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4)带血的金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在市委秘书长杨德林和副市长田飞的陪同下,小海来到了西山县。

西山是关中群山的主峰,也是入口,这里一年四季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可是,自从发现了金矿,尤其是改革开放,国家允许私人开矿办企业之后,这里就变得不安稳起来,偷盗、抢劫、杀人、放火的事时有发生,这一切只为了一件事,那就是金子,金矿。

一般的金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脉金矿,矿大多分布在高山地区,由地球内力作用自然形成,被称为山金矿或者内生金矿。西山金矿就属于脉金矿。

金矿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砂金矿,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沙子里淘金。它的形成就是因为山金矿暴露出地面后,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化成碎片,碎粒,碎末,又经过风和水的搬运,沉积于河流、海滨,海岸等低洼地区,形成砂金矿,又称外生金矿,其意是经过大自然外力而形成之意。

山金矿的开采和我们知道的煤炭开采差不多,是一种艰苦而又危险的工作,常常发生安全事故,不断有矿工失去生命。

金矿开采出来之后,就开始选矿,选矿的方法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是主要运用机械的方法,把金矿石粉碎后,经过粗选,初选,细选,精选的过程,选出的金沙经过进一步的冶炼提纯,直到形成纯度很高的黄金为止。

砂金矿的开采要比山金矿简单得多,因为它是经过大自然加工过的山金矿,没有了开采矿山的风险。其选矿淘金过程和山金矿差不多,也基本上以机械方法为主。

金沙经过冶炼提纯后,浇铸成金锭,再把金锭卖给各个需用单位。有一部分加工成我们常见的金戒指,金耳环,金镯子之类的金饰品,一部分用作他用。

市委秘书长和一位副市长陪同市委书记一同来到西山县视察工作,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西山县委书记和县长不知道有什么事,所以不敢马虎,带领西山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远远地迎接。

接到县委招待所,安排领导们住下后,县委书记汤明远和县长郑恩民一起来到市委书记的房间向领导汇报工作。

在向市委书记问过辛苦之后,作为西山一把手,县委书记汤明远先开了口:

“王书记,我们西山县委遵照中央和市政府的指示,我们不断地组织领导干部进行政治学习,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们的政治意识,是大家深刻领会到上级各种指示和精神对建设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过不断的强化学习和理解,领导干部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大家一致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端正思想,要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唯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要排除各种不健康思想的干扰,尤其是享乐主义,特权主义等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强化了思想,就要付诸行动,我们坚持权归民所有,权为民所用,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时刻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和要求,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书记听了不住地点头,这个汤书记的政治水平确实很高呀,且不是一般的高,一通话就像中央领导在人大作报告,句句铿锵有力,句句话都能说到点子上,很有政治前途,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县委书记汇报完了,县长郑恩民开了口。郑县长说:

“王书记,我们县政府本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依靠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使得农民们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我们西山的工业发展水平,扩大我们的工业发展规模,我们专门设立了西山经济开发区,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驻,使得我们县的工业产值有了快速的提高。

下一步我们准备对我们县的街区进行重新规划,要建设一批有标志性的工程,引领我们县经济的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力争是我们西山的经济发展速度名列前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市委书记听了县长的汇报也不住地点着头,这个县长的水平也不低,和书记两人相得益彰,蛇鼠一窝,狼狈为奸,夫唱妇随,很相配,这也是人才呀。于是就说:

“西山县这几年的发展很不错,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都是你们县委县政府端正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努力上进的结果。希望你们胆子再大一些,步子迈得再大一些,让经济发展的更快一些。不要怕犯错误嘛,建设有中国特的色社会主义,那会一帆风顺呢?该交的学费还是要交的,毕竟我们是在探索中前进,并没有什么经验可遵循。错了不要紧,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两人听了连连点头道:“是,我们一定按王书记的指示去努力工作,绝不辜负王书记的殷切希望。”

小海接着说:“我这次来你们西山县,除了想看看你们西山县的整体工作进展情况外,还有一件事想了解一下。”

“王书记,有什么事您尽管问,我么一定据实回答。”县委书记汤明远说。

“就是关于你们西山金矿的情况,你们应该比较了解吧?”小海看着两位问。

两位县领导相互看看,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县长郑恩民说:

“王书记,西山金矿以前属于我们西山县工业局管辖,由于连年亏损,不得不把采矿权卖给了南方的一家矿业公司,后来南方矿业公司又把金矿转让给了当地另一家矿业公司。”

“是吗?据我所知,西山金矿很混乱,还出了不少问题?”

书记汤明远说:“王书记,这很自然,通观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向来都是哪里有金子,哪里就有争斗,就会流血,我们西山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县委县政府想尽各种办法,也在极力维持当地社会稳定,尽可能不让出大的问题。”

小海听出两个领导有避重就轻,有遮掩之意。就说:

“既然这样,那我问你们,金矿属于那个单位管辖?有没有对金矿非常熟悉的人?”

县长答道:“金矿属于西山县工业局管辖,具体的详细情况,西山县工业作为直接管理单位,应该最清楚。”

“那就工业局的局长来一趟吧。”

听书记这样说,两位领导没了办法,只能说:“是,我们这就去安排。”

两人说完向书记告辞,走了出去。

不多久,一个四十多岁,黑脸膛的男子敲门走了进来。

来人自我介绍说,他是西山上任不久的工业局局长,姓左。

小海很热情。

坐下后,小海说:“左局长,让你来不为别的事,就是想向你了解一下西山金矿的具体情况,希望你有什么就大胆地说出来,不要有什么顾虑。”

左局长点头说:“王书记,您有什么话就直接问,我一定据实回答。”

“那就先说说你们为何把金矿卖给了外地人吧?”

“卖是因为金矿连年亏损,不能不卖。”

“既然金矿连年亏损,别人就愿意接受,愿意买?”

“那是因为金矿亏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外面的黄金市场不好,恰恰相反,黄金的价格年年上涨,而是因为我们内部出了问题。”

“你们内部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能不能具体说一说?”

“王书记,其实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是金矿内部拉帮结派,相互不和,管理混乱,导致偷盗矿石,金沙,甚至成品金的情况经常发生。”

“既然这样,那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就没有人管吗?”

“怎么管?前任县委书记的太太的一对金手镯就有一斤多。前任县长的老婆一对金脚镯就不下八两重。前任工业局局长更过分,老婆出门手上竟然带着十个金戒指,招摇过市,老百姓谁看不到?金矿的领导就更不得了,听说都用上了金碗金筷子了。所以金矿偷盗蔚然成风,金矿亏损就很正常了,不亏就不正常了,反正金矿是国家的,又不是谁私人的,谁也不心疼。”

其实这些情况小海书记完全能想得到,那个国企不是这样?只是严重程度不同罢了。接着问:

“那把金矿卖给南方人以后怎么样?听说还发生过事故?”

“卖给南方人后,南方人看得紧了,除了和警方搞好关系,还招募了许多保安日夜巡视,偷盗行为也很少发生了。可南方人急功近利,日夜加班开采,结果就发生了安全事故。”

“能不能说说事故的具体情况?”

“其实很简单,就是二号坑口安全通道在二级斜井支护过程中,上板发生塌方,造成输电系统短路,引起坑木着火,造成8人被困井下,无一人生还。”

“二十八人?那事故发生一后是怎么处理的?”

局长叹了一口气说:“还能怎么样处理?南方矿业公司是民营的,只能赔钱了事。”

“每个矿工死后赔偿了多少钱?”书记问。

“由于矿工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每个死者赔款八万元。”

“八万元?一条人命就值八万元?”

“情况确实如此,南方老板说了,草民草民,你见过哪根草值八万元,八万元已经不少了。”

“那县委县政府和主管单位的领导呢?他们就不应该负点责任?”

“也处理了,调离原工作岗位,另有任用。”

“是吗?8条人命的事件就这么了结了?”小海很惊讶。

“就这么了结了。”左局长沉重地答道。

“后来呢?”小海接着问。

“看到采矿能挣钱,就有不少当地人组织成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矿业公司,乱采乱挖。其中一家很有实力的‘金源矿业公司’,开始在南方人的矿井附近大规模地开挖金矿,于是就和南方人发生了抢夺金矿的冲突。

最后南方人抵挡不住当地人的欺凌,气愤不过,就把金矿转让给了当地另一家很有实力的矿业公司‘关西矿业公司’。这样两家当地势力最大的矿业公司为了争夺金矿,就不断地发生冲突,械斗,甚至使用了枪支。几年来,已前后有四个人因械斗而丧生。”

“县委县政府和公安机关就没有制止吗?”小海问。

“制止了呀,抓了几个小喽啰,幕后主使人却没有继续追查。”

“这是为何?”小海问。

“这不是很明白吗?县委县政府和公安局的一些领导要不是得到了好处,要不是就是持有两个矿业公司的股份,都有后台,要不然也不会闹得这么凶。”

“原来如此。”小海明白了,原来是蛇鼠一窝。(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