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章、未来的路(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刚听到马平的话,心里就是一惊。马平这种领导应该不会随意说的,肯定是意有所指。

赵刚心想,难道是暗示我可能有机会?

赵刚稳住心神,低眉顺眼中看了下马平,发现马平也是一脸平静的抽着烟,赵刚心里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深入探究这个话题,于是四平八稳的回道:“张区长变成张书记,可能岗位不同,对秘书的需求不同吧。”

马平微笑着点点头,没有接话,算是这个话题就这样揭过了。本来马平也只是借这个机会暗示下——张茂林想换秘书。

马平知道以赵刚的悟性肯定能读懂的,而且赵刚本身也有很大的机会,如果陶文兵肯帮忙的话。

马平为什么会这样暗示赵刚,原因很多:一是张茂林的确有想换秘书的意思,这种事已经不是秘密了,这是区府办流传出来的新闻;二是赵刚本身的能力和素质都很不错,这是能获得重要岗位的关键;三是赵刚现在有陶文兵那一层关系,这很可能是加分项也可能是减分项,但具体抉择上要看张茂林自己的态度;四呢,就是如果赵刚真的成为张茂林的秘书,那么作为赵刚的老领导,马平自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到冷落了。

马平暗示后,转而和赵刚随意攀谈其他的事情,赵刚也很知趣,也没有继续刨根问底的询问。

曾军在张茂林的办公室内到5点才出来,下楼时也还看到了马平和赵刚。

马平看到曾军,连忙跑上去和曾军打招呼,曾军分管劳动、工商、消防等业务,正是马平的分管领导。

曾军脸色有点暗淡,不过面对马平的问候,也微笑着回应:“老马过来啦,找张区长汇报工作吗?”

马平连忙回道:“是啊,是关于大光化工的事务。”

曾军听到“大光化工”这个字眼,本来暗淡的脸色更加低沉,不过他还是问道:“关于大光化工哪方面的?”

马平也注意到了曾军的神色,心里也想到曾副区长可能要为这次火灾承担责任。不过现在曾军问起,马平还是把赵刚这几天的所作所为都简单讲出。

曾军听了赵刚几乎是一个人处理了大光化工的整个善后工作,本来失落的脸上也挤出一点笑意:“我没记错的话这就是万利轮胎厂事件里那个小赵吧,年轻人不错,继续努力。”

赵刚听了,连忙说道:“多亏了曾区长和马局会议上的提点。”

马平也说道:“是啊,劳动局的工作都是在张区长和曾区您的指挥下做的。”

曾军听了马平和赵刚的话,脸上有点无奈的笑了笑,然后打个招呼径直下楼了。曾军走后,区府办副主任周洪盛也过来通知马平去汇报工作。

马平的脸上的神色逐渐正式严肃,不仅因为即将和张茂林汇报工作的原因,也有刚才曾军态度的刺激。

赵刚心想,如果没有猜错曾军肯定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了——可能被降到一个比较差的位置上了。

不过之前在万利轮胎厂时,曾军根据张茂林眼色行事的举动,赵刚觉得曾军应该是张茂林的人,现在只是以退为进。等张茂林接任区委书记后,曾军不见得没机会在起复。

体制内一时的失意实在不算什么,蛰伏许久突然一飞冲天的事迹数不胜数。

正在想着,马平带着赵刚进入了张茂林的办公室,张茂林的办公室很大,甚至门口还隔出一个侧间,这应该给秘书周洪盛坐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周洪盛没有坐在这里。

张茂林办公室里的摆饰也是红木桌子、五星红旗、会客沙发等,不过档次要比马平办公室的要高许多,而且张茂林的办公桌上还多了一部红色机要电话,这是马平办公室没有的。

张茂林听周洪盛说过马平要过来汇报工作,所以马平和赵刚进来后,张茂林脸色很平静的扫了一眼,然后说道:“都坐吧,大光化工的事进行到哪一步了。”

马平小心翼翼的坐下去,屁股都不敢坐满。张茂林和马平之间的差距,比袁年军和马平之间的差距要大的多,张茂林几乎可以一句话决定劳动局局长的位置。

赵刚也如履薄冰的坐着,眼眉低垂,静静的听着自己的呼吸。

这种时候,百里侯的威严可以强烈的影响赵刚本身的磁场。

马平听了张茂林的询问,抬起头汇报道:“张区长,这次过来就是想和您汇报关于大光化工火灾善后处理的结果。”

张茂林听了,眼神微微一凝,问道:“劳动局已经解决了大光化工的善后事宜了?”

马平听了连忙说道:“是的,我们局的赵刚这几天一直在外面跑,现在终于把事情理顺。

然后马平半躬身站起来递材料,然后说道:“这是相关的协议和材料。”

张茂林接过马平递过来的文件,却没有立刻翻看,而是看了看赵刚说道:“小赵你先讲一讲怎么回事吧。”

赵刚心里早有准备,听到张茂林的回答,轻轻的移开椅子,站起身汇报。

马平可以坐在椅子上和张茂林汇报工作,但赵刚还是没有托大,站起身汇报工作。一是站起身有利于控制声音的大小,二是表达自己谦虚的态度。

张茂林看赵刚站起身汇报,也没有说什么,接着赵刚就开始汇报这几天的工作流程。

由于赵刚之前已经给马平汇报过一次,所以现在汇报的语言和层次更加得体,不仅如此,赵刚还在解决的每一件事情后总结说道:“在张区长的指示和劳动局救灾小组组长马局长的具体部署下……”

这些话赵刚之前向马平汇报时是没有的,现在加上去,马平心里非常高兴。

赵刚汇报的过程中,张茂林一直仔细的听着,偶尔低下头看一下相关的签字材料,结合起来能对赵刚的汇报内容有更完整的印象。

等赵刚完全汇报完,张茂林还在低头看协议,有些涉及到赔偿协商的具体事项,张茂林甚至逐字逐句的看完。

房间里很静谧,马平和赵刚都不敢打扰正在看文件的张茂林。不过赵刚的心里还是有点后悔,因为这些文件虽然是根据劳动法签订的,但赵刚在拟定时,文字语言的组织上没有细细斟酌,可能给马平审阅堪称完美,因为马平对文字上的叙述不是很在意,语句通顺即可。

但是张茂林是区长,区府办的笔杆子很多,张茂林平时都习惯那些笔杆子的遣词造句,赵刚觉得自己拟定的文件顶多算语句通顺了。

这样一想,赵刚心里就有点后悔,早知道应该多审阅几遍,在材料中加进去一些公文常用词语的。

赵刚打算在这次火灾工作处理完后,买一本公文写作的书籍,有时间带着看一看。

现在可能用不到,但说不定以后有用到的地方。

好在张茂林没有吹毛求疵,他应该也能够理解基层公务员擅长处理具体事务,却对文字工作不怎么精通这一个特点。

张茂林看完后,看了看马平和赵刚,缓缓的说道:“劳动局工作很踏实,这次的大光化工火灾的重建中劳动局上下态度很积极,在处理具体的事务中也能开拓创新思维……”

张茂林没有单独夸赵刚,还是把劳动局当成一个整体进行表述。但是有些字眼,赵刚还是感觉到专门夸自己的,当然这也可能是赵刚的自我感觉。

张茂林夸奖完后,马平站起来表态了一番,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谦虚、忠心”。

张茂林对这些话很有免疫力,但是也有礼貌的让马平表完态,然后脸色严肃的说道:“这次大光化工的火灾其实影响非常大,曾副区长已经被调到滨江区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当主任去了。”

赵刚听了,才知道为什么刚才曾军的脸色为什么那么难看,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000年完全是个闲职,当时的社会潮流就是GDP为先、经济发展为先,“可持续发展战略”还不是主流声音。

不过曾军的副处级是保住了,这是好事。在赵刚的心里,觉得曾军这个领导还是有做事能力的。

马平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把夸张的吃惊和愤怒都表现在脸上,因为他知道曾军是张茂林的人,马平生气的说道:“曾区长真的是受了无妄之灾了,这种事本来和他一点关系没有的。”

张茂林点点头,他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他不会在下属面前说出来。

然后张茂林看了看赵刚,微微沉吟一下说道:“我对小赵还是有印象的,上次在万利轮胎厂也是小赵出面解决了一个难题,这次大光化工的火灾小赵也出了不少力。”

马平没想到张茂林为什么会突然为赵刚说话,张茂林这种身份的领导,是不会随便说一些没意义的话的,下属听了如果能意会,就能够跟得上脚步;如果几次意会不了,领导也不会多解释,但会逐渐的疏远。

马平立马接口道:“小赵是我们劳动局的骨干了,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干练有章法,我打算明年让小赵试着协助管理业务科。”

这就是当着张茂林的面许下了让赵刚当副科长的诺言了,这就差不多是百分百可以实现的事了。

赵刚听了,心里激动的“咚咚咚”的乱跳。

但张茂林没有接口,反而说道:“我记得劳动局提交的年初计划中,准备在明年在西山镇新设立一个劳动保障事务所?”

马平听了,第一反应就是赵刚莫非有很大的后台?一个副科长(副股级)还满足不了,需要一个劳动所的所长(正股级)才能满足?

【作者***】:对不起最近非常忙,除了一个重要会议需要筹办,还涉及到工作岗位调动的问题,更新会有点脱节。

不过本书计划10万字以上,应该能写完,我是很想把自己的工作经历掺杂在小说里小细节里娓娓道来,有些官场小说太胡编乱造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