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吴锦红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哎呀、新娘子这么勤快还亲自洗衣服呀。”从场坝外竹林边走来一个女娃大声喊着。“天啦、你怎么会寻到我这个地方的……”严家凤甩着手上的肥皂泡,冲过去亲热的拉着那个女娃的手,不停的抚摸着。

“余江、介绍一下,这是我姨妈的女娃,她叫吴锦红在镇供销社坐办公室呢!他叫余江、住我家在水电站上班。”严家凤热情洋溢的介绍。

望着站在面前这位身材修长的女娃、她有着一张漂亮而又生动的脸、一对长睫毛配上一双浅褐色的大眼睛,她给余江的第一印像就觉得她有着匈奴后裔的血统。(历史上的匈奴民族分南北两支,南匈奴流落到青海、甘肃一带与汉、藏、蒙民族血统混杂。另一支北匈奴迁徙到当今中欧的匈牙利。)“不是上班,是在水电站做民工抬石头”余江笑着说。

“别哄我、怎么看你都不像在工地上抬石头的民工。”吴锦红瞪着浅褐色的大眼睛不相信的说。

“余江是城里下乡知识青年、到水电站的时间不长……”

“我的感觉是对的吧、城里娃儿跟乡里娃儿在说话和气质上是有区别的,我在城里上了两年学,不管你怎样变化穿戴、只要你一开口我就能分辩出你是不是城里娃儿。”吴锦红显得很自信。

“锦红在地区财校读的中专,现在是当干部的工作同志了,她是我们家里最有出息的人尖尖!”

“你嫁到这里我一直想来看看,今天是星期天我就转过来认个门,搞清楚我姐的门朝那里开,树朝那里栽。”吴锦红拉着严家凤的手来到堂屋里坐下。姐妹俩叽叽喳喳的说着话,余江回到房里躺在地铺上拿着本书看。过了一会儿、吴锦红进房来翻看余江手里的这本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安?巴?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

“哟、你尽看外国作家的书啊!我也喜欢看书、借本书给我看好不好?”

“我带了几本书、只要你喜欢可以随便拿去看。”余江从枕头下把几本书拿出来、吴锦红随手拿了一本就要余江到堂屋里来一起坐。严家凤见有余江陪着吴锦红说话,就忙着进灶屋去炒菜做饭,回头对余江说:“中午别到食堂打饭、你就在这里帮我陪陪表妹。”

和吴锦红谈话中余江得知:吴锦红属于公社推荐到地区财金学校读书,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沿河镇供销社办公室工作,具体负责对各种供应物资的票证管理。现在沿河镇各个单位、部门的大小头头们没有吴锦红不熟悉的,当然、别人找她开后门办事、要票证,她找别人办事也很方便的。

吴锦红也问余江下乡后的一些情况,余江粗略的讲了自己家庭和下乡队里的情况、又说了上大学有机会没结果的事……吴锦红感叹嘘唏、替余江遗憾不止。

通过和余江的谈话、吴锦红惊喜的发现这个城里的下乡知青的文学水平高、政治敏感性强,语言有着丰富的知识性和幽默感……这是她从农村到学校、由学校到供销社都没有遇到这样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男娃。再加上哪怕是一身旧破衣服、蓬乱的头发都无法掩盖的他的英俊和帅气,难怪表姐严家凤对余江特别关心、爱护……吴锦红渐渐地由自认为感觉良好的矜持,转变为对余江的喜欢,还有着一种相识恨晚的遗憾,她目光中下意识地流露出对余江的热情……“余江、论你的学识以后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今后我会尽力帮助你、好吗?”

“个人的前途实际上与国家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时代都有即得利益者和失势人。然而、历史的潮流从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和社会永远会朝着人类发展的先进方向迈进的,任何一个人、甚至更强大的政治人物和政治团体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充其量也只能拖慢一下历史的进程。历史的长河会稍微停顿一下,还是要以势不可挡的步伐前进的。你看看长江、黄河、它不管遇到多少高山险阻,大不了多转几道弯,积蓄更多的能量、最后会以排山倒海的力量推倒一切障碍浩浩荡荡的向东流去。这就是任何大自然和个人都无法改变的历史潮流!这就是历史发展观,这就是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文明史。”余江侃侃而谈。

“你简直是口若悬河,请问:如果一个极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他又恰遇历史潮流的拐弯处,岂不悲哀?”

“是的、从微观上看,对个人来讲也许是有些不公平,但是、他的遭遇也是一个历史时代的组成部分,历史大舞台上是由千千万万人去扮演的。历史朝正确方向前进的同时,也是一个摸索前进的过程,俗话说:摸着石头过河。历史走点弯路也是难免的,然而、他个人的不公平遭遇却为历史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了反面错误的依据,使历史抛弃错误,走向正确路线。从宏观上看、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大幸!对他个人而言、是不幸!在历史的选择关头,他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他虽然不伟大、至少也要算个悲剧英雄。”

“以你的经历和历史观来看,你的不幸你能承受,但是你付出了青春的代价。”

“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以……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也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认为个人一时的失意和潦倒都不能产生妄自菲薄,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你才会过得超脱,你才会时刻准备着捕捉那转瞬即逝的属于你的机会……也许你要说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我也要坚持认为:已经得到的、容易得到的未必是最好的!”

……

吴锦红深深陶醉在与余江交谈的快感中,她还没遇到像余江这样年纪轻轻的能有这种豁达的胸怀和富有哲理的思维,高超的、逻辑性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在她满脑子都装满了余江,以致表姐严家凤喊吃饭、她一时都没反映过来。

“锦红、讲话能当饭吃呀?我们的才女遇到知心朋友哒,一见面知心的话儿说不完……你们吃完饭再说好不好?”严家凤取笑吴锦红。

“不要笑话我、我们讲的都是我以前没接触过的话题。余江真是很不错,今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记住:下个星期天我再过来玩,表姐欢不欢迎我。”

“肯定欢迎你!只不过是、今天来看我,再来玩只怕是看别人吧。”

“表姐真坏!……我是来还余江的书。”严家凤话语直爽搞的吴锦红有点腼腆。

一个星期转眼就到,那天中午余江正在工地上拿着饭碗排队准备打饭,房东严家凤来到工地上,一把夺下余江的饭碗对他轻声说:“别打饭了、跟我回屋里吃去,吴锦红还书来了。”严家凤又去找公社带队干部说:家里有事要余江打个帮手,请半天假。房东老板有事相求、公社干部当然同意。这么多民工住在别人家里是免费的,帮房东做点事也是应该的。

余江在路上就远远看见吴锦红穿着时兴的碎花大棉袄,脖子上扎一条红纱巾站在场坝里等候余江和表姐。余江把扁担和竹箕往厢房边一丢笑着对吴锦红说:“真的来了?你不来我还不知道今天是星期日。”

“言而无信非礼也。星期天休息在镇上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就过来和表姐玩玩顺带把书还给你。”

“都进屋坐、外面风冷,余江你不晓得为什么喊你回来吃饭吧?吴锦红买了蛮多好菜来慰劳你,我们算是陪客!”严家凤边说边朝余江眨眼睛。

“表姐、你少说点冤枉话好不好?别人不会把你当哑巴卖。”吴锦红笑着反击。

“不跟你闲扯了、你姐夫他们也快放工回家,我去准备一下、你俩帮忙把饭桌摆好等他们回来就吃饭。”

严家凤的话音刚落、邵家兄弟就扛着锄头进了屋。“哎呀、表妹来啦、你表姐办了什么好菜招待表妹?”邵老大热情的和吴锦红客气。

“吴锦红今天是“蜻蜓咬尾巴、自己吃自已”。老大你看:表妹带来的卤鸡、卤牛肉、还带来一大火锅腊猪蹄子。我只添加了一点小菜。”严家凤指着灶屋里瓷盘装着的菜和烧着的火锅说。

“好哇、那就谢谢表妹了、来呀余江、我俩把饭桌抬到堂屋中间,今天我们喝点酒。”邵老大兴致勃勃把酒菜摆上桌,严家凤把吴锦红、余江安排并坐在上席,邵老大、严家风两边坐中席,邵老二坐下席。鉴于余江上次醉酒致病,邵老大俩口子也不敢劝余江喝酒,对余江网开一面,随意余江喝多少都不劝酒。对吴锦红就不客气了,先倒上满满一杯、以观后效。吴锦红见到这种架势会吓死连忙说:“姐夫哥、你不晓得吧?这种酒是我给你带来的、点火就着的五十三度的包谷酒,是供销社酒厂里特制的礼品酒。虽然酒香质量好,但是酒度高的吓人,你想把我灌醉呀,我喝半杯就不错了。”

“我是想说、这个酒倒出来好大酒香味,真是好酒!”

“我还没来的及给你说,表妹给你带了五斤酒,是用酒票都买不到的好粮食白酒。又送我一条红纱巾,和表妹系的是一个样式。这些好菜可能是……”

“少说话、多发财、多吃菜。”吴锦红打断了严家凤的话头,又用筷子给余江夹了一个卤鸡腿,“吃个鸡腿、上工地有力气干活。”

“谢谢、大家都多吃菜、来、小兄弟你也多吃菜。”余江站起来与大家客气一番,又特意和对面坐的邵老二打招呼。

“老大、你看见没有?表妹的筷子长眼睛吧,鸡腿就飞到余江的碗里去了。”

“我这个表姐嘴巴怎么这样讨厌,我用这个鸡腿把你嘴巴堵住,看你还瞎不瞎说。”吴锦红又夹给严家凤一个鸡腿。

邵老大、余江、邵老二看着她俩斗嘴都开心好笑。

山区的冬天总是阴霾重重,不出太阳的天气、简直难分清是什么时辰。饭后坐了一会儿,吴锦红说:“趁天还没黑下来,早点回去路上看的清楚。”严家凤要余江把她送回镇上去。余江换了件干净衣服就和吴锦红顺着门口这条田埂路往山下公路上走去。沿河公路像条巨龙似的蜿蜒延伸到远方,公路下清亮的河水自由欢畅的流淌,公路上静悄悄地很少遇到车和行人。一路上、余江随意的问吴锦红工作累不累、忙不忙,吴锦红介绍她的工作有时轻松有时忙,主要是管理全镇几万人口的各种生活物资、生产资料的票证制作与发放。

“我真不知道有多少种票证?这些东西在家里都是妈妈管着的。”余江问。

“现在市面上的票证很多!我们沿河镇除了粮票、布票是国家发行的,其它的所有票证都要在我手里过:比如酒票、肉票、肥皂票、火柴票、煤票、柴炭票、豆干豆腐票、自行车票、煤油票、过年时糖果点心票、蔬菜票……还有许多不公开发行的物资计划票:比如铁钉、铁丝、木材、砖瓦、水泥……还有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塑料薄膜……这些东西都要在我这里批计划,才能到下面门市部提到货。”说起票证来、吴锦红如数家珍。

“照这么看来、你的工作关系到全镇人的日常生活,还真正是个掌握供应物资的权力部门。”

“应该说是在镇供销社主任领导下的物资管理办公室。我每天上班、都会有各个部门、单位的领导和负责人来我办公室谈工作、造计划,就是你们水电站指挥部都和我们有业务关系。计划经济嘛、无计划就没有经济、无计划寸步难行。”

“我喜欢吃肉、找你要几张肉票没问题吧?”余江开玩笑。

“好哇、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吴锦红从挂包里拿出一个红色钱包,摸出几张盖有大红印章的肉票。余江连忙推开吴锦红的手:“我开玩笑的、你当真了、我现在要肉票没用,等我以后有家庭了,我再找你要肉票。”

“就这么说、我今后直接把肉买好交给你。”吴锦红不失时机地回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俩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地就到了镇供销社大门口。分手时、余江客气的说:“有时间的话再去你表姐家玩。”

吴锦红微微一笑:“以后你应该到我这里来玩的时候多些,如果不出意料的话,下个星期的某一天你就会到我的办公室来玩。”

“怎么会呢?我一个电站工地上的民工随便到你办公室玩,影响你的工作、别人不把我赶出来呀!别拿我开玩笑了。”

“信不信由你,下个星期再见!”吴锦红调皮的笑着走进大门。(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