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乡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站在异地或者异乡,乡愁、乡思情总会涌泉般从胸膛上翻涌而上。夜深人静,虽站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繁荣的大都市,心里又难免泛起灯火阑珊的错觉。思乡的愁绪会化作惆怅的歌谣在耳边响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根,就像落地的种子,一辈子都在那里落地生根;而人,一旦在某地方出生,并且在那地方成长起来,他的根就属于那地方。哪怕他将来离开故地到别处谋生。身在异乡为异客,最多,也是第二个家,只能说第二。游子对故土的眷恋是珍贵的一份情,也是难能可贵的一份情,这份情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故乡魂,就是无形的植根深深地扎在无数游子的灵魂深处,情归何处,就将落于何处。我有理由相信,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彻底忘却自己故乡。外来人员,特别是来到异地城市打工或创业的漂泊者,心底里总会无时无刻惦记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哪怕是家乡的一粒泥土,也会唤起游子们无尽的乡愁,于是,故乡的强烈归属感由此油然而生,随脑海中的阵阵怀想而波涛般似的荡漾无穷,再于是,衣锦还乡,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理想。我们看到的是,每年的春节,大批的外来工都组成返乡大军,在一票难求的煎熬中苦等列车,为的是盼望着遥远的、美丽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在他们的眼中,灵魂里,故土永远都是永恒美好的,再也没有何处能与之比美,这是一种情,乡情,恰恰地说,是乡魂,千金难买。你不难想象,当他们踏上了回家征途中兴奋的那一瞬间,那一瞬间兴奋的眼神,感动了所有有共鸣的人。可悲的是,有些人因为经济、工作等原因,多年不曾回到自己的家乡,每年春节只能在本来不属于他们的城市望着远方故土春节的天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乡魂超越人类的界限,延伸到自然界一些比人类还要低等的生物。燕子,是典型的代表。每年的春季,它们都会从万里以外的北方翻山越岭,不怕风吹雨打,历尽艰险,最终都能按时令到达南方的故土,而且从不迷路,从不入错主人家的房子。乡魂,已经植根燕子大脑多少万年呢。

有人或许提出疑问:难道没有定居在外地的人吗?侨胞不是定居在外国而且从他们移民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在异地落地生根吗?是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何况我们的华侨人数之多,侨胞人数居世界各国的首位。但是,反过来想想,这些人之所以移民,必然有他们的深层原因,不都是为生活、为发展吗?至于有没有对故土产生了抵触情绪而导致移民,那不重要,我想说的是,故乡魂,是每个人从孩童时代开始有意识时就开始形成了,但不是一出生就具有,只要没有外界的恶劣影响,是会像植物的根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生越深,越扎越紧。而良好的因素的影响,就像根需要吸收的养分,促使其长得越快,扎根得也越稳重,风雨不倒的。

是的,故乡魂促使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故土。由此,促使人类形成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不得容许旁人尤其外族诋毁、侵犯自己的家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英军,他们甚至赤手空拳,或手持农具、木棍,与全副武装的英军展开生死搏击,捍卫了自己的家乡、尊严,赢得了世人乃至国际友人的敬仰与尊重。如此的例子,在过去的抗日战争并不少见。

乡魂还有一种令生人为之震撼的意识,那就是处于垂暮之年的老人,当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就会对子孙三申五令地说就算去了,也一定要把我的运回老家再去。这样的例子也是累见不鲜的。生于此地,落叶归根;孕育的故土,孕育了一方人,生老病死,也将会是一番轮回,如此不断繁衍,新生、消亡、再新生,…消亡的结果,最终也会化作故土的一份子,留下了永不腐朽的灵魂,守护故土的灵魂。

不管如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热爱、眷念自己的家乡,做人才能忠诚,才更容易的地被旁人看出他是个重情义的好汉;对自己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的人,他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他的脑子里充满了爱、充满了情与义,血管里流着的也是爱、情与义的血液。乡魂,小则可以是村,大至国家。于是,我可以对别村的人抬起头自豪地说:我来自彭屋;或者当自己身处于国外,我很是自豪地对外国友人说:IefromChina。

这就是乡魂。(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