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9章 书记病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论杜怡奇的人,一见他走过来,立刻话锋一转,满脸堆笑,“杜书记好,又忙什么呢,你总是那么辛苦,到底是年轻好,有胆识,敢闯敢干,将来咱们县上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了。”

杜怡奇努力艰难地笑了一下,算是对他们礼貌的回应。那时候杜怡奇感觉到自己涉世尚浅,演戏的功力着实比不得这些老政客,他们能瞬间变幻丰富的表情,杜怡奇真是自叹弗如。

时代总是有这样的很多人,自己什么也干,天天跟着你瞎混,你成功了,他们锦上添花,你失败了,他们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擂。

可是你还没办法,你得天天跟这帮人一起呼吸,一起相处,一起虚虚假假着过日子。人这辈子能干事业的时间有多长呀,大部分都交给内耗了。

杜怡奇走回办公室坐在自己的大办公桌前,喊秘书买来宣纸,用大笔写下“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的诗句。

秘书在旁边看着,觉得杜怡奇兴致高,就问,“杜书记怎么写这么消沉的诗句。”

“你知道这诗句的来历吗?”

“不知道”

“好,我现在讲给你听。清朝康熙年间,有个新科进士叫张廷玉,在长城城墙上“涂鸦”,留下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的诗句,碰巧被前来巡视的康熙看见了。康熙没有将其定性为“不稳定因素”,反而当众宣布大清朝从此永不筑长城,并对张廷玉委以重任。”

“噢,看来这个满人康熙比汉人皇帝更有足够的自信,没因为一句诗句而搞文字狱。”

“还有一点才更重要,就是康熙从汉人统治的失败中悟出一个道理:长城再坚固也保护不了一个精神懦弱和愚钝的民族。谋大事、抓发展,没有一支人才队伍是不行的。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性格才是决定他们发展走向的终极力量。

秦始皇修筑长城,一方面防止墙外的敌人入侵,另一方面,把人民当作牛羊圈养起来。中国统治者从来就是把土地和人民作为自己的财产,没有给国民以做人的尊严。并且要驭役臣民的思想,焚书坑儒,消灭人民的思想。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保住秦氏江山,没想到一个无法构筑精神长城的民族注定是不堪一击的。没几年功夫,秦氏天下就改姓了。

秦始皇失败了,后来的中国统治者仍没有吸取前车之鉴,失败多于成功。到了蒙元时代,汉人的子孙几乎被蒙古人灭族。到了热衷续修长城的明王朝,长城还是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子孙,最终让一个小小的关外民族捡了个大便宜,中华大地一夜之间成了满人的大牧场。

与西方的封建君主相比,中国君主不如西方君主明智。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她可以让她的人民自由思考,懂得引领她的人民去开拓疆域。所以,英国人有牛顿、亚当密斯(《国富论》的作者),而中国没有,即使有早也被埋到土坑里去了。所以英国人的后裔注定要在这个星球最为丰饶和广阔的土地上幸福生活,上帝也会把创世的奥秘告诉他们。

自有历史以来,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很可怜,他们总是引领一群软弱如牛羊的愚民,在世界面前炫耀自己的富有和强大,被人耻笑和蔑视还不自知。殊不知一个民族的创造能力和他们拥有的思想自由度成正比,没有强大的精神长城,再坚固的石砌长城其结果也逃脱不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的结局。”

“没想到杜书记对历史研究的这样深,这样透。看来,我以后要对历史多用用心了。”

“我哪里谈得上研究,连皮毛也不知道,再说了,能留传下来的历史,有多少是真的?胡适说过‘历史是任何人都可能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的太多真相,永远埋进了历史的黄沙之下。”

“我一直觉得杜书记是个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怎么今天突然提这么消沉的话题?”

“我一直徘徊在积极向上和意志消沉这两个极端,很少能走在中间。”杜怡奇说完这句话开始检讨自己了,这么些年过去了,回头想想,自己的心智是不够成熟的。常常在遇到一点挫折之后就意志消沉,郁郁寡欢起来。

杜怡奇其实很纳闷儿,现在这些人怎么就找不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对事业拥有的永不磨灭的斗志呢。

这里门外有敲门声,办公室老王主任走了进来,“杜书记,大事不好?”

“怎么了”

“老大病了,去县医院看病,结果,县医院那帮子庸医给他妈的用错药了。”

“啊!那严不严重?”

“可能比较严重。”

“那好吧,我们马上去趟医院,看看情况。”

****

老书记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液体通过静脉血管一滴一滴进入他的身体。见杜怡奇来了,他微微抬起了双眼,指了指跟他的床铺对着的另一张床。

书记夫人立刻照顾着杜怡奇、王主任坐在床边。

老书记的面色惨白,连讲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连同他的夫人也涮涮涮地落下眼泪,她把杜怡奇拉到病房外面对他说,“杜书记,我们家这次怕熬不过去了。”说完话,就几乎泣不成声了。

“我家的要是真走了,我可怎么活呀!”说着她顺着墙就溜了下来。杜怡奇和老王主任急忙迅速把她搀到长条凳子上,坐着。

“嫂子,您别慌别急,我跟王主任先去找找院长,问问现在最好的办法吧。县委一定尽最大的能力,你放心。”

“就拜托你们了,拜托了!”

“你放心吧,放心吧。”

杜怡奇和老王主任迅速走到院长室,院长正叫了那几个猪头大夫,在那里破口大骂。

他们进去,告诉院长,先别骂了,救人要紧。

院长说像我们这种偏远的小地方,医疗人才奇缺,医疗设备落后,最好还是尽快转院吧。

“那就转院吧,别再拖了。”

“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

“那快走!别等了。”

“好。”

“老王主任,就得辛苦你一趟了,你去趟省城吧,看看有什么事儿要办,跟我联系,家里也事儿多,我走不开。得空我去省城。”

“好吧,再不能在咱们县医院里拖下去了。”

老书记住院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县里的上上下下,四套班子领导,各局办的人,都急死忙活的往医院里赶,到了县医院才听说,已经转往省城去了。

因此,这些人也要调整思路,迅速的跟到省城去。

一百多个局没去的局领导不不超过三十个人。

边城县的干部干别的积极性不高,看病人那个积极性高涨得还真没办法。

大家自己在平时开玩笑的时候也说,边城县的生活很好,虽然不富,但压力不大,而且人情味很浓。

每次听到这些,杜怡奇都闹不清楚,自己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难过。

这些个吃馍馍混乱卷子的小官僚,不旦不正视自己的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反以为美,觉得是自己的优点,真是没治了。

最让杜怡奇出乎意料的是组织部的女李副部长,居然请了长假去照顾老书记的媳妇。

说是一个女人受了这打击,是很难的,她得去陪陪嫂子。她以这样的理由来向杜怡奇请假,简直就是将了杜怡奇一军,如果说不让去?别人会怎么看自己,怎么说自己。

好了,书记病了,杜怡奇暂时主持县委大局,连组织部副部长去看县委书记自己也不批假?

这罪名,杜怡奇可是背不起。

得放人家去吧,反正这样的人就算在组织部天天工作,又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好事儿?还不是一天装得比谁都正经,其实什么实际问题也解决不了。

去吧,愿意去看老书记的都去吧,坐着单位的公车,花着单位的公款,不远千里地跋涉,到省城去看老书记,表达自己对老书记身体的无比牵挂。

这就是官场的官德,当官必须有德。

活人得病可能就是受罪,一般情况下,没人愿意得病,可是当官就不一样了。当官得病有时竟像一个节日,一个生活的附属品,一年之中总得有那么几次。

当官得病一般情况下也不能按照病理,更多的时候是要服从政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的。

从古至今的皇宫、高官之间的党争,从来不缺“告病”在家休养的人。那都是韬光隐晦的人。常常先避开政敌的攻击,使其麻痹大意,然后再突发奇兵,攻其不备。

当官得病,一定得分时候,但千万不能在组织考察的时候得病,那就有点损失巨大了。因为现在在考察干部的时候,总有那么一条:身体健康。

身体真的不健康了,命运之神都不眷顾你了,那么官运自然也无法照着你。

当大官的得病是政治的需要,当小官的谈不上那个层次,但一年里偶尔住上一两次医院,解决家里的“经济危机”还是可以的。当官得病绝对不失为敛财的一种好途径。

而这次老书记得的是大病,探望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听老主任说,鲜花都摆了一走廊。老主任说,他就天天收鲜花往垃圾堆里扔,天天换那些礼品往回收的商店卖。有什么办法,摆的人都站不下。

老主任说要是个头疼脑热,感冒打针,你说收那么东西,谁不高兴,关键是得的是大病,万一命没了,钱没花了那可咋办?书记夫人,天天哭,万一书记走了,她要那些还有啥用。

说归说,杜怡奇也得抽个时间去看望一下才好。

杜怡奇去的时候,老书记又有了个喜讯,换了平时,他是一定高兴的,可是那阵子他高兴不起来。

纵然是面对组织把他提拔成州人大副主任,他也没有一丝高兴气儿。论理这一次提拔,他也是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了,能在边城县这样的破县被提拔到州人大,他这辈子也算度了金身了。

说实话,其实在官场这级别也没多大意思,不过就是差那么一级工资的事儿,并没有太多的实际利益。

可是身在官场,那是一上级对你的一种肯定,这一级一级的待遇问题是官场多年形成的价值观,人们都在默默地遵守着这个规则。每前进一步,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陶醉,也能让别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多三分尊敬。

老书记虽然提了人大副主任的职务,可是并没有从县委书记的职务上卸任,还兼着呢。

杜怡奇带着这个消息看望他,以为他听到这个消息会有所反应,结果杜怡奇非常失望。

老书记面部表情十分平静,从床上下来,慢慢踱到窗口,静静地向外看着。

杜怡奇觉得有点奇怪,就慢慢随他走到窗户前。

二十一楼距地面还是很高的,他们面向的是省中心医院的后院,院里除了一排一排的大小车辆,并没有什么人。

这时老书记说:“小杜啊,对于我来说,现在当什么样的大官都不是什么喜讯了,你看那个人。”

杜怡奇顺着老书记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在医院的一处垃圾堆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捡着垃圾。

“小杜啊,我现在能像他一样就够了,什么提不提拔的,都没多大意思。只有生命是最可贵的,绝没有从来一次的可能。至于你,还年轻,想做点事业,就放开手去做吧,不用跟我请示、汇报,放胆去干吧。我是不行了,边城县的希望就靠你了,我在这里等着老天收我就行了。”

“书记,看你说的,可别说那丧气话,事情还没到那么糟。”

“好歹当了这么多年领导干部了,对于自己的全局,我还是看得清楚的。你就别劝我了,县上事儿也多,你该忙啥就忙啥去吧。谢谢你来看我。”

杜怡奇也实在不好再说什么,就辞别了领导。(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