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七章

到了井场,周勇说看样子套管还没有起完,让李剑他们下车先休息一下。他去找井队技术员联系了。李剑下车后看了一下手表,十一点四十。短短100公里路程跑了近三个小时。

周勇回来后说:“李组长,井队开饭了,咱们先吃饭。我和井队长说好了,你和周明到前面那个活动板房去吃。”说着指了一下不远处的一栋铁皮房。接着说:“走,我领你们去。”

李剑和周明走进了铁皮房,只见房中一个条桌旁坐着一位50岁开外的中年人。周勇忙给李剑介绍:“这是测试井监督张师傅。”又给张师傅介绍说:“张师傅,这是我们公司巡视组李组长。”

张师傅赶忙起身和李剑握手:“李组长好。”李剑握着张师傅的手也说:“张师傅好。”说完以后在桌子边坐了下来。

周勇又说道:“李组长你们就在这和张师傅一块吃,我去安排一下其它的活。”

“那你们咋吃?”李剑问。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饭盒,在食堂打饭就行。”周勇说着走了出去。张师傅也跟了出去,赶忙小声问周勇:“你们巡视组长多大官呀?”

周勇也小声说:“嘿,老张,李组长是从北京总部来的副处级纪检监察员,你可给我们招待好了。”

老张伸了一下舌头,“哎呀,大官呀。”

原来这里是甲方监督专门休息和吃饭的地方。监督老张回来坐下以后就和李剑寒暄起来。一会食堂炊事员把饭菜送过来了,四菜一汤有鱼有肉,看样子可能比职工要吃得好。是不是周勇告诉井队长后人家给专门加的菜就不得而知了。

吃完饭后,井队已经把套管起完了。作业队周勇他们几个人忙碌起来。先将汽车尾部朝向井架摆好,然后拉起了安全警戒带,接着拉电缆、抬仪器、接仪器。李剑和周明想帮忙,周勇他们也不让帮。说句实话还真不知道从哪插手。

周明到车上统计了柴油发电机表数后,下来告诉了李剑一声。

看着绞车电缆将仪器拉上井台,井口工又把仪器扶正后下到井里。好像开始正常测井了。

李剑上了仪器车,看到操作员正在操作仪器,仪器的电脑屏幕上跳动着曲线。操作员看李剑上来了,笑着指了一下旁边的椅子,“李组长,您请坐。”

李剑赶忙说:“不用管我,你忙你的,我就是随便看看。”

李剑从仪器车上下来又进了绞车操作室。司机老张正在开着绞车,打了声招呼。李剑在旁边坐下说:“张师傅,我记得原来有专门绞车工开绞车,现在怎么是司机自己开?”

张师傅回答:“你说的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一个小队专门配一个绞车工,连续测井时间太长,绞车工太困了,我们司机才顶一下绞车工。现在人员紧张,不设专门绞车工岗位了,就我们两个司机轮着开绞车。可能是年龄大了,测的时间长了,尤其是后半夜,还真犯困。”

“在路上要开车,到了井上又要开绞车,肯定是够累的。”

“主要是熬上一夜,井测完了你还得把车开回去。别的人测完井后,上车蒙头就睡。我们司机还得几个小时往回跑,路上安全又特别重要,一不小心就要出大事故,实话说是真累呀。”

听到张师傅说安全,李剑又想起来井场时走的土山路,所以随和了一句:“来井场时的山路也太难走了。”

张师傅说:“那就根本不是路。采油厂在哪个区块布井了,就用推土机沿着山边推一条土路,一直推到井场。路又窄,地基还松软,我们多年的老司机了,开的也是提心吊胆的。有时候看着沟底害怕,就将车往里边靠,谁想到路边的树枝又把车给蹭了。回去还要扣奖金。你说这活好干吗?”

李剑笑了,“张师傅,在这山沟里有出大事故的吗?”

“咱们单位没有,别的单位有。去年外单位有一台工程车翻到沟里去了,车上三人死了两个,重伤一人。场面好惨。那也就是一台工程车报废了,损失几十万。要是咱们仪器车,除了车辆,只是仪器就得几千万,要是出了大事故,损失就没法说了。”

多好的职工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也忘不了国家财产的损失。这不就是‘铁人’精神在基层职工身上的体现吗。

李剑把话拉回到绞车技术上,“现在下井仪器测速多少?”

“仪器下井每小时1500米,仪器上提要求测速100米。”老张一边操作一边回答。

“那起下一趟仪器最少4个小时?”

老张说:“得将近5小时。”

从车上下来后,看周明站在那里望着钻台,李剑就说:“怎么样小周,没有体验过这种生活吧?”

听到李剑问话,周明忙转过身来说:“还真没有到现场看过咱们作业队测井,看到钻台和仪器下井还挺新鲜的。”

“走,到外面的山坡上转转去,看看外边的风景。”

说着李剑往井场外面走去,周明在后面跟着。俩人走到离井场100米开外的山坡上坐了下来。李剑掏出烟点了一支,然后转头问周明:“上这趟井有什么感想?”

周明说:“刚才来的路上,路边的深沟都望不见底,真吓人。我当时想:这车要是开得不好翻到沟底,恐怕连尸体都找不着了。”

“是呀!在这么差劲的环境下,我们的职工长年累月在这干活,既离开了温馨的家庭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公司的发展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不是感觉一线职工比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贡献还要大?”

“组长你说得对。公司几十亿的产值不就是作业小队一口井一口井干出来的吗。没有他们在井场的吃苦、流汗,哪来的公司收入。”

“所以我在想一个问题,这次我们把油料管理作为效能监察的立项,从管理的角度上说是大队领导和油料管理员的事,但是最后的板子是要打在司机屁股上的。可是你也看到司机的辛苦劲了。我都在想真要是测试完了以后,定出了标准,小高再把每台车的真实油耗统计表摆到我们面前,对超标的司机我们怎么下手处理呢?”(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