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端午节除了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传统优良习俗之外,还有另外一项传统的体育竞技习俗—龙舟。

本土龙舟历史悠久,按制造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用杉木制造而成,另一种龙舟用松木制造而成,194年,我村用松木制成新的龙船一条,直到那条龙船坏了又改用杉木制造了一条新的龙船。新龙船船体分为5排(有称档),每排并坐两人,整条船可以容下五十六、七人作业。本土传统的龙船头各处大同小异。至于船身,有的绘画着龙鳞,有的船身稍画上几笔龙鳞,亦无头无尾,但形状较大。船上设有锣鼓手三人,舵手一人,即船体中间设有鼓手,前部有锣手,铜锣挂在竖着的圆木上,人就站在旁边敲击;一至两人骑龙船头,在于呐喊助威;而船体最后站一人梢桨,就是船舵。“鼓是令,梢是命。”锣是听鼓声的,也有鼓动的作用,而骑龙船头的人,就是发施号令。村与村之间龙船,各有固定颜色,另外,在鼓上也可以表明村的姓氏,划龙舟的健儿们亦可穿着醒目的龙舟服,戴着醒目的龙舟帽子,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区分于其他龙舟。

竞赛形式有两种:一是友谊赛,群众称之为“趁景”,不设奖品,也不需要除乡镇之外的其他主办单位组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舟在江面上相遇,往往会自发地进行比赛,这种比赛没固定时间、路线,聚散自由。另一种比赛形式是“放标”即“赛龙夺景”,群众称之为“斗标”、“斗大景”、“斗景尾”等。参赛的龙舟起码有十几条,加上一些“趁景”的龙舟,总数往往超过五十条,是一项跨区甚至跨县的体育比赛。开赛之日,观赏台附近一江两岸,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逾万观众,紧张激动人心的气氛笼罩每一位在场观众的内心。比赛时间将到,参赛龙舟汇集于出发地点,按抽签挑的水道线,一字儿横排于江面上。此时运动员精神百倍,岸上人群翘首以待,静候发令。时间一到,鸣炮开赛,这一仪式叫“放头”,是竞赛过程中最精彩的一环,可以想象,这一刻平静的江面上突然万船竞发,雷鼓声震天撼地,舞动着的龙舟似乎成了主宰江河的神兽,这一刻紧张,颤抖的时刻紧扣岸边每一位观众,一刻紧张得凝固的空气被这千钧一发的暴发炸开来。

观赏者往往能以一睹“放头”为快。“放头”号炮一响,群龙竞发水声飞溅,喊声震天。岸上人群往往自发地组成“啦啦队”,喝采助威。完成比赛路程,到达终点,这叫“抢红”(即夺标),“抢红”这一环节也很吸引观众,虽经几小时的竞赛,参赛龙舟往往难分高低,并列前茅的情况常有出现。接着是颁奖,获奖龙舟需绕场一周,以示答谢,并且接受两岸观众的祝贺,比赛程序到此结束。

前几十年至上世纪90年代,在这里的端午节前后,村与村之间的龙舟表演俗称为耗船,或者有“亲戚”、有友好关系的村与村之间举行龙舟表演。而邻近附近的村子,各有各的龙舟节,我们俗称“龙船景”。各村当景的时间错开,当景的那条村,宴请宾客,村里发出请柬,邀请世谊友好,同姓宗亲赴宴。今天轮到这村当景,附近友好的村就来这村趁景;明天轮到那条村当景,其他村就又到那条村趁景。如此,他们都成为了友谊的使者,增进了双方的感情。“趁景”即不竞赛龙舟,纯粹是游龙嬉戏,庆贺节目。当景的那条村,河岸两边还是人山人海,燃点过爆竹,拜神完后,各村的龙舟就在河上竞相争艳,戏水。站在龙船头的人手中燃放着爆竹,或激情挥舞着动作想船手们呐喊助威。不论是打锣的还是打鼓的亦或是其他船手,都是满腔热情,激昂高涨参与其中,健儿们挥晒端午汗水,释放着豪迈激情,在江面成为真正的“龙”,飒爽英姿。当景的村还为其他村的龙船准备了茶树、水果、香烟、糖水、各种大饼(龙船饼)甚至还有荔枝。经济好的村还为其村的龙船健儿准备好一套标准醒目的龙船服和龙船帽。如此一来,健儿们不仅在自己村能够分到一大堆美食,还可以在其他村分到不同的美食,这些美食都是端午节的美食,以龙船冠名,吉祥如意,遇上了大方的龙船头指挥者,还会分到一包红包呢。在耗船的过程中,健儿们都喜欢船下的龙船水,往往停下来休息时总会用这些龙船水来洗手洗脚,寓意吉祥。当完景后,各村的龙船就不约而散。端午节前后,各村都有为健儿们准备龙船饭,龙船饭丰厚美味,为端午节的气氛增添活力,激励人心,饭后往往还有本地荔枝吃、有烧猪分。

当然,我们本土也有举办龙舟比赛的时候,如果是比赛的话,那场面可热闹了,龙船上的健儿,个个整装待发,雷霆万钧之势,力大无比。一声令下,赛龙如离弦之箭,水花飞溅,力争上游。沿岸观众呼声震天,齐声呐喊,看的神情紧张、刺激,为自己的船队和参赛的亲人捏一把汗。

大概是小学5年级的时候,我便有幸跟随大队走上了龙船,当上了一名龙船健儿,成为了最年轻的新手之一,刚开始是怀着好奇与超强的勇气和毅力才敢于走上那条对于我来说非常陌生的家伙,因为毕竟是年级少,水性不太好,所以很是害怕,而且龙船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想起了当时,竟是背着家里人,偷偷地加入了龙船健儿的队伍来。刚开始时,因为不懂操作,所以被安排坐在一旁舀水,很快地看懂了别人的扒法,于是主动要求当上了一名真真正正的龙船健儿。随着大伙一同出发,随着龙船一起闪烁光芒,乐在其中。

至今,多少年了,我不愿去计算,但是,我仍旧很清楚龙船的扒法。

龙舟节过后,龙船就会被安放在屋子里保存好,待到下年端午再派上用场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