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业务科办公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刚听完廖科长这番话,心里下意识的揪了一下。虽然由于没什么工作经验,还不知道办公室和业务科这两个工作环境对自己以后的影响,但仅仅从语气上判断,也知道局办公室大概要好于业务科。

在老道的廖科长注视下,再加上他先前刻意营造的节奏氛围也让刚毕业的赵刚心中有点惴惴不安,赵刚来不及多仔细揣摩,只能下意识的做出反应。

虽然事情出乎赵刚的意料,甚至自己相当被动,事情的原委也非常模糊。但赵刚还是沉稳的没有多问原因,因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工作经丰富的人事科科长,不管是掌握的社会资源,还是个人经验积累都相差甚远。

有时候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甚至“欺凌”,在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正原因前,可以先暂时接受当前的结果,等自己思绪和条理都清晰的时候,再仔仔细细思考做出决断。但务必不要用言语去苛责攻击,因为有时候你在社会食物链的位置,决定了你只是属于“被决定”的那一方,你受到的“欺凌”甚至可能是几方妥协的产物。如果你能调动的社会资源很少,当下最好的方式就被动的接受,不要试图去攻击已经约定俗成的框架和潜规则,最后只能是自己头破血流。

换个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机会并不只有眼下的这一次,上帝给你关了这一扇窗,也许以后会给你留另一扇门。

赵刚来不及多思考,沉着的应道:“我听领导安排”。也没有继续多问别的什么原因。

廖科长原以为赵刚会多要一句解释,甚至他已经把腹稿都打好了准备说出来,但是赵刚的反应让他也是有点意外和高看一眼,不过这样也好,省的自己多解释。

廖科长沉吟了一下,说道:“正好我也要去一下业务科,我带你过去”,说完站起身就出门。

本来是没必要人事科科长亲自送赵刚过去,但一来他的确有事要找业务科科长,二是赵刚的反应让他很是满意,也有点投桃报李回报的意思。

不过这种回报,是廖科长自己主动发起的,带着居高临下意味的反馈。

两个人前后脚出了人事科办公室,一直低着头看文件的女科员才抬起头,若有所思的看着门外赵刚的身影。

很明显这个廖科长有很深的威信,刚才楼道里匆匆忙忙,好像机器一样只会来回走动的人似乎活了一样,对着廖科长打着招呼:“廖科,早上好”,“廖科,您好”。

这时一直跟在廖科长身后的赵刚才觉得不断有眼光投射到自己身上。赵刚来不及和这些未来的同事打打招呼,只能目不斜视,稍微落后于廖科长右边半步。

廖科长不急不慢的走在前面,赵刚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廖科长明显没有和赵刚说话的兴致,甚至也没有兴趣为赵刚介绍业务科的成员。

赵刚也觉得自己并不了解情况,而且自己和廖科长明显不是一个频道,也没有刻意找话去“拉亲近”。

有时候官场,甚至职场来讲,话多并不是好事,和领导相谈甚欢也可能只是表面现象,话多也意味着漏洞多。

就讲话来讲,话还在心里的时候,那代表还是你的意思。但从你嘴里讲出来,给别人听到的那一刻开始,其实已经不是你的本意了,因为后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真的很难预料。除非你的积累和层次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了,第一次见面就能让人如沐春风,熟稔的和很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但这样的人还是很少的,赵刚也明显不是,他以后的宦海生涯也不是这种风格的领导。

业务科在一号楼办事大厅的二楼,办事大厅里乱哄哄的,有申请工伤的,有签劳动合同的,有投诉工厂老板的,嘈杂声一片,有三个办事窗口但仍然觉得不够用。

廖科长对这种情景习以为常,赵刚虽然好奇但也没有多看,跟着廖科长来到楼一个房间,门顶写着“调解室”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有人吵着:“袁领导,我们反映的情况你什么时候解决啊”。

一个男人的声音,有点厚重但明显耐着火性的说:“不是说7天内回复吗,现在才三天,我们总得去调查啊,不调查都不知道具体情况”。

等赵刚走到门口,才看到这个房间里站着好几人,一个有点胖,圆圆的脸上挂着汗珠,1米7左右的0几岁男人手里拿着一个文件,正和一群穿着工厂制服的人争吵着什么。突然看到站在门口的廖科长,神情一愣,小步快走到门口笑着说:“廖科长怎么有空到业务科来视察。”说着瞄了一眼站在后面的赵刚。

廖科长脸上不再是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表情,而是笑眯眯的说道:“就这么点距离,哪里是视察。我今天来,是给你输送后备力量的。”

廖科长稍微站开一点,让出后面的赵刚,指着他说:“这是我们今年考进来的新同事,现在分给你们科。”

微胖的袁科长听到了,打量一下赵刚,嘴上客气道:“那太感谢组织给我们支持了,知道我们科这么忙,有新的人才都送给我们科。我们科忙的时候,我这个科长都得去办事大厅接待。”

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赵刚觉得应该打个招呼,因为这有点像“交接自己”的时刻,面对即将成为自己上司的主官领导,如果还不急不慢的站在廖主任身后,显得自己没有主见。

于是赵刚稍微走上前一点,站直了身体,声音稍微提高一点说道:“领导您好,我叫赵刚,今年刚毕业,以后我是您手底下的兵了,请您多使唤”。

赵刚没有贸然伸手去握手,他以前看过一本书,知道在握手时一般都是上级主动伸手,下属才能伸手,不过他判断说完这句话以后,袁科长会主动和他握手。

果然,听完赵刚的介绍,袁科长伸出右手,这次口气就正式了很多:“欢迎你,小赵”。

赵刚连忙走上去,双手握住袁科长的手,稍微低下头说道:“袁科多多指教”。

一旁的廖科长脸带笑容站在旁边也不插嘴,等到赵刚和袁科长之间的这种充满仪式感的行为结束,才开口道:“老袁,我还一个事要和你说,想让你们业务科负责关于农民工年中培训的事······”。

袁科长听到后,边点头边说:“我们到那个房间谈”。说着引着廖科长去门外,然后到门口时,才对站在房间里的赵刚说:“小赵,你接待一下屋里来访的人,我马上回来”。

本来正在反映情况的一群人被廖科长和赵刚一打岔,也站在那里看着,中间想插话但袁科长没给机会,现在袁科长说了这句话,瞬间几个人眼神全部汇聚到赵刚身上。

赵刚听到袁科长的话也是一愣,心想我也没有学过接待,怎么接待?

他看见几个人来访者都都瞧着自己,不愿意露怯。心里就开始思索:他们是来反映情况的,我只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等袁科长回来,方便他一目了然的看到就行了。

看到房间里有沙发、饮水机和一次性水杯,就对他们说:“你们先坐下来,具体什么事和我说说,我先记录一下,等我们领导回来我和他反映,请他处理。”

说着给他们每个人都倒了杯水,然后从包里拿出本子和笔。

赵刚做事,既有稳重也有激情。他的公文包里除了自己报道的材料,也随身带着本子和笔,这时恰好派上用场。

那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还是其中一个年级大一点的把事情告诉赵刚,他们是附近一个五金厂的工人,他们那个厂的老板已经几个月没有发工资,而且他们去讨要工资时,和工厂的安保人员发生了冲突,还打了架,当时派出所都去了,现在就来问问情况处理的怎么样。

事情到是很简洁,赵刚记录在本子上。可是他看着本子上的记录,又觉得少点什么。突然他想起小时候看电视警匪片,警察都要问姓名职业的。一瞬间,赵刚明白了这份记录了少了来访人员的基本信息。于是在前一页,赵刚又把他们几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厂地址、工厂的座机全部记录下来,直到以赵刚当前的阅历,想不到还有什么遗漏了才停下来,然后挨个给他们又了续一杯纯净水。

就在这时,袁科长从门外进来,廖科长应该直接回了他的人事科办公室。袁科长看着几个来投诉的工人还没走,手里都拿着一杯纯净水,先不和他们说话,看着赵刚,问道:“情况了解的怎么样?”

赵刚回道:“袁科,这是我记录的材料,你看一下还有什么补充。”

袁科长看了看赵刚记录的材料,发现不仅有到访案例详情,还有这几个人非常详细的基本信息,心里觉得这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做事还算踏实,只是这句话只在心里想下,却不会说出来。(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