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四章

又经过近四个小时的奔波回到西城加油站加完油,统计好数据,回到旅馆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多了。

早饭后周明拿着笔记本和统计表来到李剑房间。李剑看到周明进来就说:“好,今天咱们再把这趟跟踪测试的结果核对一下,和上次测试结果对比一下,看有没有出入或者出入大不大。”

周明说:“我早上起来大概看了一下昨天的统计数字,没有细算,怎么感觉好像比上次的耗油量还低了。”

“那也有可能。咱们现在来仔细算一下,数据出来对比一下不就清楚了。”说着李剑在桌子旁坐了下来,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

周明也坐下后打开手中的笔记本,念了起来:“甘J88969仪器车出发前里程表数985,返回后里程表数9675,行驶公里数90公里。测塬5—井前液压表数541,测井后液压表数556,测井用时15小时;测塬5—5井前液压表数556,测井后液压表数566,用时10小时。两口井柴油发电机都没有启用。出发前加油180升,测井后回来加油0升。

甘J46850工程车出发前里程表数11767,返回后里程表数117665,行驶公里数98公里,出发前加油58升,测井回来后加油118升。”说完后停了下来。

李剑说:“好,咱们来算一下。还是那样,工程车好算118除98再乘以100,”李剑在纸上演算起来“等于9.6,就按0升算。

仪器车在井场测井每小时7升。第一口井用时15小时,第二口井用时10小时,两口井上的作业时间一共用了5小时,5小时乘以7,等于175升。也就是说在两口井上测试作业就用去了175升油。再看行驶公里是90公里,回来加油0升。这0升减去测试作业时的用油175升,还剩155升。用这155升除以90公里数,等于0.974,再乘以100等于9.74。”李剑放下手中笔抬起头来对周明说,“你看,仪器车百公里油耗没超过40升,工程车油耗没有超过0升。”

周明翻看上次的记录后说道:“上次是仪器车49升,工程车升。”周明有点疑惑,“哎,组长,我还没有转过弯来,怎么这次跑了接近400公里,路程几乎是上次的一倍,可是油耗怎么还比上次的低呢?”

李剑笑了起来:“你看,上次去塬6井,从加油站出来没跑几公里,车就开始上山了,你也知道那天的路是啥样子,坡陡,路软车走起来很费劲,尤其是上坡更是要加大油门往上爬,那样的路况肯定费油。而这次呢,虽然也走了些上山路,也爬了坡,但是总体上这次的山路要比上次的状况好,再加上这次走了100多公里的柏油路,你想是不是应该耗油比上次的少呀?”

周明摸着脑门说:“奥,我明白了。就是说把所有用油摊开到这四百公里上,百公里的油耗自然就降低了,如果是柏油路再长一点,油耗比现在还要低。”

“对呀。人家汽车制造厂车辆出厂的理论油耗绝对没有这么高。是因为咱们的仪器车身上背着好几吨重的电缆和仪器,再加上车辆跑的这路况,所以耗油量相对高也是情有可原的。”

“也是,要是车辆出厂时理论油耗就定到40多升,可能他们的汽车也就不好卖了。”

“所以咱们这次对车辆进行测试的目的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尽量准确地掌握咱们车辆在测试作业和行驶过程中的真实油耗。为下一步处理油耗超标的司机,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要是不经过实地对车辆测试,仅靠他们提供的理论油耗标准去处理油料超标的司机,要我说那是胡来。不但起不到教育职工、促进生产管理的作用,反而会打击职工积极性,也使生产管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尤其是被处理的司机就不服,你像上次测试老李开的仪器车,实际油耗就是49升。你按什么标准处理?要是按这趟测试的仪器车油耗40升当作标准去处罚老李,老李能干吗?再说人家冤不冤呀。”

周明笑着说:“要是那样处罚,车就没有人敢开了。每跑100公里,还要搭上九升油钱。”

“要是处罚就不是九升油钱的事喽,既然是处罚那就要加倍处罚了。就让你掏出九升油的钱来,那不叫处罚。所以呀,这次我们跟着小队到现场进行测试,看起来就是跟着上了几口井,统计了几个数字。但是这几口井、几个数字对效能监察来说却是意义重大。也为下一步对油耗超标的司机处理,打好了基础。”说完后,李剑让周明再到调度室去看一下,其他几个要测试的作业队,哪个排在前面?什么时候能上井。他要去和大队领导再沟通一下。

李剑来到张庆忠办公室,张庆忠忙站起来说:“来,来,快请坐。”

李剑就在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问:“怎么,今天没有出去?”

张庆忠拿着暖壶一边给李剑倒茶水,一边说:“昨天下午才去过,这不是马上到月底了嘛,去到采油厂要了点钱。”

“奥,又去跑结算去了?”

“是呀,不去要钱,拿什么给职工发工资呀!”

李剑说:“结算要钱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嘿,你是不知道,有时候结算要钱比要工作量还费劲。像我们这单位,甲方知道每月要给职工发工资,他要是不给钱,职工工资发不出去,事情可能就闹大了,所以结算要钱还相对好一点,那些私人测试队要钱难着呢。不要说你想每月去结算要钱了,就是年终结算要钱,怎么也得拖你几个月,有时快到第二年年底了,上一年的钱还没给你结算完。私人测试队老板就只有请客送礼,再通过各种关系去疏通财务部门。对他们来说结算要钱也是一场‘硬仗’。”

“咱们是国有企业,他们可能就不敢拖得时间太长了。”

“你看怎么说了,像我们作业大队主要就是每月去到甲方要点钱,保证每月的职工工资正常发放,还有正常的材料费支出。至于总收入的大头都是由项目部财务科去和甲方结算的,我们就不操心了。但有时候连我们这点工资和材料费的基本支出都要不回来。前年五月份,我到采油厂去结算要钱,人家说账上没钱给我们结算,我说你怎么也得想办法给我结一点,让我把职工工资发出去吧?可是他们财务科长说真是没钱。最后我都找他们财务老总去了,还是没有要回钱来。实在没办法了,我只好跑到咱们项目部财务科去要钱,好说歹说咱们财务科最后给了几十万先把职工的工资发了,愣是把职工的差旅费和奖金压了两个月。”(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