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章 天降闺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梅家表面上平静无比,内里却暗流涌动。

不过这些跟文秀都没有关系。

只是她倒也没有闲情逸趣,整个人都紧张的很。

因为皇后让她先回吉王别院那里,准备一下承恩候认亲一事。

文秀心里忐忑不安,她自幼没了双亲,原本以为认承恩候一家做父母只不过是个场面上的话。

但现在看皇上和皇后的意思,倒有些大张旗鼓。

既然认了承恩候一家,说不得就要真给人家当女儿。

"那我还叫卫文秀吗?"她问着吉王。

吉王宠溺的说道:"你已经问了好几天了,卫姐姐,你放心吧,不管你叫什么,你在我这里,永远都是我的卫姐姐啊。"

说完又皱眉道:"我叫人打听了,承恩候对此事很是看重。"

"而且看承恩候的意思,仿佛是要开祠堂敬告祖宗,到时候说不定真会给你起个名字的。"

文秀听他这么一说,更紧张了。

吉王只得陪她一起紧张。

说到这位承恩候,也的确是个妙人。

早先承恩候还不是承恩候的时候,他的父亲吕老太爷欠了外债,几乎连孩子都养不活。

一听说内务府招宫人,吕老太爷就赶紧给女儿报了名。

像他们这种家庭,送女儿进入宫中,能成功的其实也是少数。

虽然是下等宫人,但大家也都踊跃的很,说不定就能得了哪位贵人的眼呢?

吕老太爷自己也没想到,他连钱都没塞,老老实实的女儿竟然真被选入宫了。

临了了,他自己又舍不得了,但此时后悔已晚,宫里岂是能来去自如的地方?

就交待吕太爷,"你妹子不容易,要是有朝一日放了出来,你可要好好对她。"

吕太爷拍胸脯答应了,又跟妹子说:"你安心在宫里当差,等哥哥发达了,早日送礼把你接出来。"

吕小妹含泪答应了。

后来他开了一家驴行,每日里做些驴子出租买卖的事,生意也确实不错。

一开始他很自豪,说先祖姓吕实在是有先见之明,现在可不就开的是驴行。

先祖庇估,如今生意还这么好,他又实实在在的托人给吕小妹捎了几回银子,让吕小妹在宫中的日子也不那么难过。

可惜......

可惜等他再塞银子的时候,内务府的人突然反口,说没见过这个人。

等他再打听到的时候,才知道,吕小妹没等到年满出宫那一年,就莫名其秒去世了。

吕太爷没能等到自家妹子,连给妹子安葬都找不着人,这成了他心里永远的痛。

结果又过了多少年,突然有礼部的人找到他们。

吕小妹竟然被追封为太后,于是吕太爷也莫名其秒的成了承恩候。

他这才知道,自己的妹子是真没福啊。

居然没能等到自己儿子当皇帝这一天!

而皇帝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给承恩候无数的赏赐。

又将他的几个儿子赏了几个闲职,光领俸禄那种......

不是皇帝不想提拔自己的表兄弟,实在是兄弟几个大字不识很难安排。

皇帝无奈之下对他们说,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不读书能习武也是好的。

免得日后一说起吕氏太后,就说家中居然是开车马行的,连个识字的人都没有。

但承恩候很硬气,并且打定主意,反正自己车马行的生意是决不能断掉的。

哪怕是皇帝要求也不行,他就是要保留自己的车马行。

只是为了皇帝的名声着想,将车马行的生意表面上交给了自己的管家打理。

而实际上,吕太爷一日也没放松过对车马行的管理,每隔几天就要过问一遍。

连哪头驴肥哪头驴瘦他都知道。

这叫皇帝哭笑不得,也让那些怕皇帝对舅家宠爱太过而导致外戚专权的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皇帝也只能随他的意思,不去约束候府。

言官们本来时刻盯着这个新贵,只要他犯了一点错误,就群起而攻之。

但盯的久了,连个欺男霸女的事都没有。

看惯了世人对权利的追逐,以及那么多一朝得志就变脸的人们。

自己的舅家毫不在乎权势,不仅没有仗势欺人的事情发生,反而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倒让皇帝觉得他们一片赤子之心。

于是给他找了一大块地盖了房子,赐了府第,还专门手写了"承恩候府"四个字赏赐于他。

言官们也无话可说。

此时的承恩候府一片喜气洋洋,到处都挂了红。

不知道的,还以为承恩候府要办喜事。

而且承恩候的确打算开祠堂,认女儿这么大的事,不开祠堂怎么办!

皇帝居然给他认个义女,还明说了义女以后会嫁给吉王。

这事让他乐了好几天,做梦的时候都能笑出声来,候夫人也喜滋滋的。

但绝不是因为跟吉王联姻,从此承恩候府更有权势。

而是因为......

他家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啊!

承恩候和候夫人盼了半辈子的姑娘,生到后来候夫人实在生不动了。

看着满屋子的小子就来气,但又不许吕太爷纳妾。

所以儿子大了娶了媳妇,就只盼着能有个孙女也好,结果儿子生的还都是孙子。

吕老夫人看着儿媳们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们也争点气!你看看老身打得这许多头面,都给谁去?!"

儿媳们敢怒不敢言,给我们就不行吗?

现在听到皇帝居然给承恩候赐下一个女儿,都是喜形于色。

从前也不是没想过要过继一个女儿,但最开始的时候,忙于车马行的日常。

后来封了候,更怕是有心人故意送女儿过来,到时候再给皇帝惹了麻烦。

但如今既是皇帝亲赐,不用担心有人攀附权贵,人品肯定也不错。

众儿媳们心里也畅快,有了女儿,婆婆就不会再逼着她们生女儿了吧。

于是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先把将来小姐要住的院子收拾了出来。

又把丫鬟婆子都准备好。

吕老夫人亲自挑了人,还嫌媳妇们挑的眉目不周正。

太周正了又嫌不喜庆。

好不容易挑好了,老夫人身边的嬷嬷给她们训话道:"等小姐过几天来了候府,你们都给我放机灵点,别教小姐感到不自在。"

"是!"

媳妇们陪着吕老夫人将院子来来回回巡视了好几遍,还是有些不满意。(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