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余江过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先进托人带口信要余江到广播站去有事。放工后、余江上街后天黑尽了,赵先进搞了几个菜正等他吃饭,余江又累又饿上桌子就吃。赵先进告诉他:唐昌美知道余江这次上大学有希望就要张美给余江带了几本政治学习资料好应付政治考试,还说有时间的话就过来看望余江。余江拿着学习资料感激的说:“真要谢谢唐昌美、像这些关于政治学习的资料我还真没有。”

“你不晓得吧、这些资料是她从爸爸唐主任那里翻来的,唐昌美是费了心思帮你的,你现在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命中带桃花……”

“别扯没用的、说点正经话,你在公社里听到什么小道消息没有?”

“这次大学招生、知青们为了上大学都削尖脑袋往里面钻,很多人通过托关系走后门……你想:这次招收工农兵学员又不像文革前凭学习成绩考试上大学,完全是各级干部推荐,而表面上说是贫下中农推荐。这样一搞干部们更加吃香了,我听说有的知青给干部送手表、送自行车……甚至有的家长直接到干部家里谈条件,现在就看你有什么本事了。”

“我现在是尽人事、知天命……依我看我们大队的干部、社员还是朴实、厚道的,至于其它地方的歪风邪气那有什么办法呢……”

“你们大队现在什么情况?你有多大把握?”

“有屁个把握,我只晓得大队、小队的干部、社员们还比较支持我,再往上面公社、县里我是一点把握都没有,高处不胜寒……”

“我认为你最大的麻烦是胡主任的弟弟胡兵,你的表现可以和任何人比拼,就是和胡兵难分高低,其中原因你心知肚明……你是生不逢时、真是即生亮、何生瑜,你俩人怎么就搞到一个大队里……”

大队里召开了上大学资格贫下中农推荐会,这是文代兵、覃得孝为了应付胡主任而用心解脱大队干部的责任召开的。他俩想:就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要求的办,让全大队贫下中农直接推荐,该谁上就谁上,到时侯看胡主任怎么办?开会当天、全大队,小队干部、贫下中农代表五十多人直接对十二名下乡知青、回乡知青进行举手表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青年人为农村做了什么?做的多、做的少这些小队干部,社员心里都有本帐。推荐结果出来:余江获的第一名、胡兵列第二名。文代兵、覃得孝为了将会议记录做的更扎实,在每个获票人的票数后面,都要各小队队长,贫协组长签字画押。他俩笑称:把这次推荐会做成铁案。

文代兵回公社汇报时,正好胡主任不在办公室,他趁机有意把大队推荐结果给一位副书记、一位革委会副主任看了,他们都瘪了瘪嘴好笑,文代兵就是要通过他们把消息在公社传开,形成即成事实。胡主任回到办公室后,文代兵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说:“我和覃书记为胡兵做了很多工作,十二名人选、胡兵得了第二名,我们也真没办法了。”

胡主任板着脸不作答,只是反复看这份签字画押的推荐表,最后冷冷的说了句不知是批评还是表扬的话:“你们在这个工作上做的蛮扎实,还弄了份签字表……”

招生工作接下来就是政治审查,余江的父亲现在五七干校劳动,他的历史问题组织上内查外调也没有什么证据,虽然没有官复原职,组织上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余江的政审也就过关了。剩余的时间余江要准备招生的文化考试。余江放工后回到知青点,随便吃点什么东西就在煤油灯下读读唐昌美送来的政治学习资料,上面都是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革命理论文章,国内外政治形势。再就是学习文代兵和公社文书给他透露的要多学点农业二十四节气、春播、秋收……的农业常识。事后证明:多学了点农业常识果然在招生考试中余江加分不少。

在公社集中招生考试的前两天,公社文书下大队里来通知文代兵、覃得孝:公社革委会招生办决定给幸福大队一个正取、一个备取的两个名额。听公社文书说:全公社二十几个大队就只有两个备取名额。文代兵和公社文书私交关系好,听到决定后、三人会心的笑了笑,文代兵半开玩笑说:“还是公社领导水平高,会想办法多增加一个备取名额。”

招生考试这天、全公社经过层层选拔的二十七名考生进入设在公社会议室的考场,余江望着久违的课桌,趁其它考生各自忙乱之机,他弯下腰去深深吻了一下课桌……上午考的政治,由于余江准备充分,政治问答题、论述题他基本上都答对了。下午考农业生产知识,结果更是对余江两年多辛勤劳动和提前复习的加倍回报,考题都做对了。余江走出考场时,文代兵、赵先进、还有从茶园坡赶来的唐昌美在外面等他。赵先进在馆子里订了菜,就借这个机会大家在一起为余江庆贺。几天后、公社招生办的结果出来:余江属于十六名正取中的一个,胡兵是两名备取中的一个。接下来是填报志愿,余江从招生大学名单上选出上海交通大学,这是他心仪已久的大学,他是多么想在电影银幕上看见的大上海去走一走、看一看、去读几年书……随后公社招生办通知被录取的人下个星期一在公社卫生院检查身体。对余江他们来说、只要体检合格就万事大吉可以上大学读书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