指示。你说现在这样的时代,有人爱看这样的节目吗?”

“是没人,连我自己也不爱看。”

“许多老百姓一看咱们市台的节目,立马儿就换台了。你是新毕业的大学生,你想不想以全新的方式尝试一下?”

“当然想,可是我不知道我们台里的领导同不同意。”

“他们一定会同意的,只要你拍了,我就以市委政府的名义来通知你们单位领导,当天晚上在黄金时段播放。我敢保证,这期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暴涨。”

“噢!”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你想不想做一期有质量、有意义的节目。”

“领导,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想,任何一个有工作责任心、事业心的人都想。”

“那好吧,你现在马上打车到本市广场后街的阿斯哈尔小区来,我们联手做一档至少能轰动一个月、至少能火一个月。我们先起个名吧,就先叫‘直击供暖现场’,我建议你以《新闻调查》的手法拍摄,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了,一定会好的。”

大学生永远是最富有激情,最容易受蛊惑的群体。

在杜怡奇的劝说、忽悠下,年轻的记者心情激荡,热血澎湃。他说:“领导,你稍等,我马上到,你让我怎么拍,我就怎么拍!”

杜怡奇和记者打电话的时候,派出所的警力也到了现场,负责的是派出所的副所长,杜怡奇明白人家是副科,比他级别高。

但副所长也明白,杜怡奇在市政府工作,而且是带了市委领导的委托的,因此杜怡奇说的话,他是不得不执行的。

记者也到了现场,杜怡奇急忙替记者付了车钱,记者百般推辞,说不用不用。杜怡奇说那哪行,实习期间又没有工资。

现在,所有的人员都到位了,杜怡奇开展实施自己的供暖行动。

依据供暖公司经理提供的四类人员名单,杜怡奇决定先将所有欠费名单、欠费的多少,张榜公布在小区的大门外。然后让供暖公司经理通知所有欠费当事人,迅速回家交费,如果不交,就将其行为在当天晚上的电视里进行曝光。如果拒不交款,则在公安人员的监督下,对其住房切断供暖管道。

供暖公司的经理电话打得是详细的,周全的。杜怡奇的对策也几乎招招致命,见血封喉。

党政事业单位欠暖气费的人员,不是因为交不起钱,而是利用自己是当官的身份,有那种我不交钱你也不敢把我怎么样,也不能把我怎么样的想法。可他们也是有软肋的,他们最要的是脸面,最怕被曝光,他们丢不起人。

有经营实体这些人倒是不怕曝光,可是他们害怕各个执法部门的制裁,就算不罚款,只天天打扰他们,他们也受不了。

至于那些真正贫困卧病在床,无支付能力的住户,杜怡奇建议供暖公司免除他们所欠的费用。

那一天,记者走进了阿斯哈尔小区的楼道儿,公安走进阿斯哈尔小区的楼道儿,群众代表走进了阿斯哈尔小区楼道儿……

杜怡奇告诉群众代表和供暖公司经理,所有收上来的欠费,并不放到供暖公司,只放在那几个群众代表手里,由群众代表和供暖公司协议兑付费用,尽快供暖。

杜怡奇的提议获得了双方的认可,所有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那个大学刚刚毕业不久的记者的激昂地说:……这是市某某局、某某领导的家,几年来,他拒交暖气费,累计达多少多少钱……

……这是市某某店铺老板谁谁谁家,几年来通过他的打拼,日子过得富裕起来,楼下还停放着他家的新购的轿车,可是几年来,他也拒绝交纳暖气费,于是我们知道了,原来财富是这样累积起来的……

……这是市民某某某的家,家里男女主人都是下岗职工,生活没有固定来源,供暖公司鉴于他家里生活的困难,决定免除他们的暖气费……

大家一起商量记者大概按那样的格式进行采访,也给了记者无限的自由,让他可以自己发挥。

边境市那么小,这么大的阵势很快消息就就传遍了四方吸,引了很多人围观了。得到消息欠费的住房,十分担心自己的名字被电视台曝光,急忙匆匆赶回来交费。是领导干部的,不少是跟杜怡奇认识的,眼里射出抱怨的目光,只是他已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杜怡奇已经在市委常委会议上夸下海口。

整个过程,都进行了详细拍摄,每一个细节都没有放过,因为在接待无数上访的过程中,杜怡奇已经明白留取证据的重要性,他怕引起官司,如果有了官司,解决得再好也不好了。

与供暖公司经理和群众代表的谈判进行到最后的一环。群众代表说如果还是供不热怎么办?

杜怡奇在最后的时刻一锤定音。我告诉大家,现在对这些供热达不到标准的问题进行整改是来不及的,冰天雪地,怎么破开冻土层,重新换管道呀,显然不可能。

杜怡奇说:“当务之急是恢复供暖,而不是追究责任。公司供暖,烧得再差,只要烧了,总还是要暖和些的。我们要立足先保命,先保安全。至于没达到供热温度标准,应该退赔费用的问题,不是目前需要考虑的,等天气暖和不需要供暖的时候,我们再坐下来,仔细扮扯,重新划分责任。”

欠交的费用很快收了不少,供暖公司经理眉开眼笑。

经理说:“杜秘书,真有你的,我从来没见过哪个秘书做事儿像你这样,秘书一般都是小心翼翼,瞻前顾后的主儿,你怎么就这么大刀阔斧,奋勇向前的?你真是有魄力,居然什么人都敢于得罪。”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任凭风云多变幻,革的智慧能胜天……”杜怡奇自言自语,算是给了供暖公司经理回应。

杜怡奇是清醒的,杜怡奇没有因为得了供暖公司经理几句表扬就晕了头,他明白自己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所有清缴的欠费,都是他用自己的政治前途清来的。

他理解供暖公司经理的话,秘书一般都是小心翼翼,瞻前顾后的主儿,这并不代表那些小心翼翼的秘书就是傻子,他们都是经过各级仔细挑选,才走到那个岗位的人选。不谦虚地说,都算是人中的龙凤。他们小心翼翼,说明秘书这个行当就应该这样。

杜怡奇明白走仕途图得是和谐,图得是安稳,太多的秘书唯唯诺诺、瞻前顾后。不顾不行啊!小心才使得万年船。试问一个四处结怨、到处树敌的秘书,如何能爬得起来。

走仕途甚至可以讲能力决不是最重要的条件,但人脉绝对很重要。能在官场笑到最后的人,通常不是才能最为杰出的人,但一定是没有多少仇敌和对立面的人。

官场说到底,其实就是个人学。把人情世故钻研好,钻研透,绝对会有所成就。

供暖的问题似乎很快就要解决了,越来越多的人把钱交到的群众代表的手中,供暖公司也开始检修炉子、拉煤。

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进展良好。

但杜怡奇怎么能想到,事情的发展仍然如此出乎自己的预料!(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