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丝路十一年:愚公移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教育体制改革以来,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基本上被搬去了一座,另一座也在摇摇欲坠之中,就是高房价问题。其实早在三年多以前,事情就已经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首先,城里的房价太高了,高的实在是大多数人都买不起。银行利息远远高于租房的价格,恰好廉租房、公租房的建设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人们想干脆不如租房好了,所以新房造出来买的人就少了许多,因为刚需减少了。

其次,由于城里人劳动时间的减少,休息时间的增多,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现在更倾向于往郊外居住。记得当年老黄和刘小劲他们在一起高谈阔论谈房价问题的时候,老黄曾经说过一段预言,今天房地产业是万达和万科雄霸四方,而将来一定是碧桂园独占鳌头。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因为碧桂园的房屋一直都布局在城市的周边,而多采用园林式建筑,他觉得这更符合未来人的居住观念。现在果然应验了。

再次,中国的房地产业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候造的房子离现在都已经接近0年的房龄了,不少房子开始进入折旧时代。一方面,房屋的质量在下降,另一方面,那时候设计观念设计出来的房屋布局和物业配套都已经显得非常的落后。那些手中有三套房、两套房的房主们担心时间久了,房屋的残值更低,于是就开始低价出售他们的房屋,这样一来就对一手房产市场形成了严重的价格冲击。

所以在以上因素的制约下,房产价格从三年前就开始拐头向下了。虽然房价下降给人们带来了欢欣,但并没有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因为中国人向来喜欢买涨不买跌。对于年轻人来说,那些丈母娘们再也没有理由要求孩子们没房不结婚了,因为她们也会算经济账,孩子们投进一大笔钱,不过多长时间就缩了水,这也是她们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因为房子惹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少。有点钱的到郊外买个房,没钱的就在城里租个房,怎么都能顺利结婚。

那些0年前的房奴,到今天终于把所有房贷都还清楚,于是他们的消费能力也陡然增强。这些当年的80后算起来都50来岁了,房子的事儿几乎折磨了他们0年,如今房贷还清,事业也到了人生的顶点,可以说是杠上开花,终于熬出了头。由于教育已经进行了改革,所以他们的孩子在受教育的后半段没有投入太多,于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反倒成了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

不过消费是消费,他们这个年龄的消费和0年前的同样年龄人的消费却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因为他们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们的消费需求并不仅仅着眼于常规的衣、食、住、行,而显示出强烈的个性化。不过,尽管有这么强烈的个性化消费的需求,但真要问他们需要什么,他也常常回答不出来。因为在他们的感觉里,该拥有的都有了,所以他们认为,他们的需要,需要那些商人们自己想办法来为客户解决。

供应端这边,当然不会出问题,他们敏锐的把握住了这些信息,创造出各种各样新型的消费模式。比如说服装供应方面,出现了这样一种服务方式,这是广州的一家叫良品的公司发明的。他们首先集合了一批优秀的缝纫技师,又采购了先进的制版设备,然后再创办一个微信公众号,通过各种手段向外传播。当你有购买需要的时候,只需在里面预约一下,就会有人联系你,上门过来量尺寸。然后,他将量好尺寸发回到公司总部,输入到电脑中,很快就有一个符合你体型要求的专版设计出来。十几天以后你想要的衣服,就通过快递寄了过来。

对于这种服务,就算是见多识广的老黄听到了,也感觉非常的新奇。于是他想体验一下,就在儿子推荐过来的公众号上做了一个预约。很快就有一位女孩儿给他打来电话。连地址都没有问,因为这些老黄已经在里面都写好了。这位女孩儿只告诉他感谢老黄的预约,她将于40分钟以后到达,到时候会带一些面料供他选择。

大约就是40分钟,有人过来敲门。一位非常清丽的女孩儿出现在老黄的面前问他:您是黄先生吗?老黄点点头,将她请至客厅。那女孩儿没有马上进入客厅,而是从旁边的手袋里,拿出一双鞋套套在了脚上,然后才走入客厅。

老黄对那女孩说:“这几年体型变化比较大,总感觉买不到合适的衣服,你们这个服务啊,恰好满足了我的需要。”

“是啊,黄先生,我们这个公司就是考虑到这样的需要才应运而生的。”

“嗯,不错。”老黄有点自言自语,并展开了自己的思索。

他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人穿的衣服都是妈妈自己做。自己做嘛,当然样式就不是那么符合心意的要求。有一次妈妈给他做一条裤子。那时的老黄要求做成喇叭裤,因为当年正在流行喇叭裤,可是在老人的眼里只有不良少年才穿喇叭裤,所以妈妈就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将裤子做成了传统的筒子裤。裤子做好了,老黄非常失望,但也没有绝望。到了晚上妈妈不注意的时候,他自己将那条裤子拆开,按照心里想的缝成了一个喇叭裤。虽然缝的不是很平整,但样子大体还差不多,弄得妈妈哭笑不得。

到后来家庭条件好了一些,就开始到百货商店自己买布料,送到缝纫店里做衣服。这样做出的衣服就比较好看。

再到后来各种各样的服装商店兴起,那些衣服能够紧跟潮流,更勾起了人们的购买欲,于是街上人们着装的颜色才丰富多彩起来。

再后来,名牌消费成了热点。

老黄一边琢磨着,一边想着这些物事。是需求催生了供应还是供应催生了需求呢?然后他一边琢磨一边又给了一个答案。在人们经济上受到限制的年代,人们会把需求着眼到基本的衣食住行,这个时候是需求决定供应。但当经济比较繁荣的时候,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都已经得到了满足,就产生了个性化的需求。如果这些个性化的需求不能得到集约,那么供应的成本就会变得非常的很高,因此也不一定能得到及时的满足。

现在有互联网,思考一切问题都要把互联网的因素加进去。这就是十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互联网+运动的背景因素。不管你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只要相同的需求,无论对个体来说数量是多么少,但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天量,就更易于供应端解决问题,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供应成本。

这两年老黄年龄见大,眼睛也花了。看电脑,总觉得很累,因此写东西也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了,但是他思考的习惯好像从来没有停止。

不一会儿那女孩儿就把老黄的尺寸量好了。问老黄:“先生,您准备要几件?”老黄说:“我刚才挑的那几种面料,每样要一件吧,总共五件。”没想到那姑娘却说:“黄先生,我建议您从挑选的布料里面选一个您最喜欢的颜色,先要一件。等衣服寄过来,您穿着合适再下那四件的单。这样能防止万一我量的尺寸不合适造成您的浪费!”

“哦,你们的服务还那么贴心?”

“是呀,只有客户满意,我们才能生存啊。”

“那谢谢你!”

“不客气,是我们应该做的。”于是就告辞而去。

【作者***】:本章分两段(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