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章 省委棋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记者没料到杨星灿居然还有心思跟他在这种事情上较真,便也笑了一下说:“好吧,原谅我最近神经有些紧张,算是两个问题吧,第一书记打算先回答哪一个问题呢?”

杨星灿则笑着说:“我其实最想回答的是你第三个问题。”

那记者还有些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我还有第三个问题?”

杨星灿没理会他的惊讶,继续微笑地看着他说:“其实你最想问的还是想问石虎镇通过这种方式会真的有效果么,我说得对吧?”

那记者点头说:“你确实说对了,我呆你的村上整整两天,快要找遍全村了,只有个叫曾大海的人对你有所不满意之外,其他人虽说不是全部都满意,至少不愿意说你的坏话,所以,我还觉得你有过人之处啊,你说的问题,我是打算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来问你的,那既然第一书记如此明理,不妨给我讲个透彻如何?”

杨星灿看着记者,也很严肃地伸出两个手指说:“其实也就两个字:信任!”

记者有些不解地说:“信任?你能讲明白一点么?”

“行吧,都回答你吧,其实我的底气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相信我们的群众不会乱来。

另外一方面,我相信我的领导不会乱来。”

那名记者边点头,边做记录,看得出来他很认真,生怕听漏掉了杨星灿的任何一个字。然后那名记者再问:“那你又如何确保这些记者会对你们的农产品感兴趣而不会来找其他的负面新闻?”

杨星灿想了想便说:“这个问题其实我考虑了一些,主要是想的是借助媒体推行产品也是媒体的光荣,但是我们的领导从人性方面考虑到了另外一面,那便是你们记者也是人,也想看到自己曾经助力推了一把的事情能够有个好的成果。因此,这是我们的考虑。

当然这些事情都没有任何的绝对把握,如果有记者要来挖掘负面报道,我们也只得认了。

所以,我对记者也是出于一种信任,正如我可以放心地把你放村子里面,就是因为我相信你是采访新闻报道的,不是专门来敲诈政府的,虽然也存在这种可能,但我更宁愿相信你的初心是新闻而非封口费!”

记者点头说:“不错,如果你真的给了我封口费,那么你今天估计便不会站在这儿和我说话了。”

杨星灿便笑着说:“还好,幸亏我抠门,不然便让大记者给曝光了。好了,第三个问题,至于你想问的这种效果是否有效,我相信你今天已看到了,我们镇上现在在扶持农产品企业,希望打造一个服务本地农民的龙头企业,他们也需要曝光率,给他们一点时间,我相信他们会成功的。”

记者有些不相信地问:“你真的这么信任人么?”

“信与不信,都是无力左右的,何不放宽心态,对人抱有一种信任感,那样让自己也宽心一些,让别人也舒心一些,岂不是更好么?”

杨星灿说完后,便转身离开了,他也不管记者是否会给他写出什么样的新闻。

因为他也知道,如果记者想把你写坏,你说再多的好话也无法挽救了,不如顺其自然一点。

第二天,杨星灿便在网上收集各家媒体的报道情况。

杨星灿大致看了一下,几乎大多数媒体都把报道集中在石虎镇在农产品展销会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去了,只是有一两篇报道还在关注上当的群众生活困难问题。

大多数媒体对石虎镇这种敢于公然置身于群众周围召开新闻发布会都进行了表扬。

让杨星灿觉得有些奇怪的是,那个自称是省城都市报的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但是却没有发布出来新闻。

杨星灿之所以记得,是因为那个记者深入了双石村几天时间,并且是唯一一个这次新闻发布会找他进行了专访的记者。

钱雄看了杨星灿整理的新闻报道之后,感叹了一声:“还真不错,我都做好了被围攻的准备的,结果没想到却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

这时,钱雄的电话又响起了,他看了一眼,又是县委书记钟海平打电话来了。

钟海平在电话中似乎还很高兴地说:“钱雄,这些媒体都被你玩乐了,基本上的都在表扬你,长本事了啊?”

钱雄则谦虚地说:“这些都是在钟书记的三点指示精神下进行的,只是我自己表现得有些不太好,形象有些粗俗,让钟书记见笑了。”

钟海平则哈哈一笑说:“哪里不好了?基层干部与群众打交道就是穿成群众的样子,如果你这次再穿西装,估计群众就要骂娘了,结果打扮成泥腿子干部,反而还可以侃侃而谈,总之这事算是暂时把吴雄那个混账留下的烂摊子给收拾干净了。”

挂了电话之后,钟海平再次仔细翻看当天的报纸,他从一张现场的图片中找到了杨星灿的影子,再次画了个圈。

然后,放下笔,闭上眼睛开始思考。

许久,钟海平轻叹一声:“省委是高人棋局啊,以一个县委副书记之争吸引人关注,而前期埋伏的伏兵在县内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居然没有人注意到,着实高招啊!”

在省委,同样也因为杨星灿的事情被摆上议事日程。

严享春接到省委办的电话让他马上结束调研行程,赶回省委办。

回到省委办后,严享春再一次来到上次省委领导召见的会议室。

严享春进门一看,人还是上次的那两个人:省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

省委书记看到严享春来了,便笑着招呼说:“来,享春同志,给你看看我省日报记者蹲点山远县采写的内参报告,他以省城都市报记者的名义进驻了杨星灿担任第一书记的双石村,两天蹲点,全村上基本上没有不服杨星灿的,证明这小伙子真的有本事,最为可贵的是他在幕后主导了镇上的两起舆论风波事件。”

严享春低头看了一眼,那是一份记者采写的信息内参报告,标题就是《信任的底气—记山远县石虎镇两起舆论风波化解的幕后操盘手》。

文章的内容便是对杨星灿进行了全方位的采写,虽然直接采访的篇幅不多,但是记者却从不同的人群处了解到了杨星灿在幕后的功劳。

看完之后,省委书记笑着对严享春说:“怎么样?最近调研有收获吧?”

“谢谢省委领导关心,收获很大,感受很深,长了不少的见识。”

“现在秘书长通过与丰足市委交涉,已初步确定了,你可能会出任山远县委副书记,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严享春马上站起来表态说:“我严格服从组织安排!”

“按理说,你现在是省委办的正处级干部,如果要挂职的话去丰足市委挂职副市长都可以的,但是考虑到实际需要,可能会把你贬官于山远县去,你有心理包袱没有?”

“没有,服务于大局,不在于官职大小。”

“你对山远县这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事闹得满城风云有何看法?”

“群众贪图小便宜上了大当,但是出事之后,地方官员不作为任由群众承担一切后果。”

“不错,山远县不承担群众的损失,这个可以谅解,但是为官一地,不为群众承担起相应的托底保障,抓了人却无法赔钱,山远县的领导干部究竟是无法作为还是不敢作为,或者是不想作为,我们一点信息都没收到。

这起骗局涉及的金额是多少,我们也没有一个大致的数据,只有记者深入采访采访初步估计是几个亿,当事人已被抓获了,那么这些钱去了哪儿,居然一分钱都没拿出来,真的是当地官员无能到了这种地步了么?

所以,享春同志,你去山远县第一要务就是整顿当地官员的懒政和漠视民生的不正之风!”

“是,我一定会积极作为,不辜负领导所托,服务于山远县群众!”

“嗯,我初步想法是,打算在一个全省的大会上念错一个稿子,到时秘书长追责,当然这个责任就是你来承担了,于是提前将你赶往山远县去,但是你去了之后依然还是正处级的县委副书记,相当于是高配的副书记。”省委书记说出了他的想法。(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