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调查出访(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刚直到那个小女警走远才反应过来,终于舍得扭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眼睛,看了看旁边的卫益明,卫胖子脸上的肉都笑的挤在一块了,还和孙宁两个人挤眉弄眼。

赵刚看到后,老脸不禁一红,当然他的脸红不红都看不出来的,把头转走不看卫胖子在旁边作怪。

卫益明看了,“啪啪啪”的拍着肚子更欢快了。

转眼又是两周过来,赵刚在劳动局业务科上班满一个月。这一个月里,赵刚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通过自己监督和坚持,早上劳动局办事大厅前的办事人员不再混乱,非常的整齐。

因为这个事,袁年军说马平局长在局党委会上狠狠的表扬了赵刚,当然这个“狠狠”具体有多狠,赵刚也感觉不到。

除了工作方面,自身的收获就是对劳动法钻研的很透彻。

一个上班日,赵刚正在打印手册,袁年军拎个包从楼上下来,一拍赵刚肩膀:“走,和我去工厂调查走访。”

赵刚把手中的工作交给王连金,跟着袁年军上车。这一个月下来,赵刚和袁年军之间关系非常好,但是赵刚对袁年军的态度并没有因为关系变好而懈怠,每天早上还是帮袁年军泡一壶茶水。

上级领导能培养重用自己,这和之前的种种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果在有一点成效的时候,就志得意满的膨胀,放弃前面兢兢业业的努力做法,那当时捧的有多高,摔的就有多重。

赵刚和袁年军上了车,袁年军甩给赵刚一支烟,一边开车一边和赵刚说道:“这次我们去西山镇那边的制衣厂,滨江区下属5个镇,现在只有长河镇有劳动保障事务所,其他镇的业务都归局统一处理。我昨天下午接到投诉电话,有工人投诉他们厂老板又不发工资。我们先去协调,不听话就让劳动监察大队去。”

赵刚在劳动局里见过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林保军和那一帮手下,非常羡慕他们的执法制服,就笑着说:“劳动监察大队的制服到是好看。”

袁年军听了,呵呵说道:“我可以和林大队要一套送你。”

赵刚一听很高兴,说道:“那太感谢年哥了。”又有点谨慎的问:“会不会影响不好?”

袁年军笑笑说:“没事,我本身就有在劳动监察大队挂靠,有行政执法证的,等过一阵子,我给你也办一个,以后你就跟着我出访调查吧。”

袁年军把车打个弯,开玩笑道:“你要还不满意,我就和林大队说说,把你调去监察大队里上班。”

赵刚听了笑着回应:“能去监察大队学习新业务也挺好,不过我要等年哥当大队长时候再调我过去。”

袁年军听完,胖脸上都是笑容,口气却有点无奈:“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容易。”

虽然袁年军0出头已经是滨江区劳动局业务科科长,但业务科是事情最多变的一个科室,时刻面对的都是复杂情况。如果出现企业工厂职工上访事件,第一个吃排头的就是业务科主管领导,但升职时人事科、劳动监察大队等部门的序列又在业务科前面,可想而知袁年军心里的郁闷。

所以袁年军根本不期待在业务科能有干出什么实质性成绩。他平时经常出入各个工厂和企业,就是把可能发生的矛盾及时掐断,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但从赵刚这个角度出发,作为一个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业务科无疑是最适合他的。一毕业就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能促进赵刚非常迅速的成长。而且即使有问题,板子也打不到赵刚身上。

这时,赵刚突然想起报道时廖海山的手段,觉得这个机会很合适,斟酌一下语言道:“年哥,我当初报考时,考的是我们局办公室里的一个位置。可报道那天,廖科长却建议我来业务科这边,您知道具体原因吗?”

袁年军听到赵刚的询问,脸上的表情变得有点严肃,手里握着方向盘,眼睛一直盯着前方,半响后才答道:“本来这种事如果你不问,我也不想说,怕打击你工作的积极性。”

说完给赵刚仔细解释,原来那天赵刚报到后,袁年军心里也觉得很奇怪,就专门去打听一下,结果很吃惊,居然是现在滨江区一把手书记文建军的关系。

文建军是滨江区的老资格书记,他插手的事务,不要说赵刚,马平都没有拒绝的力量。赵刚听了,心里有点失落,他见到马平在劳动局这一亩三分地都可以令行禁止,文建军对于赵刚来说,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袁年军看了看赵刚,带着安慰似的说道:“不过你也而不用担心,文书记年纪已经到站了,年底张茂林区长就会接任书记。而且局里顶你位置的那个人我都没见过,据说他还在家做生意,这里只是拿一份工资,就是领空饷的。”

赵刚的性格坚韧果断,既然事情已经无能为力,那怨天尤人实现毫无意义,只会消磨自己的意志和激情,不如踏实做好眼下的工作,听到袁年军安慰的话,也平静的回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业务科的事务我觉得更适合自己的性格,一直让我坐办公室,我未必能坐得住。”

袁年军听了点点头,沉吟一会还是说道:“那个人都没过来报道,文书记退了后,马局未必能容他。”然后就再也不提这件事,和赵刚谈起今天要出访的工厂。

西山镇离劳动局很近,开车很快就来到一家工厂前,赵刚看了看门上的名字,写着“盈泰制衣厂”。

袁年军开车到防盗门前,也不下车,按了按喇叭,保安室里的保安认识袁年军,开门放车辆进去。

赵刚在车上听袁年军介绍这个厂,有100多个人,算是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制衣厂。赵刚下了车看到厂里有宿舍,厂房、办公楼、食堂。

袁年军带着赵刚直接去办公楼,到楼下发现有个男人已经在等着他们了,大概是门口保安电话通知的。门口这个男人40几岁,身材属于矮胖型,皮肤比赵刚还黑,但眼神非常灵活,老远看到袁年军就走上去,还故意夸张的说道:“哪阵风把袁科长吹来了。”

袁年军和这个人看着挺熟悉,使劲拍了怕他的肩膀:“老蒋你这么客气还来门口迎接,以前我可没这么好的待遇,是不是做了亏心事心里有愧啊。”

这个叫老蒋的男人给袁年军使劲拍了几下,吃痛到双手挡住袁年军说道:“我认错,我认错,袁领导。以后你每次过来视察,我都在门口专门迎接你。”

说完看了看赵刚,问道:“这位小伙子从前没见过啊,是劳动局的新领导吗?”

赵刚很沉着,先看了一下袁年军,发现他径直走上了办公楼,没可能再下来帮忙介绍,才稳重的笑一笑,主动上前和这个姓蒋的人握手,自我介绍道:“蒋老板你好,我是袁科长的下属。”

这里的介绍就很有分寸,如果是面对上级领导或者同事,赵刚就会在介绍里加上“我是今年新报道的大学生,请多多指教”这种客气话,也顺便解释了别人问的那句“怎么从前没见过”,既是谦虚也是礼貌。

但自己作为一个执法者,来这家涉嫌违反劳动法的企业调查,就根本不需要透露自己的经历,只需要点名自己的劳动局工作人员的身份即可。原因一是如果说自己今年刚毕业,别人难免会有轻视的心里,对自己调查工作的开展不利;其次是给这个蒋老板一个软钉子,就是我不按照你问话的方式来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又没有沉默对你,不算失礼行为。

这言语上的介绍虽然很短,但其中的含义却需要慢慢的意会。至于介绍前看了袁年军一眼,是因为赵刚和这个蒋老板从没见过,万一袁年军要帮忙介绍,赵刚不想抢这个风头。

蒋姓男子听到赵刚的回答,依旧是满面笑容:“欢迎欢迎,欢迎赵领导以后常来。”

一路寒暄到了二楼经理办公室,已经有人泡好了茶水。赵刚跟着袁年军坐到沙发上,袁年军喝了一口茶,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的问道:“老蒋我也不和你卖关子了,今天来我就是想问问,你为什么拖欠工人的工资不发。”

蒋经理听了,收敛起笑容,换成一张愁眉苦脸说道:“袁科长,真的不是我不想发啊。你看现在全国的制衣行业都是没有收益的,我这个厂几个月没有订单了。而且外面还有几十万的帐没有收回来,我真的是想发,但也真的没钱。”(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