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章、火灾(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刚跟着朱明义他们下了车来到劳动局局长马平的身边,马平虽然在劳动局内一言九鼎,但现在市里有个副市长在场的情况下,他的身份就不够看了。

所以现场的核心圈子是滨江区区委的几个领导陪着静海市副市长贺文广。

赵刚看着现场实权最高的那几个人,除了静海市副市长贺文广外,还有滨江区区委书记文健军、区长张茂林、常务副区长沈宝山、常委副区长鲁大海、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陶文兵、区委办公室主任丁培生,还有副区长曾军。

赵刚还是第一次见到文健军,文健军应该快60的年纪,头发黑白掺杂,威严有神。

文健军正在陪副市长贺文广聊天,张茂林也站在旁边偶尔插几句,应该是聊着这场火灾的情况。

对于文健军,因为他的插手导致赵刚从劳动局办公室到了业务科。尽管赵刚的性格特点可能更适合处理复杂的业务科事情,但对于文建军这种肆意颇为规则的行为,赵刚心里是厌恶的。所以感情上,赵刚对曾经“共同奋战”的区长张茂林更有好感。

当然,这只是目前赵刚的个人喜恶,对两位当事人是丝毫没有影响的,因为现实中赵刚离他们的地位太远。

马平虽然在这个场合还不能插足核心圈子,但也有任务在身,他要负责陪同静海市劳动局的副局长陆荣光。

陆荣光是跟着副市长贺文广来到大光化工制品厂的,同时跟着的还有市里的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赵刚看这次市里下来的带队人选和阵容,就知道市委那边对大光化工的火灾十分重视,毕竟香港刚回归不久,港资企业在上层领导心中的重视程度还是要超过内地自办企业的。

这是当前的国情决定,也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利益。

市局的副局长陆荣光管不到马平,但也是业务指导关系,所以马平很客气的陪着陆荣光。朱明义、林保军等人这些人到了以后,马平还向陆荣光介绍滨江区劳动局的骨干。

介绍完后,领导都在说话寒暄。赵刚在这个场合就是个没人注意的普通基层公务员,他看着大光化工厂被完全烧尽的那幢大楼,心里沉重万分。

周围的塑胶味很重,但000年官场职场内还是提倡“赤胳膊上阵”的工作作风,所以上到静海市副市长贺文广、下至劳动局业务科没有编制的杨晓珊都没人带着口罩,唯一戴口罩的只有来来往往的医务人员。

赵刚正在看着,突然小灵通响起,赵刚一看是陶婧的。陶文兵已经在现场,他正和滨江区的区委领导陪着贺文广,不过刚才赵刚瞄了一圈警察的队伍,发现孙宁和帅民警叶晓军都在,不过赵刚没看到陶婧。

赵刚估计陶婧应该没来这边,可能被她父亲留在办公室里了,

所以,赵刚接到陶婧的电话就问道:“你没有在火灾现场吧。”

陶婧没想到赵刚会抢先问,不过她还是老实的回答:“我在局里,我爸不让我去现场,他说火灾现场可能有一定的危险,空气污染也不好。”

赵刚听到陶婧回答,和心中的判断差不多。不过陶婧没来也正好,这种化工火灾的污染环境要是陶婧也在现场,赵刚心里也不踏实。

赵刚就对陶婧说道:“你没来是对的,现场也不缺你一个警察,你父亲来了就可以做你们家代表了。我要挂了,这个现场不适合打太久电话。”

陶婧给赵刚打个电话就是确认他的位置,现在知道赵刚在火灾现场,就嘱咐道:“赵刚你自己小心点,被火烧过的地方别去。”

赵刚听了陶婧的嘱咐,心想傲娇冷峭的小女警也学会关心人了。不过现在环境不适合谈男女的事,就很干脆的说道:“知道了,回去聊。”

说完,赵刚主动的挂了电话。

陶婧听到赵刚主动挂电话的忙音,心想赵刚还是个有大男子主义的男人。

赵刚挂了电话就把注意力放在火灾现场上,他找到孙宁了解现在的详细情况。

孙宁昨晚就到了,现在脸上还有烟灰,不过他也浑不在意。听到赵刚要了解情况的要求,孙宁把警察的记录本拿过来给赵刚看。

赵刚仔细读完记录本大概心里有数了。

经过一晚上的扑灭和救援,现场的火势已经基本被扑灭,损失情况也已经统计出来。截止目前为止,“滨江区11.日重大火灾”事故中,有人死亡,1人受重伤,更多的轻伤工人都没有统计进去。

至于火灾原因也检查出来了,现场警察已经排除了人为放火,初步判定是化工物品自燃导致的。

看完这些统计结果,赵刚心里沉甸甸。生命在自然灾害前显得很脆弱。但赵刚还来不及多感叹,因为这些死亡、重伤轻伤工人的赔偿、部分工人的就业安置就是劳动局的业务范畴了。

赵刚脑海里正想着如何高效的处理劳动业务时,突然听到前面一阵嘈杂声,留在大光化工厂的工人群体有点骚动迹象。

赵刚心想这个时候是千万不能再发生什么群体事件了,这时赵刚就抬头看了一眼副局长朱明义。

在马平要陪同陆荣光的情况下,劳动局的现场指挥权暂时就由朱明义担任了,很明显朱明义也看到工人人群骚动的情况。

朱明义赶紧对林保军嘱咐一声,林保军点点头就带着监察大队的人走过去了,然后朱明义目光在四处搜寻。

赵刚下意识觉得朱明义的目光是在搜寻自己,于是赵刚赶紧走上前几步,果然朱明义看到赵刚后,连忙对赵刚说道:“赵刚你熟悉业务和法律,你也和林大队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情况。”

赵刚点点头,并没有直接立马跑过去,而是转头对杨晓珊和金月娥说道:“你们就待在这里,看看朱局有什么指示。”

说完赵刚才小跑过去追上林保军。

朱明义看到赵刚这种时候还知道规矩,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赵刚跑到骚动嘈杂的人群中,发现现场的工人已经被赶过来的警察和林保军等人安抚住了。这些工人只是围着两辆刚驶进大门的高档汽车,赵刚就问林保军:“车上是谁,为什么大光的工人要围住这个车。”

林保军说道:“是大光化工的老板林耿涛,他听说这件事后,专程从香港连夜回到这里。”

听了林保军的话,赵刚就知道工人的情绪为什么骚动了。因为发生这么大的事,工人们看到身边的工友死亡和受伤,看到工厂老板时候,个人本能驱动他们去“要个说法”。

不过赵刚知道这是工人情感上的一个需求,理智上来说,林耿涛也是受害人,他的工厂被大火烧了,损失再加上赔偿也很大。

但赵刚认为这就是工人在火灾中生存下来的宣泄口,他们心中老板的一个承诺就可以——关于“赔偿”和“工作”后续的承诺。

虽然这个承诺对林耿涛来说有点不公平,但现在这种情况,只要会处事的老板,都会选择先许下一个承诺,稳定住现场再谈其他。

不过虽然这群工人有诉求有宣泄,但现在市领导和区委领导都在,肯定不会发生让港商被劫持的事件。

高档汽车的后门被推开,走下一位60几岁的男人,身材不高,身穿一身黑色孝服,面色哀伤。

赵刚想这位应该就是大光化工的董事长林耿涛了。

紧接着也下来一位0岁左右的女人,相貌上和林耿涛有几分相似,容颜秀美。她没有穿孝服,但也没有穿亮色衣服,一身黑色连衣装,面对工人的围堵也没有害怕的神色,静静的站在林耿涛身边,很有女强人风范。

林耿涛下车后环视着四周的工人,缓缓的说道:“各位祖国的乡亲父老,鄙人林耿涛,虽然你们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我,但我和你们一样,都是大光人。昨晚我听到失火这个消息后就连夜赶来,当我听到有同胞罹难的消息,心里十分伤心。我只有穿着这套孝服,才能表达心中的悲恸。”

林耿涛的普通话很不标准,但语气很诚恳,悲痛也不似作伪。

这时,这些工人才注意到林耿涛穿着孝服,000年时,部分香港人比大陆还要重视传统文化,他们遵照孔子的祭祀观点,恪守丧葬准则,尊重华夏文明。

000年的大陆还在大力发展经济,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到一个稳定的层面后,社会文化上也是大浪淘沙,去粕存精,国人都逐渐注意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对人生发展的裨益,开始把这门课程纳为官员、企业高管的必修课之一。

但那个时代的林耿涛能因为工厂员工的罹难而专门穿丧服,赵刚就认为这个老板是真的悲痛。另一个角度上看,大光化工有一个明事理懂人情的老板,对处理劳动局的现场业务有很大方便。(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