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5)履行职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排好了要紧的事,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做一个市长该做的事了。

“米袋子,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是上级一再要求的。古城最大的大米供应基地就是市委吴书记所说“五丰农业公司”。

对于五丰农业公司情况,小海知之甚少,可五丰公司的大名却早有耳闻。应该说五丰农业公司在古城是很有影响力的企业。

为了解五丰农业公司的具体情况,小海找来了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崔大林。

小海问:“崔主任,五丰农业公司想必你也知道吧?”

“是,王市长,五丰农业公司在古城无人不知。”

“那你对五丰农业公司的情况了解不了解?”

“王市长,我没有在农业部门工作过,也没主管过这方面的工作,虽然知道五丰农业公司,但并不了解五丰农业公司的具体情况。要知道具体情况,只有找五丰农业公司的主管上级机关农业局询问。”催大林实话实说。

小海想了想说说:“现在没有必要找农业局,你去政府办各科处问问,看有没有对五丰农业公司比较了解的人,带到我这里来。”

“是,市长,我这就去问。”

不一会,崔大林带着一个女士走了进来。

女士三十岁左右的样子,身材不错,大约有一米七左右的样子,一身灰色的职业套装,紧紧的包裹着丰满而动人的身材,穿着一双小巧的细高跟鞋,走路袅袅婷婷的。肤白如脂,一张标准的瓜子脸,秀气的柳叶眉下一对眼睛含情脉脉,小巧的嘴巴。小海的第一印象是漂亮大方,性感迷人。

崔大林介绍说:“王市长,这是我们办公室综合处的副处长梁艳,她以前在农业局工作过,对五丰公司农业公司的情况比较了解。”

小海一听,略略欠了欠身,指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笑着说:

“是梁处长呀,快坐,快请坐。”

办公室主任崔大林说:

“王市长,你们谈,我就先出去了。”

“好,你先去忙吧,有什么事我会找你。”

崔大林走后,小海靠在自己的高背椅上,感觉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小海看着梁艳微微笑了笑说:

“梁处长,找你来不为别的事,就是想了解一些有关五丰农业公司的情况。你以前在农业局工作过?”

梁艳看着帅气的新市长,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脸一红说:

“是的,王市长,我以前一直在古城农业局工作,做过农业开发处副处长,后来才调到了市政府办工作的。”

“是吗?那你对五丰农业公司应该算是比较了解了?”

“是,王市长,我在农业局时,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的,对他们比较了解。”

“那能不能说说五丰农业公司的具体情况?”

“当然没问题。”

梁艳轻启红唇,浅露玉齿,娓娓道来。

五丰农业公司原名大力农场,是古城农业局下属的一个大型农场。

共和国刚成立时,为了保证古城的粮米供应,政府在当时人烟相对稀少的古城东南方向二十公里的大力县境内建起了这个农场。

几十年来,大力农场为古城是的粮米供应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农场把土地承包给了农场职工,大米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后来为了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农场改名“五丰农业公司”。

“农场的经营情况怎么样?”小海问。

“在没有改名以前,农场以种植大米为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还过得去。可自从改了名称之后,尤其是发展了大米加工业之后,公司的境况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小海诧异地问:“是吗?怎么会这样呢?知道具体原因吗?”

“具体原因不知道,只是听说农场职工意见很大,说农场领导贪污腐败很严重。”

小海听了这话,沉默了半天,为何什么东西一沾上“国营”二字就和腐败分不开呢?可只能这样想,却不能这样说,尤其是作为市长,就更不能说出来了。

于是小海笑了笑说:

“梁处长,你也知道,五丰农业公司是我们古城的最主要的大米供应商,五丰农业公司能否正常运行,关系到我们古城千家万户吃饭问题,很重要。中央要求我们‘米袋子,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所以搞好五丰农业公司是我这个市长不可推却的责任。”

梁艳看着市长,动人地笑了笑说:“王市长,我明白您责任重大,有什么指示您尽管吩咐,我一定照办。”

“我是这么想的,五丰农业公司是我们古城的粮食供应基地,很很重要,可目下五丰农业也公司的经营又不怎么理想,为了解决五丰农业公司的问题,首先就要对五丰农业公司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而这种了解只有非官方的比较可靠,由于从官方的了解的情况可能有和大的水分,不能反映实实际情况,你觉得呢?”

梁艳明白了市长的意思,微微一笑说:

“王市长,你说的我都能理解,您的意思是说,想派一个人先私下那里了解一下情况?”

真是冰雪聪明,小海点头说:

“梁处长,我正是这个意思,你在农业局工作过,我想你对那里应该比较熟悉,我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见??”

梁艳听了这话,心中说不出的高兴,若大的一个市政府,美女如云,个个都像猫头鹰,目光如电,大家眼睛都在看着市长,况且新市长还是个又英俊又帅气的大帅哥,没见美女们眼睛都泛着绿光呢。在市政府,处级干部不知有多少,可和市长能正面接触的不多,我一个副处级干部,能和市长对面交谈就已经很幸运了。现在市长能亲自给自己分派任务,而且这么重要,说明了市长对自己的信任,自己可要抓住机遇,不能错过。就说:

“王市长,我没什么意见的,我一定按市长说的去办。”

“谢谢,谢谢你的支持。”

“不用谢,王市长,这是我应该做的。”梁艳笑答道。新市长的低调让她好感倍增。

小海接着说:“梁处长,对于这件事,先不要和任何人提起,别人要问,就说领导派你有另有工作,我会和崔大林主任打招呼的。”

“嗯,王市长,我知道了。”

几天之后,梁艳就有了回信。

梁艳汇报说:

“王市长,我通过以前的同事了解到,五丰农业公司也就是以前名叫大力农场,一直以种植水稻为主,没有粮食加工这项业务。农场产出的水稻基本上是委托其他国营粮食加工企业加工之后,然后供应古城市民。

由于运输不方便,加上稻谷在运输、仓储和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大,为此政府为农场投资建起了自己的稻米加工厂,建立了两条年加工能力合计二十万吨的生产线。

后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多,二十万吨的加工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供应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农场又以一亿元的价格购买了大力县‘秦风粮食加工厂’的稻米加工厂,经过改造之后,此稻米加工厂也有两条合计年加工能力为二十万吨的生产线。

随后在发展过程当中,在原有‘秦风’稻米加工厂的基础上,又增建了两条年产合计二十万吨的生产线,这样才基本满足了古城的大米供应。并给改造后的加工厂改名‘五丰稻米加工厂二厂’。

六条大米生产线全部运行之后,农场的经营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经营效益一直不错。

五年前,五丰公司换了一位名叫辛景顺新任总经理。此人到任之后,提倡大力改革,可五丰农业公司的经营状况却每况愈下,尤其是五丰稻米加工厂连年亏损,尤其是二厂,亏得更厉害。听说最近正在和原来的大力县‘秦风粮食加工厂’接触,想把五丰农业公司稻米加工厂二厂以几千万的价格再转让给原来的大力县‘秦风粮食加工厂’,说是为了甩包袱。”

“有这回事?这不是在贱卖国有资产吗?”这是小海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并随口说了出来。

“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我做了估计,四条生长线,价值最少也在两亿元以上,就算贱卖,也不会低到这个程度,我想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梁艳快嘴直言。

小海点头,“梁处长,你说的有道理。问题看来可能很严重,我们不能把古城几百万人得吃饭问题交到别人手里,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要是等到他们把加工厂卖出去了,恐怕就难办了。”

“王市长,我也这么想。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梁处长,这件事很重要,我想你既然已经参与了这件事,我就希望你就一直参与下去,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希望你不要怕辛苦。”

梁艳听了心中一喜,看着新市长,娇媚的笑了笑说:

“王市长,你放心,不为别的,就算为了市长您,我也会继续参与下去,并想办法办好这件事。”

小海听了这话,感觉有点不对味,也许市政府的美女都这样吧。就笑了笑说:

“那就谢谢你了,你先回去,等我安排一下,你看好不好?”小海说完,觉得自己也有点不对味,不对味就不对味吧,美女谁不喜欢?给跟前放个丑八怪,想不对味也还不对味不起来呢。

“嗯,我听市长的。”梁艳答应着,冲着小海妩媚的笑了笑,站起来出门去了。

梁艳走后,小海对五丰公司的情况又想了想,其实从以前当工业副市长的经验得知,五丰农业公司的问题一定少不了公司领导们捣鬼,说不上还会和农业局、市政府一些官员勾结也不一定。自己本来很烦再管这些事,可现在职责所在,又不能不管。琢磨一阵之后,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突击清查。

可让谁来查呢?梁艳有积极性,可不一定有经验,需要找两个有经验的人配合才行。

让政府办派人,影响太大,不合适。谁来合适呢?小海想起以前调查小组的几个人,还是他们比较合适,有经验,也有能力,其中以审计局的刘辉和沙晨星最为合适。

刘辉已是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处处长,沙晨星也已经是科长了,这都是小海做了工作的结果。梁艳加上审计局的两位专家审计员,五丰公司的问题一定能查清。

想好之后,小海打电话给审计局局长,又把刘辉和沙晨星借调了过来,让他们做好准备,后天一大早到市政府集合。

随后,小海找来政府办主任崔大林,让他安排一下,后天早上到五丰农业公司视察,并要求通知市农业局局长和市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也一起去。(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