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0 报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不明白就慢慢想,现在总算可以把小词的嫌疑给洗脱掉了,这也算是一桩好事。”王朝在一旁高声喊着,王朝和狄小词的感情一直很好,所以他才会说出这番话来。

“好吧,你说得也很有道理。”公孙策点了点头,转过脸来望着狄小词说:“恭喜你啊,小词。”

狄小词笑了笑说:“公孙大哥,你客气了。”

“对了,展昭什么时候回来?本县这里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展护卫的帮忙,如果是没有展护卫的话,有很多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做。”包拯问道。

“展大哥?”狄小词愣了一下,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展大哥什么时候回来,但是以展大哥的脚程,相信过不了几天就会回来了,包大人您放心吧。”众人便点了点头。

包拯又说道:“这件事情如今既然证明跟紫荷姑娘也没有关系,跟小词也没有关系,一定是另外有人从中作梗。我看呀,我们一定要仔细地调查这件事情了。”

他们便一起答应着。于是,包拯便分配了怎么样去调查。

包拯分配好一切后,忽然有人走进来对包拯说道:“包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包拯听了后,微微一愣,说道:“有什么不好了呀?”

“代天巡狩的镇国公长孙乐元来了。”

“什么?长孙乐元?”包拯听了后微微一愣,说道:“你确定是长孙乐元来了吗?”

“不错,正是长孙乐元来了。”

包拯听了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喜悦之情,连忙说道:“快请!”

众人见到包拯这么高兴都很奇怪。狄小词忍不住问道:“包大人,为什么您这么开心呀?是不是您和长孙乐元有什么交情?”

包拯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其实我正是他的门生。当时我去殿试的时候,他正是我们那一届的监考官。”

听了包拯的话后,狄小词连忙点头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呀,好了,赶紧快把长孙乐元大人请进来吧!”于是,那衙役便去把长孙乐元请了进来。

长孙乐元走进来后,微微一笑,缓缓地对包拯说道:“包大人。”

包拯连忙向他叩头,而狄小词等人也跟着一起向他跪拜,因为公孙策行动不便,所以就只好做了一个手势,表示向他叩头。

见了这种情形后,那长孙乐元连忙上前去亲手把包拯给扶了起来。他笑着对包拯说道:“包大人,我们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

听了他的话后,包拯连忙点头说道:“是呀,今天都没有想到长孙大人会忽然出现在这里,当真是让包拯觉得蓬荜生辉!长孙大人快请坐!”说着,他便请长孙乐元坐下。

长孙乐元便坐在正中间,笑着对包拯说道:“此次我代天巡狩,恰好经过晋阳城,所以就特意来看看。对了,本大人今天还带了一个人过来,这个人相信你们之前也认识的。”说着,他就对着外面喊道:“进来吧!”

于是,便有一个人走了进来。众人看到那个人后不禁都愣了起来。原来来的不是别人,却是宋五湖。

“五湖哥?”狄小词第一个反应过来,犹豫了一下,说道:“五湖哥,你怎么来了呀?”

宋五湖走进来后,他面上带着杀煞气,脸上的表情就像是石膏像一样。他冷冷地看了狄小词等人一眼,就像是完全不认识他们一样,然后就走到包拯的面前,向包拯行了一礼,说道:“草民见过包大人。”

包拯见到宋五湖后,犹豫了一下,说道:“五湖,怎么会是你呀?”

宋五湖点点头说:“包大人一定很意外,没有想到五湖会出现在这里吧?其实五湖也很意外,没有想到会见到包大人。只不过嘛,五湖曾经说过,早晚有一天会回来的,所以我就跟着长孙大人回来了。”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似乎很是不善,让包拯觉得很奇怪。其实狄小词和公孙策等人也感觉到了他言语之中的煞气。

那长孙乐元便继续缓缓地对包拯说道:“是这样的,上次本座代天巡狩走到一个叫桃源镇的地方,恰好在这里发现了一群灾民,于是本座便派人医治他们。就在这个时候,宋仵作出现了,他验了尸首之后,很快就帮本座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从而救了那群灾民的性命,本座打从心底里很感激他,从此就让他跟着本座了。整件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真是没有想到包大人和宋仵作原来是认识的。我本来也没打算把宋仵作留在自己的身边,后来一听说宋仵作原本是跟包大人的,那么本座觉得他一定是很有本事的人了,就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给他封官晋爵,可是他却也帮了本座不少的忙。本座认为他是一个很能帮得上忙的人。”

听了他这么说后,包拯便点了点头,连声说道:“能够得到长孙大人的赏识也是宋仵作的福气。宋仵作,你过得还好吧?”

宋五湖便抱起拳来,对包拯说道:“多谢大人关怀。”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冰冰冷冷的,一点人气都没有,就好像是中了僵尸毒的僵尸一样。

见到他的神情后,包拯心中也凛然一寒。那长孙乐元又缓缓地说道:“今日我既然代天巡狩到了这里,我打算在晋阳城里住一段时间,不知道包大人意下如何?”

包拯连忙非常高兴地说道:“既然长孙大人来了这晋阳城,自然是下官的福气,下官希望长孙大人能够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有什么需要教包拯的,包拯自然愿意跟大人学习。”

“好的,包大人你实在是太客气了。”

“现在下官就帮大人您准备地方。”说着,他就派人去帮长孙乐元准备住的地方去了。

长孙乐元又同包拯寒喧了几句后,便带着宋五湖一起到驿馆去住。等到他们走了后,狄小词怔怔地望着宋五湖的背影,过了半天才说道:“包大人,我看事情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哦?小词,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包拯犹豫了一下,对狄小词说道。

狄小词缓缓地说道:“我总觉得五湖哥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脸上好像多了好多煞气。他好像不再是像我们以前认识的五湖哥一样了。”

包拯想了想,缓缓地说道:“这倒也未必,不管怎么样,五湖之前的确是遭遇到了很多的事情,现在变得有些让我们感觉到和以前不一样那也没什么了。”

“我却不这么认为的。”公孙策摇摇头对他说道:“包大人,有一句话叫做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不管怎么样,我们绝对不能够掉以轻心。我们还是谨慎小心地好,我们这里正好出了莫如花的案子,而我的双腿又这样了,展昭这会儿又不再衙门里面。总之,衙门里面出了这么多事情,而这个镇国公长孙乐元他早不来晚不来,却要在这个时候来了,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容易想多了。总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他还带回了五湖。你们不觉得五湖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吗?”

包拯却不以为然,包拯缓缓地说道:“这镇国公长孙乐元是当初一手提拔我的恩师,他对我可谓是非常有恩。当时在殿试的时候,皇上认为我所答的考卷太过于刚硬,其中没有转折的余地,认为我这个人太刚,至刚易折。当时是长孙乐元大人向皇上力荐,他对皇上说,像我这样至刚的人才对会朝廷忠心耿耿,才不会做出什么对朝廷大逆不道的事情来,说朝廷所需要的正是我这样的人,也正是因为他向皇上力荐,所以皇上才点我中了那一届的考试,否则的话,到现在我也只不过还是一个苦读的学生而已。所以说,向他这样刚直不阿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做出什么别有用心的事情来呢?也正是因为他如此地刚直不阿,所以皇上才特意派他来代天巡狩。”

听了包拯的话后,狄小词点了点头。公孙策却颇不以为然,他缓缓地对包拯说道:“包大人,这是不一样的。总之,学生觉得此事并非如此简单。”

“公孙先生,你多虑了。你放心吧,此次长孙大人他来到这里,一定是恰好代天巡狩经过,绝对不会再出其他问题。”

听了他的话后,公孙策虽然心里头很不赞同,然而包拯一直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反驳,便只好道:“但愿如此吧。”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狄小词推着公孙策回去,她对公孙策说道:“公孙大哥,为什么你好像闷闷不乐的样子啊?”

公孙策抬起头来,对狄小词说道:“我总觉得好像要出什么大事一样,这长孙乐元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来了,而且他又带回了宋五湖。五湖已经不再是我们认识的五湖了,难道你没有看到他满脸的煞气吗?”

“我也感觉到了。”狄小词心里有很重的心事,她缓缓地说道:“五湖哥这一次的确是跟我们以前认识的他完全不一样,他看上去好像的确有很多的心事。”

“正是如此。”公孙策点点,对她说道:“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我也总觉得他似乎是有什么很重的心事一样。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件事情不会就这么了了。上次他是为什么走的?”公孙策问狄小词道。

狄小词愣了一下,对他说:“公孙大哥,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上次他是因为包大人斩杀了狄大雅,所以才走的呀。”

“那不就对了?我总觉得他这次回来似乎是为狄大雅报仇的。”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