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7章 娱乐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胖子说乡里的负担太重,接待任务也重,前几年搞养殖小区、修水渠等等,接待各级领导、检查组,一共欠了一千多万的费用。没地方出,他只好把水费都垫这里面来了。

管胖子给书记说,杜怡奇从来没在农口干过,不了解农口的情况,他说他们乡是全县最大的乡,也是最有特色的乡,因此,一般大型的活动、现场会都会在他们的乡里召开,而边城县从来也没有足额拨付过经费。各级领导总是要求他们先想办法、先垫上。为了完成各级领导的任务,为了扛红旗、拿第一,他们举债搞建设,为县上拿了那么多红旗,争了那么多荣誉,难道说都错了?

县委书记说他不管,他告诉管胖子自己也不能说杜怡奇这个分管经济口的领导清欠的行动是错的,更不能说杜怡奇为民请命是错的。县委书记说,让那个管胖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下,找找市上管农业工作的领导,跟杜怡奇协调协调。

工作吗,都不容易,都难,共同克服一下吧,办法总比困难多。不仅如此,老诚持重的县委书记还说了一句特有哲理的话:想躲,可以找个借口,想做,可以找个方法。

王老主任给杜怡奇说这些的时候。

杜怡奇都笑了,觉得那年长戴花镜才能看清楚三号仿宋题公文用字的县委书记真是还有点可爱。

县委书记的理由是这管书记作为一个乡党委书记,就算面对的压力再大,可能也没有自己面对的压力大。

杜怡奇明白县委书记指定也是一肚子怨气,如果在好的县市当县委书记,那么一定是一种享受,可是在差的地方呢?那就难说了。

好的县市都类似,差得县市却是各有个的特点儿,各有个的特色,各有个的困难。

管胖子没有办法,他以为县委书记会怎么样支持他,他以为自己在各种现场会里,都替县里长过脸,都得到过各级的高调表扬。

成绩是没有那么容易取得的,所以别的乡镇见了这样的活动,一般都采取躲避的政策。

因此,他成为了全县的模范乡党委书记。

一个县市工作有他相当的复杂性,这样争面子的人物是不可或缺的。

可真到了清欠各种费用的时候,他也是最为头痛的。

杜怡奇清还是好的,难道各级法院是吃醋的,人家就不清。

人家清的时候,直接就把他们的帐户查封了,整个一个乡政府就再也拿不到一分钱的开支了。

还工作呢?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在边城县,大多数乡镇的日子都差不多,都举债搞这个搞那个。

杜怡奇就纳闷儿,建国初期,国家那么穷,可是没有哪个村有欠债。现在国家这么富,为什么那么多乡镇欠那么多债务。动辙就是千万以上,这都是怎么了?

不管农口的领导再怎么说得天花乱坠,清欠也是必须的,杜怡奇最多能让他们分几年慢慢还。如果一茬接着一茬的乡领导都欠帐,那还怎么行。都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了。

他们搞了一大堆所谓的政绩,欠了一大堆债务,等他们提拔了,到了别处任职去了,新任的领导怎么干,人家就是冤大头?工作总得有个连续性吧。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当恶人,那杜怡奇就先来吧。

总得为将来打算,总得为未来负责!

如果不让各乡镇先卸掉学生的债务包袱,指望他们轻装前进取得大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中国人多少年来一直都不敢这个,不敢那个,原因就是因为太贫困,债务太多,所以,杜怡奇想自己在副书记的任期内既然分管财政,那么就应该为以后的执政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政环境,虽然,他知道边城县的现状,想要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夜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

杜怡奇叫来财政局长,共同商量对策,因为很快国家的政策就要调整了,乡政府不再拥有财权了,而是变成乡财县管乡用。

这显然是上面觉得这些乡镇基层在财务上的独立权限过大,而专门制订的限制政策。

是的,对乡里的限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乡村因为搞工程,因为接待已经债台高筑了,许多工作显得相当被动,动不动一些乡镇的帐户就被封了。而每次一封帐户,这些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就会驱车到市上来,找农口的领导,找杜怡奇去到法院寻求解决的方法。

边境县的领导们天天做这些事情,哪里还有精力去做谋划边城县经济发展的大事儿。

好事没几桩,坏儿却接二连三。

让杜怡奇一阵一阵的气恼,在办公室里一支一支地抽着烟,工作局面始终没有真正地打开,他觉得自己有负于州领导的重托,也对不起边境县的各族人民!

这时,老王主任来了,终于带来了一个久违的好消息:外经局已经全面完成了红灯区的招商工作,并在国际商城货场的对面圈地兴建了占地五十亩的红灯区。

红灯区的简易房舍全部装修完毕,老王主任说要不我们先去看看,看看规模如何。

这总算是一个好消息吧,杜怡奇听完当即答应了老王主任的邀请,外经局女局长请示,什么时候看的话,她就准备好,专程陪同杜副书记去一趟。

杜怡奇说好吧,那就下午下班后,去看一眼吧。

外经局的女局长说,同时有个事情请示一下,这些东西都建成了,可是这场所应该取个名字吧,叫个什么名字好,她们研究了半天也没挑到一个好的。因此希望杜副书记去的时候能想个名字,另外也请对她们的工作再做个指示,提供点批评意见。

下班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杜怡奇给露琼打了电话,说自己不回家了,到货场去看看。

露琼就抱怨,从前在州里工作见一面挺难的,现在回市上,还是整天不着家。

杜怡奇说:“夫人,行了行了,你们自己吃吧,不想做就在外边的街上买点。如果方便,下楼看一眼曹县长,帮帮残废的忙,料理料理生活。”

“切”,露琼说,“哪天你也把胳膊摔断就好了,就能在家不出去了。”

露琼说,她看曹县长天天都不出家门,只在家里读《资治通鉴》。

扣下电话,我就觉得挺可笑的,这曹县长,真可以,居然研究走《资治通鉴》来了,《资治通鉴》是什么书呀?

《资治通鉴》,就是让统治者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照照自己,检查过错的书,我心想这曹县长也真是的,理想远大呀!将来也许有大成就也说不定。

来不及我细想,老王主任已经把杜怡奇叫上了车,他们准备前往自己县上的红灯区了。

不到十五分钟的路程,他们已经到了这红灯区的院外,院落圈了高高的围墙,装了闪闪发亮的琉璃瓦。大门是用铁栅栏做的。缝隙很大,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每间店铺的设置。

外经局的女局长介绍说:“杜书记,我们是这样规划的,路的左手这些门面,也就是西侧是歌厅、餐厅、按摩房、洗脚屋……,路的右面的这些门面,就是传说中的**业了。整个娱乐城的开发人是省城万良安全评估公司的董事长尹万梁,每一个小门面门点的小老板就复杂了,我们也说不清楚,好像全国各地都有。可是**业的这些老板,集中在东州,因为东州老板说,现在他们那里好象已经开始治理了,他们得另寻发展的空间。”

“来,咱们进去看看吧……”

我们先进入了左手边的那些店铺,歌厅、餐厅、按摩房、洗脚屋一个挨着一个,简直是零距离,门面牌子挂得花里胡哨的,一点也不统一。名字也乱七八糟,叫什么的都有:“小蜻蜓歌厅”、“阿妹洗头房”、“阿娇音乐厅”、“妹拉哥卡拉OK”、“天上人间”、“温馨港”、“蓝B湾”……

杜怡奇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牌子就笑翻了,觉得这些人太有才,老有才了。

“唉,啥就叫蓝B湾呀,蓝B湾是个什么东西?唉!这些人呀,真能搞笑。”杜怡奇一边擦着将要笑到脸上的眼泪,一边说。

“杜书记,那是不是通知这家店的小老板,把这名儿换一下?”

“那就不必了,不必了,也许这样更好一些,本来就是些搞怪的地方,取个搞怪的名字也许更好些。”

“杜书记说得是,我起初也想让他们改来着,后来想想这名字还是挺吸引人的,做生意吗,能吸引人是第一要素,能吸引人,人才会来,你东西再好,没人来,没人来买,有什么用。这里本来就不是什么高雅之地,像网络小说一样的地方,名字不用讲思想、讲艺术,雷人就好!”说话的这人是尹万梁了,我急忙上去跟他握手。

“杜书记、王主任,二位领导这么晚还来这里工作,我实在是荣幸啊!”

“尹大哥快别这么说了,省城推介会我们搞了那么大阵势,敢第一个站出来的还只有你呀!证明朋友还是老得好。”

“有杜书记惦记着我,我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我一定好好干,干出个样来,替边城县的经济快速发展,趟出一条血路!”(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