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2、栾平的预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栾平到处找局长,在局里只有局长愿意听取他的意见,他知道虽然自己是队长,可是,如果真是自己带队出去执法,不但大家犹豫,甚至可能在关键的时候跑掉,让他一个人顶,他知道执法大队所有的队员都是靠不住的。因此,他也常常在自己的哥们儿跟前,破口大骂,说安监局的同事儿,没一个好东西。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栾平和大家是这样,局长和林嘉琪也是这样。

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怎么能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为什么有“不有明真相的群众”一说,历史的黄沙下面埋藏了太多的真相。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怎么揭秘,再怎么探索,再怎么解读,其实都不是真相了。

真正的真相,只有当事人知道。

至于别人眼里的,只会觉得安监局可笑,成为了市上各职能局中的一景儿。别的什么也不是,安监局的轶事儿常常被加盐调醋,演绎成茶余饭后各种版本,丰富了边境市人们酒肉饭桌的精神食粮。

可是栾平却满怀信心地坚持,把他那套恶心的做法当做事业心。

他找到了局长,游说了半天,又跟局长一起去了市政府、公安局。连续忙了几天,在局长的带领下,大张旗鼓地开了一个特殊的会议。

会议在局里召开,有市政府、公安局、市场管理中心,市政府的那个人说,栾平是个好同志,工作热情高涨,自到安监局安监大队当队长以来,在本职岗位上,认认真真,从不马虎,能够主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放哨布线的作用,加大对全市安全隐患的排查梳理,掌握了这次的重大线索,经相关部门调查,觉得这次线索可靠,市政府决定,成立临时专案组,一定端掉这个危险源。

公安局的领导发言的时候要求大家要齐心协力,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绝不能错过这次机会,绝不能走露风声。

整个几个安监队员在会议室里互相对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闹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儿,这么大旗鼓,这么风声鹤唳,可是到现在大家都被蒙在鼓里……

最终轮到栾平发言了,栾平说也许大家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是什么事儿,弄不明白就对了,知道的范围越小越好,这次就是要不动则已,一旦动,就志在必得,不给违法份子喘息之机,一定要拿下。

局长说,这次他要亲自上阵,他让栾平带杜怡奇和巴图一组、陈昊带吴承斌和戴露琼一组,轮流在预定地点盯梢,严密盯防敌人动向,绝不能放跑一个人。局长说另个的路口会由公安、交警、城管大队、市场管理中心负责。

而具体行动的时间不确定,地点不清楚,内容不明确,局长说到时候再通知,以免走露风声。

边境市其实是个死地,就是“口袋底”形的地方,三面环山,进出只有四条道,两条是农村道路一条是出境道路。最主要的自然是通向省成的省道S。

栾平说那么大一车危险品,估计他们不敢太招摇,基本不会从S省道行进。可是那两条农村道路是可以迂回的进入城市的,倒是很有可能。毕竟是有暴利可图的一车货。

因此,栾平把自己这一组盯防的点选在北边的农村公路边的一家小卖店里,他、巴图和杜怡奇轮着盯防。

栾平知道这是重大任务,必需先做好统一战线。于是从兜里拿出一包“雪莲王”:“吸吧,老巴,但是酒绝对不能喝,这是执行重大任务,大家必须严防死守,不能放过一个苍蝇,不能有丝毫闪失。”

栾平掏出三支,递给巴图和杜怡奇。

杜怡奇说不吸。栾平说吸吧,不吸就是不给他面子,不原谅他。

杜怡奇就喊冤:“哎呀队长,我又不喜欢吸烟,你这不是逼我吗?”

栾平说:“不是逼,长夜漫漫,还是吸一支提提神吧。以前哥对你也有对不住的地方,现在哥给你道个歉,一笔勾销,这次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合作,一定要把这伙人拿下。”

说着栾平打着了火机。

杜怡奇还能说什么呢?本来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再说了百姓总是容易满足的,尽管明知上级领导只不过暂时缓和一下气氛,为了完成这次抓捕的任务。可是只要上级能认识到自己曾经有错,大家就心满意足了。

毕竟如果真的是有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杜怡奇作为一名安监员也是义不容辞啊!个人过节归个人过节,大是大非咱还得分得清不是?

杜怡奇把头凑过去,三个人一起冒起了烟草。

一同协助我们的还有两名交警,他们拒绝得很坚决,因为他们是穿制服的正规军。

潜伏好以后,栾平迅速拿出手机迅跟陈昊那一组做了联系。

那一组一样也埋伏在另一条农村公路的封腰处。

在栾平的建议下,一张织就细密的大网已经在全市撒开,单等着违法犯罪份子的到来。

天已经黑了,边境本来就人烟

稀少,车辆更是三三两两,跟往常一样,没有多大的区别。

那边的组长是陈昊,我想他也是会认真的,毕竟这是安监局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行动。

局长和林嘉琪也没有回家,二位领导在办公室里坐阵,不时地跟我们联系。我看着栾平、巴图盯着外边公路上那种坚定的目光,听着电话里不时传来局领导的指挥、提醒、安慰,心里不断涌起一阵阵暖流,原来这也是一支能打恶仗、能打胜仗的队伍呢!

自报道以来,安监局从来没有如此认真工作过,只有这一次,局里上下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可为什么平时就处不好呢,是没仗打的时候就要打内战吗?

是像别人说的“闲得蛋疼?”

还是当有共同的敌人,人们就会成为朋友。

鬼才知道呢!

经济利润的力量是强大的,这毋庸质疑,我们钓的“鱼”,迟迟没有到来,倒是先抓住了几个超载、酒驾的司机,两个交警忙得不亦乐乎。

栾平叫俩哥们先别管这些小“虾米”,交警不听,说违法必究,哪能看到了都不管。

交警的理由是相当充分的,交警是哈族人,跟巴图闲聊的时候用哈语说,出来的时候,队长交待过,虽然是配合安监执法,但也不能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

是啊,配合栾队长他们执法,纵然罚到款,他们能分多少呀,可能一分都没有。不由不慨叹,金钱的力量真大。

巴图说,没办法,安监的执法监管范围太过狭窄,常常没有工作。像边境市这样的城市,本来就是农牧业为主的县市,工业企业没几家,矿产资源几乎没有。

每年,安监局就这样混混,年底考核的时候,也都是省里安全生产先进县市,安监局是彻底的无为而治,一年到头没什么工作,却因为每年的工业安全生产死亡率为“0”,而白捡三万元的奖金。

局长是最善于作文章的,拿去到市长面前邀功请赏,博得了市长的高度赞扬。

可是李副市长并不认可,到局里去过一两次,郑重其事地说过:“这不是我们安监局的成绩,而是全市经济发展滞后、工业进程缓慢的耻辱!”

可是这次安监局要亮剑了。

潜伏的时候,栾平给杜怡奇和巴图说:“一定要重点盯防大型的客货运输车辆,我得到可靠的消息,他们将运送四十吨非法的烟花炮到我们这里,大部分出口,其余向农村出售。”

“啊!”杜怡奇和巴图一起惊叹,四十吨烟花炮是什么概念呀,杜怡奇还从来没见过四十吨烟花炮放一起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呢!

“消息可靠不可靠呀?”杜怡奇问栾队长。

“应该可靠,是市烟花炮批发市场经理说的。”

“哦!那还真有可能。”因为这种特种行业,是只许专卖的,所有的烟花炮必须从那经理那里买,盖上安监局和质量监督局的章子。

这样才是经过质量认证的。至于别的渠道来的烟花爆竹全都属于违法销售,均可没收,集中销毁。

如果有四十吨这样的烟花爆竹涌入,那市烟花炮批发市场经理就没有什么利润可图了。所以他很重视这些信息的搜集。他的烟花炮厂的工人也多数是从湖南浏阳召来的,而这些违禁的烟花炮可能也是那些人做的,只是可能数量不够,材料差些。但有其核心竞争力,那就是便宜,毕竟中国百姓还不是很富裕,省钱才是硬道理。还有一个竞争优势就是,一些被国家禁止生产的拉炮、摔炮、擦炮,也依然在大量生产。虽然危险,但是市场是需要的,因此,这些没有商标,简易包装的产品,销路一直很好。

打击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老百姓们是欢迎的,便宜是硬道理,在过节喜庆的气氛里,他们可以拿给前来拜年的小孩子们一人一包,让他欢天喜地的奔向边疆广阔的天地里去“噼噼啪啪”,每年都会有被炸伤的,被烧着牲口吃的草垛的事情发生,给消防、卫生战线上的战士们添麻烦。

所有的这些问题,归根到底一个重要的原因无外乎一个字“钱”!

没钱,为了省钱,为了图更多钱,个人的钱和集体的钱,企业的钱和单位的钱,这个单位的钱和那个单位的钱,小钱和大钱……(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